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产业从2004年起步,规模迅速扩大,2010年国产动画片年产量达到了22万分钟,2011年甚至突破了26万分钟,这几乎是日本的 两倍。世界第一的年产量使我们成为动漫大国,但不能让我们成为动漫强国。要想成为动漫强国,还必须提升质量、做大影响,实现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事实上,当 动画片年产量超过26万分钟以后,动漫业界就开始反思这一问题了,并从2012年起进入了调整阶段,2013年这种通过调整发力、全面转型升级的趋势更加 明显。
首先是调整动画片年产量:2012年度动画片年产量减少到22万分钟;2013年度的最终年产量目前还没统计出来,但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拍摄备案公示”显示,2013全年备案数总计为465部、327955分钟,相比2012年度,减少了115部、142766分钟, 并为2010年以后备案数最少的一年。按照往年备案公示与实际出品的比例,2013年度的动画片年产量应在20万分钟以内,业内人士甚至预测“2013国 产动画片的产量将直线下降到15万分钟左右”。并认为,“制作分钟数锐减是好事,里头释放出政策调整的信号”。
在减少动画片年产量的同时,动画片的生产品种也在调整。2004年以来国产动画片生产一直都是以电视动画片为主,在年产量达到22万分钟的 2010年,全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只有10部,以每部90分钟计,才是900分钟,占比不到二百分之一;在年产量超过26万分钟的2011年,动画电影 也只有15部,占比仍然极小。虽然动画片品种与作品质量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制约关系,或者说提高动画片质量并非不能多生产电视动画片,但在中国,由于特定 观念和政策的存在,大量电视动画片生产却正是导致国产动画产量上升、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想转型升级、改变中国动漫产业只大不强的现状,就需要调整 电视动画片和动画电影的生产比例,即减少电视动画片的生产而增加动画电影的出品,以国人对动画电影重质量、讲品牌的认定,和企业对政府“分钟奖励政策”的 淡化,来推动中国动漫产业由大到强地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5日,2013年全国共上映动画电影36部,其中国产动画电影28部(实际上映27部,《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上映 延期),进口动画电影8部。与2012年比较,2013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多了11部,而进口动画电影则少了4部。国产动画电影不仅上映数量大幅度增 加,而且总票房也由2012年度的4亿元提高到6.4亿元,增长了40%。更重要的是,2012年千万元以上的国产动画电影只有8部,而2013年度增加 到了12部;而且,超过5000万元的影片有6部——从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来看,票房3000万元和5000万元似乎都是重要的转折点。
或许有人认为票房不能代表一切、不能说明一切,不少人对强调票房还比较反感;但必须知道,票房并不仅仅是经济效益的表现,同时也是社会效益的反 映,因为票房越高意味着影片的接受面越广、影响越大,反之其接受面便越窄、影响也越小。因此,商业利润的追求与意识形态的宣传或主流文化的传播从都需要观 众接受这一点上来说是相同的。而从这一角度看,每年只有一部高票房、大影响的作品,而其他影片则“有等于无”显然于商业和政治都是极为不利的。因 此,2013年多部5000万元以上票房影片的出现,以中国动画电影平均水平和总体水准的提高,标志着国产动画从此将进入一个以品牌驱动全面发力的正常发 展阶段。
2013年10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央视动画责任有限公司等10家动画制作机构和央视少儿频道等十大动画播出机构,联合发出 关于倡议、号召全行业承诺不制作、不播出暴力失度和语言粗俗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两部动画片被指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这一事件透露 了国产动画发展调整正在进入具体的内容层面,也意味着其品牌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实际上,在美国,虽然政府不会出面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但其企业却都是遵守 行规并具有社会责任心的。迪士尼对于动画片创作就有一系列非常明确、细致的规定,色情、血腥、过度暴力和粗口都在明令禁止之列。针对现实中偶发的少儿模仿 动画情节施暴事件,其实涉及到少儿的善恶判断能力,而这种善恶判断能力的培养并不单独是艺术审美的任务,更主要的应该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国家公民 教育的责任。如果家庭、学校和国家公民教育到位并有效,少儿具有足够的善恶判断能力,可能不至于看了一部动画片就模仿剧情施暴;否则,我们的少年儿童不仅 无法正常欣赏许多艺术作品,而且根本无法正确面对随时都需要进行善恶判断的社会现实。从这一意义上说,少儿模仿动画情节施暴事件的拷问,至少不只是国产动 画创作,还有我们的家庭、学校和国家公民教育。当然,动画创作必须善恶分明,并具有明确的向善抑恶导向。
虽然在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通过不断调整开始全面发力,但2013年度的国产动画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创意缺失,其它所有问题可能都跟创意缺失有关,或由创意缺失引起。
2013年的国产动画,尽管也不乏创新之作,但总体上,创意——创新仍然严重不足,并已构成了产业发展的瓶颈。以《喜羊羊与灰太狼5喜气羊羊过 蛇年》为例。这一“喜羊羊”,系列的电影新作相比2012年度的《开心闯龙年》,票房下降了3549万元,其下降率接近1/4。之所以会出现票房的大幅度 下降,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新意缺乏或创新度不够应该是最主要的。首先从片名上看,“喜气羊羊过蛇年”与“开心闯龙年”除了“龙”、“蛇”有别外几乎完 全相同。片名体现着影片的视角和风格定位。作为同一品牌的系列作品,虽然有着总体风格一致的要求,但又非常忌讳相互雷同,“牛气冲天”(2009)、“虎 虎生威”(2010)、“兔年顶呱呱”(2011),从片名上可以看出,前面三部“喜羊羊”动画其视角都是各不相同的,其实第四部“开心闯龙年”与前面三 部相比也有区别,每一部都有所创新,每一部都似乎可以给观众一些新的感受,所以每一部都能创造新的票房纪录。而在第四部与第五部之间,这种区别没有了,新 意也就没有了,观众看不到他们希望看到的新的东西,便失去了兴趣,票房也就跟着急剧下降。当然不仅仅是片名的问题,从具体的影片内容来看,《喜气羊羊过蛇 年》虽然用了科幻片类型,但却不仅在情节结构、叙事表现以及影像表达上对科幻片类型没有创新,甚至在这些方面还显得相当幼稚,除了介绍一些科学知识和用了 几架太空飞行器,就没再有其他科幻元素。影片的主题也是老套的“环境保护”。可以断言,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创意、创新,“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很可能会一年 不如一年,直至消失。
其实创意——创新缺失带来的危机不只存在于“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大多数票房不高或很低或根本卖不出去的作品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只不过这些作 品除了创意——创新以外还有许多其它问题。譬如基本质量都无法保证,有的从题材选择、处理和影像的表达上看甚至还没有具备动画艺术的特征。
国产动画内容创意的薄弱和创新的缺失,归根结底缘于业界对动画剧本创作的误解和对动画文学人才培养的忽视。一般认为,动画故事是通过绘画来讲述 的,是“画”出来的,所以动画剧本应该由原画师或动画导演来创作。当然,如果原画师或动画导演有足够的叙事才能如宫崎骏,这最好不过,因为动画剧本确实必 须具有绘制特征。问题是,宫崎骏在日本也绝无仅有,中国更缺乏能将故事讲好、真正具有深厚文学艺术素养和文学剧本创意、创作能力的原画师或动画导演。这 样,不少动画便往往都没有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动画文学剧本,有的或者只是一个比较详细的故事,或者就直接是分镜头本,或者干脆画成“故事板”了。动画文 学剧本的缺失对动画内容的影响非常大,因为独到的选材、深刻的挖掘、精巧的结构、新颖的表达等都是在文学剧本的创作环节中完成的——这是动画最源头的创 新、创意:源头没有“活水”,河流如何澎湃?
对动画剧本创作的误解,直接导致了我们至今对动画文学人才培养的忽视,这是目前国产动画发展中存在的又一瓶颈性的问题。笔者曾做过调研,迄今国 内主要动画专业院校都没有设置动画文学(编剧)专业,一般只是在动画制作专业开设一门编剧课程,这与业界原画师或导演负责编剧的传统创作模式完全一致。无 疑,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专业动画文学(编剧)人才出现,动画内容的创新和思想的深刻就难以得到制度化的保证,真正成功的作品也不仅数量受到限制,其诞生也 往往只能是偶然而难以成为必然。
2013年的国产动画,在动漫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通过调整,并以品牌为驱动,开始全面发力;可以期待,不远的将来国产动画将会带动整个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由大变强——当然,这需要上述创意缺失和动画文学(编剧)人才匮乏等问题不再存在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