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鄂伦春自治旗到呼和浩特单程2000余公里,路上得走三天。大老远过来,就是想把我们旗的‘好东西’都带出来。”王艳梅笑呵呵地说。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向来都是喜庆团圆的日子。但对鄂伦春自治旗博物馆馆长王艳梅一行十人来说,今年春节有点“折腾”。
鄂伦春民族文化展示活动2月5日、6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拉开大幕,此次展览动静结合,既有大型民族歌舞剧《勇敢地鄂伦春》挑大梁,还配合《鲜卑根祖源·神韵鄂伦春》展览。
“我们就是希望能够展示鄂伦春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体现森林民族文化的魅力,引领人们透过展览窗口赏析民族风采、历史神奇。”负责展览的王艳梅说。
鄂伦春自治旗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旗,位于中国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目前该旗有鄂伦春族人2754人,其中鄂伦春族猎民965人。
“昨天晚上展览正式结束,大伙开始拆装、装箱,一直忙活到深夜。”王艳梅对这种生活习以为常,“没有假期、加班加点是常事。我们这几年也会‘走出去办展’,像2012年的中秋就是在台湾过的。”
“前期准备也不轻松,每天都得加班,好几次都熬到凌晨一两点。”跟随货车一路“押镖”的白劲鹏说,“展品贵重、道具也都是大家的心血。我们路上是小心再小心,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细细检查。”
“我们5个人初二出发,坐大巴。路上就是啃车上发的面包和香肠。”讲解员孙俊凯说起旅途并不觉得苦,“虽然路上时间长,大风把车吹得有点飘,腿也伸不直。但大家在一起,挺热闹。”孙俊凯主要负责鲜卑历史文化的讲解。“大家对我们的讲解都很热情,私下也会问我们好多问题,民族文化、旅游方面的都有。”
在展览日,白劲鹏和同伴身着传统鄂伦春服装、头戴鹿角帽、脚蹬绣有祥云的靴子,按照分工各司其职。
展厅是开放式的,被一条走廊一分为二:一边是鄂伦春原始居住环境的再现,一边是静态展览区,用文物、图像、文字等静态地呈现鄂伦春的森林狩猎文化、非物质文化、宗教文化和拓跋鲜卑民族历史文化。
“我们这次真是把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都带来了。不少观众表示,展览很难得。”白劲鹏是鄂伦春族,他负责鄂伦春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斗熊舞、传统鄂伦春民歌、还有鹿哨都在他的展示单目上。展览时,白劲鹏吹响鹿哨,清脆悠扬的哨声一下子就吸引了好多人的注意。(作者 乌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