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作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古老而悠久。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千百年中形成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和民俗名物。一器一物之上,不光有着岁月砥砺和文化锤炼,更有着富足安康的美好心愿与精神图腾。
刺绣门神 祈福纳财
寻常门神形象最多是木刻板套印出来的门神,一般一年贴一次。老的门神画能流传到现在非常不容易,因为多数是贴在门上的,一年四季,难免损毁。还有一类门神是画在大门上的,用彩漆,华丽无比,当然造价要高得多。但保留到现在的老门神漆画也非常少,品相好的也不多,所以能见到古代流传下来的门神艺术非常少。而笔者见到的一对刺绣门神十分独特,内容是被称为“天下第一门神”的秦琼和尉迟恭。一文一武、一黑一白的绝佳拍档,堪称经典。虽然材质为刺绣,但依然体现了门神画艺术的内在规律:一个黑脸,一个白脸;一个性情暴烈,一个温厚斯文,这是唐宋时期就已形成的经典范式。对于武将门神的图像特征,民间画诀中有这样的形容,“要想门神好,头大身子小”、“头如笆斗,虎背熊腰”等等。
此刺绣门神,画面富丽堂皇,乃官宦门第之品;造型大气,一个武将性格暴烈、不怒自威,一个文将单凤眼,性格温顺。强烈的韵味对比,刻画得非常动人。更为精绝的是身穿黄金甲,立体绣,有浮雕之美。特别是盔甲下有滴珠佩饰,非常精雅。从这件极为罕见的刺绣门神上,我们可以看到曾经消失的传统和年味。
逐出疫疠 大傩面具
秦汉时,于腊日前一日,民间击鼓驱除疫鬼,称为“逐除”。宫禁之中,则集童子百余人为伥子,以中黄门装扮方相及十二兽,张大声势以驱除之,称为“大傩”。又称“逐疫”。现在的人们很难想象,这些面目狰狞、十分夸张的面具竟是在除夕之夜大量使用,和西方的万圣节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两千多年以前的中国,守夜祭祀并非简单的围炉夜话,而是拥有丰富而严谨的形式,比如戴面具、敲锣打鼓、跳鬼神舞来祭祀八方、驱邪避疫。在这些活动之中,敲锣打鼓、鬼神乱舞其实都不算特别,因为时至今日,人类每逢节日还是会有音乐和舞蹈形式的需要,而面具的含义就俨然不同了。大傩面具作为最早的面具形式,源于傩文化是有可靠根据的,现在有些地方这项活动仍有留存。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傩面具是人们内心世界的一个象征,它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文化现象。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外在形式,为收藏界所重视。许多部落的面具常常是把雕刻和绘画结合在一起,创造出颇为精彩的作品,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名刺拜帖 吉祥祝福
在古代,人们在春节时都会用拜年帖相互问候。拜年帖,顾名思义,就是古人在春节时表示新春问候、吉祥祝福的专用帖子,主要在文人雅士、官府僚吏乃至朝堂君臣中使用。到了明清时期,投谒拜年帖成为普遍的交往形式,礼仪的成分多于情感的内容。与此相应的,就是拜年帖的高度形式化、华美化,帖子上不但署名,还要用印,而且专门发明了一种拜匣,用来盛放拜年帖。拜匣的出现,客观上使得这种艺术品材质和工艺上追求登峰造极。拜匣用料名贵,工艺精良,雕刻花纹、配饰金银等,内中除了一张帖子,通常还有古玩玉器、珠宝金银,乃至直接就装银票。从流传至今的拜匣就可以看出,仅拜匣的红木材料就已经价值连城了。
由于名帖的广泛使用,更催生了拜匣的制作和发展。拜匣的选材及装饰常常能反映出主人的品位,并于细微处体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拜匣因是“面子工程”,做工精到,选材考究,开始作为明清时期文人雅士的时尚标榜,渐渐更成为一种地位和文化的象征。明清时期的拜匣,材质多以黄花梨、紫檀居多,并雕镂镶嵌,可供把玩。匣内不仅可以传送名帖,还可以盛放拜帖笔墨、银钱票据、图章契约、文房雅玩之用,算是因名帖而扬名的另类收藏品。
压岁花钱 馈赠玩赏
每逢除夕或新春岁首,长辈往往要给晚辈压岁钱。清代史料记载:“以彩绳穿钱,编做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赐小儿者钱,亦谓之压岁钱。”那时给压岁钱有一种镇岁、除邪、祈福、迎福的意义。民间还有用红绳穿百枚铜钱做压岁钱,寓长命百岁之意。压岁钱和正用品货币具有相似的材质和形制,却不具备流通消费功能,只供开炉、镇库、玩赏、祈福、馈赠、装饰之用,个别还具有富丽的图案和文字,故又称之为“花钱”。
花钱虽不能消费,却以其较高的艺术价值,丰富吉祥的内涵,以及和古钱千丝万缕的关系,构成了古民俗的一部分。明清是花钱铸造的鼎盛时期,其数量之巨,种类之多,超越以往任何时期,而且花钱的铸造也形成固定的模式。由于历代对民间铸造花钱没有严格规定,是以除了官炉以外,民间铸造的花钱数量也为数不少,但因为材质、冶炼技术的限制,使得民间花钱中有许多颇为粗糙陋鄙的品种。作为压岁的“吉语钱”是比较普遍的一类花钱,主要以“长命富贵”、“福德长寿”、“加官进禄”、“天下太平”等吉语为内容,这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力。 刘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