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报界宗师张季鸾办报理念:不党 不卖 不私 不盲

//m.zimplifyit.com 2014年02月10日16:20 来源:学习时报 游聪

  1941年9月,张季鸾逝世,蒋介石唁电中称:“季鸾先生,一代论宗,精诚爱国,忘劬积瘁,致耗其躯。”毛泽东、陈绍禹(王明)、秦邦宪(博古)、吴玉章、林伯渠的联名唁电称:“季鸾先生坚持团结抗战,功在国家。惊闻逝世,悼念同深……”蒋介石、周恩来等国共要人,亲往丧礼吊奠。中国报业史上,有很多报业伟人,如王韬、梁启超、于右任、戈公振、张季鸾,等等,但就观察锐敏、立论磅礴、专业精神与爱国精神,并在国内国际发挥重大影响者,应以张季鸾为第一人,他是报界的“一代宗师”。

  张季鸾(1888―1941),名炽章,字季鸾,陕西榆林人,是民国时期最具声望的报人。他先后担任《民信日报》、《中华新报》、《大公报》总编辑。

  张季鸾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一生中没有加入任何党派,没有做过官。

  1926年9月1日,张季鸾郑重其事地提出了独立办报的方针,即“四不”方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不党”主要是防范编辑工作受到政治力量的干扰,“不卖”则力图排挤金钱对报纸的腐蚀,“不私”主要从报纸功能上明确了为公众服务的原则,“不盲”则主要从编辑主体角度阐明了实践中应规避的情形。“四不”方针表达了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工作执行标准的感悟,它不仅在精神上追求办报的独立地位,而且在新闻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张季鸾也一直力图践行这一办报宗旨。

  张季鸾早在1924年为《新闻报》30年写纪念祝词时,就称赞该报将报业“视为一种纯粹商业,不假政治之力,不仰人资助,独立经营以维持而发展”。这种视报业为独立职业的思想也被张季鸾带到了《大公报》。张季鸾在为纪念《大公报》发行一万号而撰写的社评中说:“自英君敛之创刊,以至同人接办,本社营业,始终赖本国商股,不受政治投资,不纳外人资本。”这种经济独立,不依赖于任何外来政治投资的经营方式正是《大公报》的经营特点,也是他能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经济的独立,才能真正做到言论的独立。

  除了坚持报馆保持经济的独立性之外,张季鸾也坚持保持自身品性的独立。在张季鸾主持笔政的三十余年间,他最为痛恨的就是贿赂行为。在军阀互争的混乱时代,有人赠送近万元给张季鸾,他拒不接受;又有某位政要请他出任某部部长,也遭到了他的拒绝。其后,张季鸾与蒋介石的私交甚好,但他也从未接受过蒋介石等人的经济赞助和变相投资。在张季鸾经济最拮据的时候,有人曾以万元为他祝寿,他也婉言谢绝了。此类的事情举不胜举。从这些事例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张季鸾先生品行的高洁,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言论独立,使自己的报纸不受任何私人关系的影响。

  周恩来生前多次说过:“《大公报》培养了很多人才。”作为报社的总编辑,张季鸾很讲究用人之道。“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是他用人的唯一标准。例如,继张季鸾之后主持《大公报》笔政、写得一手激情洋溢好文章的王芸生,就是在和张季鸾打了一个时期的文字交道之后,被后者揽到《大公报》来的。王芸生既无文凭,又无背景,是因为写文章同《大公报》论战而被张季鸾看中的。1938年12月1日,《大公报》重庆版创刊。张季鸾因积劳成疾,肺病严重缠身,开始逐渐退居幕后。他深感办报使命重大,后继乏人,尤以培养鼓励新报人为乐。除王芸生外,范长江、徐铸成、杨刚、陆诒、徐盈、萧乾、王文彬、孔昭恺、费彝民等名记者都出自《大公报》门下,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中国新闻界的中坚骨干。在培养人才方面,张季鸾功不可没。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