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16个少数民族也过元宵节

//m.zimplifyit.com 2014年02月14日11:19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元宵节在古代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等。元宵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节日之一。也因为它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一直以来,元宵节都是人们庆贺新春的延续。热热闹闹过元宵早已成为了民间的一种习俗。

  在古文里,“元”者,始也。一年之元为正月。“宵”者,夜也。我国原先采用的历法是阴历,是以月亮的运行规律来纪念的。正月十五是新春第一次月圆,所以此夜也叫“元宵”。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传说不一。其中有一种传说是:唐代天竺和尚于正月十五之夜为睿宗皇帝燃灯千盏,睿宗在安福门上看灯月交辉,甚为壮观。于是规定每逢正月十五之夜家家要燃灯庆贺,遂有元宵节之称。

 

  16个少数民族也过元宵节

  除了汉族之外,我国还有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回族、锡伯族、藏族、纳西族、瑶族、畲族、布依族、黎族和仡佬族等16个少数民族也过这一节日。节俗虽有差异,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无一例外地追求欢乐、祥和、团圆和喜庆。

  塔尔寺灯节

  佛教传统节日。时在夏历正月十五日,节期一般持续七天。“塔尔寺”藏语称为“拱本”,意为“十万佛像”,位于青海湟中境内,素称“佛教圣地”。灯节期间,寺内装饰各种灯盏,供奉灯香、净水、粮食干花等,并展示该寺“三绝”之一的油塑。远近各地的藏、蒙、土、汉、回等各族群众,云集寺内观灯,并举行舞狮、舞龙灯、舞耗牛、踩高跷、跑旱船等娱乐活动。塔尔寺灯节会是中国西部民俗的一次展览。鲁沙尔街上人头攒动,无数的摄影机、照相机在不停的工作,谁也不愿放过这个珍贵的机会……

  青龙奔驰而来,黄龙盘旋而去,只因山里汉子剽悍的气质,才使龙显得威风凛凛。高跷队、文艺队一队接一队。

  高原赋予小伙子们剽悍的气质,也赋予姑娘们婀娜多姿的身段。他们踩着富有节奏的鼓点,迈着大步,扭着杨柳春风的腰肢,唤醒沉睡中的春天。

  每年灯节会赛马的人们早就等候在鲁沙尔北端的庄隆村,这里地带开阔,是赛马的好地方。在一片吆喝声中,数马飞奔,热闹异常。

  灯节的最精彩处要数看灯了,夜幕刚刚降下来,家家户户挂了灯笼。树与树之间是灯笼,街与街之间是灯笼,所有的彩车都身披彩灯,金塔路又存布落排灯,实在是灯的天下。观灯的人们熙熙攘攘,这时候一家人全部出发了,慢慢的欣赏。记得鼠年某单位做了一只大老鼠灯笼,旁边有四个字""粮丰鼠肥"",许多人捧腹大笑。第二天晚上去看的时候,又变成""生肖之首"",可见观灯有多少乐趣。

  排灯是十分精制的,长方形的灯整整齐齐,明亮的光芒映出美丽的图案。排灯,实际上是国画展览,花草、青山绿水、小溪竹桥、仕女樵夫,还有佛道传说、八仙人物全表现于画面之上。

  灯节的高潮之处是在酥油花的照耀下观看酥油花展。天色渐晚,酥油花前的条桌上,一绺儿酥油灯一起点燃,观众如潮而涌,开始欣赏酥油花。在酥油灯淡淡光辉的辉映下,酥油花显得格外鲜亮和俊美,彩色的花朵,摇曳的花枝,万花丛中是一簇簇栩栩如生的酥油人物塑像。

  青海湟中县的塔尔寺是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相传他的胎衣就埋在此地,后来在上面长起一棵菩提树。宗喀巴圆寂后,人们在此建寺纪念他。经过400多年的经营,今日塔尔寺已形成拥有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等30余处建筑的古建筑群。大金瓦殿,是塔尔寺主要建筑,金碧辉煌,屋脊装有金轮、金鹿等饰物,殿内矗立着一座高达12.5米、裹满洁白哈达的银塔,供奉着高约丈余的宗喀巴神座。

  塔尔寺,藏语叫“拱本”,是十万佛像之意。塔尔寺灯节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与中原的元宵佳节同时。届时,寺院举行法事。入夜,点起酥油灯,彻夜不熄。塔尔寺的能工巧匠,依靠灵巧的双手和新颖构思,用晶莹洁白、细腻松软的酥油和各种颜料,塑成各种争奇斗妍的花朵、千奇百态的珍禽异兽、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形态逼真的佛经传说和人物等形象,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的精湛艺术,吸引着从各地汇集的数以万计的藏族百姓和中外游客。这些五彩缤纷的酥油塑品,在灯火照耀下,与金碧辉煌的殿堂交相辉映,可与城市元宵花灯相媲美。灯节期间塔尔寺讲经院还举行“跳神”等文艺活动,还在如意塔前举行“高跷会”。

  纳西族棒棒节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汉族的元宵节,在这一天,丽江的纳西族却过着一个完全不同的节日,叫?“棒棒会”。棒棒会也叫“弥勒会”或者“米拉会”,据传最早在丽江玉皇阁举行,当地喇嘛教徒朝庙念经,村民进香祭拜弥勒佛,后来渐渐演变成农具交易会,其中以用作斧头把、锄头把、镰刀把、锤子把等的木头棒棒最多,所以简称为“棒棒会”。纳西语中有一句话叫“达哇纳西努”,意思是一过年纳西人就忙疯了。年前疯狂采购年货,年中疯狂吃喝玩乐,到了正月十五,则意味着年过完了,大家开始忙着准备春耕,需要添置一些新农具,这就是丽江棒棒会的由来。

  棒棒会最早在丽江玉皇阁举行,后来移到古城的四方街,丽江旅游开发后,四方街被游客所占据,丽江人就把棒棒会又移到了新城的象山市场、忠义市场、花鸟市场等地举行。如今的棒棒会上往来的人群也由最初清一色的农民演变为工薪阶层、农民朋友、外地商贩、外地常住客、游客各色人等云集。而作为游客,如果在此期间游览丽江,则又可以看到一项别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如今农具大都机械化了,种田的人也少了,丽江人也更重视修身养性养花养草,棒棒会的主角由棒棒逐渐演变成花木交易。

  由花木交易延生出的商品交易令人大饱眼福,总之只要跟花木有关的,什么都在卖。首先,种花得有花盆,于是就有各式的陶盆、瓦盆、木盆拉来卖;种花还得有土,好土也能卖!人们把山上的落叶腐烂后而成的山基土整麻袋整麻袋地挖来卖;更绝的是还有卖羊粪的,种花得有肥料啊,于是颗粒分明的羊粪也被装在麻袋里拉来论碗卖,五块八块一碗,真是俗话说的家z畜全身都是宝啊,羊粪也能卖上好价钱;如果你觉得花盆里露出土和羊粪不好看,没关系,这还有卖青苔的,专门有人上山采青苔来卖,绿绿的青苔盖在花盆里,即保水又美观。

  丽江人酷爱养花,家家户户庭庭院院都摆满了花,什么兰花、茶花、梅花、桂花、十里香等等,都是花木里极其雅致的。其中养兰花在丽江尤其盛行,谁家养花没兰花,就像吃杀猪饭没猪肉一样别扭。丽江人养兰花养出了名堂,有些名贵兰花竟能卖到上万元甚至几十万上百万。即能修身养性,又能养花致富,丽江人真是会过日子。

  逛棒棒节,是无法快步走动的。人如潮水,花似海洋,慢慢地走,细细地看,每小时的速度是一百米。卖者怡然,买者欣然,共同沉浸在节日的快乐里。近年来,有关部门把棒棒节作为新春民俗旅游的项目,也使棒棒节一年比一年热闹。逛棒棒节,实在是赏心悦目呢。

  当然,除了棒棒农具,花鸟鱼虫等,各式木雕、竹编、草编和小孩们爱玩的桃木兵器,以及冰糖葫芦、油炸土豆、鸡豆凉粉等等小吃在棒棒会上也是必不可少的。

  景颇族目脑纵歌

  “目脑纵歌”是景颇人对“大伙儿在一起跳舞”的一种称谓。作为景颇族独有的舞蹈盛会,它展现了景颇人的民族传统和个性,那宏大的场面,雄壮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赞不绝口。目脑纵歌的表演不受人数限制,少则几人,多时达上千人。目脑纵歌表演时,在被称为“脑双”的两位男子领舞人的带领下,男子双手握住长长的景颇刀随着音乐边挥边舞,衣着精美的妇女抖动彩帕或彩扇,体态轻盈地扭动着腰肢,满身的银饰像千万个小太阳随着舞步的晃动,发出海浪般有节奏的潮音。那由“哦热啊”的伴唱和芒锣、木鼓组成的伴奏声循环反复地在山间回荡,充分展示了景颇族骁勇坚强,崇尚美好的民族精神。

  目脑纵歌规模壮阔,气势宏伟,舞步刚健明快,队形变化多端,迂回曲折而不乱,在中国众多的民族传统舞蹈中独放异彩。景颇族正规的目脑纵歌盛会是非常隆重的。通常,景颇山寨上的歌舞场地中央高高竖立的四块“目脑”图腾纹柱格外引人注目。上面绘有太阳、山脉和弯弯曲曲的线路。它表示景颇族是传说中太阳神的子孙,来自遥远的青藏高原。那曲折的线路既是景颇族先民漫长、艰难的迁徙历程的写照,又是“目脑纵歌”舞蹈时的路线。“目脑”纹柱上还有许多农作物和家畜图,象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民族昌盛。我们在撒定山寨拍摄的“目脑纵歌”虽场面不是很大,但景颇乡民那欢快、热烈、充满乡土气息的舞姿却依然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这些初到景颇山寨的客人。

  景颇族的服饰很有特点,一般喜欢黑色。男子多穿黑色圆领对襟上衣,裤子短而宽大,包黑或白布包头。头巾两端以图案花边或小绒球装饰。妇女上身穿黑色平绒制成的紧身短衣,短衣前后缀满了装饰用的银泡,据说银泡象征其女始祖祖龙女的鳞甲,黑白相间,华美精致;下着羊毛编织的红色花筒裙,腰部系一条红色腰带,小腿裹着与筒裙质地和色泽相同的裹腿,头戴羊毛织成的红色包头。这种以红色为主调的服饰,给人以火一般热烈的感受。

  达斡尔族卡钦

  元宵节,达斡尔人称为“卡钦”,是仅次于阿涅的节日。这一天,嫁出的姑娘回到娘家,给父母长辈拜年。家里也要吃饺子,以示团聚。晚上吃饹饸面。新疆塔城的达斡尔族吃杂碎包子,即把过年杀的牛、羊的头、蹄、肚、肠、心、肝等,切成馅包包子。夜里趁着月色,村里组织模拟动物和各种人物的化装游戏。瑷珲的达斡尔人举行放风筝活动。

  红坎村京族哈节

  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哈节”,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哈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头两岛在农历六月初十,山心岛在八月初十,红坎村在正月十五。各地都建有“哈亭”,各村“哈亭”选用上等木料,有独特的民族形式。屋顶的屋脊正中塑有双龙戏珠的吉庆形象装饰,哈亭内分左、右偏殿和正殿。正殿设有京家人信奉的诸神神座,殿内的柱子上都雕写着具有民族习俗特色的楹联或诗词。

  整个节日活动过程,大体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迎神:在“唱哈”前一天,集队举旗擎伞抬着神座到海边,遥遥迎神,把神迎进哈亭。把所养的“象”(其实就是猪)赶到哈亭绕行三周。然后留到半夜杀掉,由主持“哈节”活动的头人组织参加“哈节”乡饮,听哈的人(即有资格入席的人按先后次序登记在本子上,每年轮到排在最前的一定人数,为“哈头”筹办祭品。)各养一头大猪,养时要把猪洗得白白净净,不得弄脏,也不能咒骂,称为“养象”。到了节日,看哪个养的猪最大就选他的,这头猪用以祭神之后,只分八斤猪肉分给众人吃,其余的由“养象”户自行支配。

  (二)祭神:祭神的具体时间为节日的当天下午三点钟左右,祭神时读祭文。祭神时,还要唱“进香歌”、跳“进香舞”、“进酒舞”、“天灯舞”等。

  (三)入席、听哈:祭神毕,入席饮宴与听哈,称为“坐蒙”(又称“哈宴”),每席六至八人。酒肴除少数由“哈头”供应外,大部分由各家自备,每餐由入席人轮流出菜,且边吃边听“哈妹”唱歌。妇女只是捧菜上桌,不能入席坐。妇女、儿童均在“哈亭”外边听歌。“唱哈”是“哈节”的主要活动项目,“唱哈”的主要角色有三人,即一个男子叫做“哈哥”,又称“琴公”,两个女子叫做“哈妹”,又称“桃姑”。主唱的“哈妹”站在“哈亭”的殿堂中间,手里拿着两块小竹片,一边唱一边摇摆着敲,伴唱的“哈妹”坐在旁边地上,两手敲打竹制的梆子和之。“哈妹”每唱完一句,“哈哥”就依曲调拨奏三弦琴一节。如此一唱一合一伴奏,直到主唱的“哈妹”困倦了,转由另一个“哈妹”出来主唱,“唱哈”要连续进行三天。

  (四)送神:“唱哈”完毕就送走了神灵。送神时必须念《送神调》,还要“舞花棍”。送神后整个“哈节”的仪礼便结束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