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的载体,在大众文化背景下成为承载光荣与梦想的世俗神话。优秀的电视剧总是以其艺术精神和思想价值带来巨大的社会效应。近年 来,政策和市场的制约以及网络媒体正日益改变着电视剧的传统收视格局。电视剧市场竞争激烈,但剧作本身的艺术品质却没有明显提升,开始进入平淡中的转型 期。这首先表现在,缺乏原创力。回想这些年的电视剧创作,能够入脑入心多年不忘的,首选那几部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原因众所周知,文学性决定了剧作深厚的人 文情怀。有故事又有思想。再看当下的电视剧,一年几千集大多数如过眼烟云。究其原因,还是文学性薄弱,原创力匮乏。其次,类型化泛滥。电视剧的类型化是市 场的需要,也是电视剧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电视剧创作的多样性依赖文化市场的成熟程度。2013年的电视剧此类问题更加突出。在市场的绝对把控下,具有探 索性和实验性的优秀影视剧很难出现。
网络助推电视剧创作和产业的发展
目前的电视剧生存处在内忧外困的两难境地。电视剧传统播出的黄金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但如何走出困境,回归平常心,摆脱模式化,注入原创力,仍任 重道远。理性审度电视剧的发展,是从业者和观众都要面对的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网络传媒日新月异的发展,对电视剧造成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同时也为 中国电视剧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进入转型期的电视剧的收视,出现了一高一低两个现象。一方面传统收视萎靡,一方面观众自主收看助推网络播放量平稳上升。自2010年起,网络收 看方式全面崛起,到2013年愈加明显,网络覆盖人群逐年增多,这正是观众自主收看、主动选择的结果。视频网站成为电视剧重要的播放平台。一些大的视频网 站,正以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占有量成为国产电视剧的网络赢家,其平台优势日益明显。且随着网络覆盖的全面铺开及网络终端用户的持续增多,视频网站和手机终端 将为电视剧的收看提供越来越大的空间。从根本上看,电视剧本身艺术品质的优劣是对收视的预判,但在目前多元化收视的前提下,要想扩大良好的观众反响,吸引 更多关注,势必要实现跨平台播出。基于逐渐攀升的观众覆盖率和精准的受众定位,网络播放平台将成为国产电视剧的重要窗口。
近几年,网络以出人意料的发展速度,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大众文化生活平台,同时也拓宽了电视剧的海内外传播渠道。像《亮剑》《中国远征军》《媳妇 的美好时代》《咱们结婚吧》等电视剧通过网络传播得到了海外观众的喜爱,美剧、韩剧也同样深受中国网民追捧。来自电视剧台词的一些网络流行语,进一步扩大 了相关电视剧的传播和影响力。微博和微信也成为电视剧热点话题的传播方式。网络和电视台的互动与融合,推动了网络电视台的发展和成熟。截至2013年11 月,全国共有13个网络电视台。网络的普及拓宽了电视剧自由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国产电视剧观众群的进一步分流,观众自主收看一方面降低了电视台播出电视剧 的收视,同时,在新的平台上又促进了电视剧的进一步发展。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电视剧市场相对萎靡、精品电视剧难得一见、电视剧网络版权价格不稳定、网络平 台重组等市场大背景下,网络传播催生了网络剧的出现和发展,各视频网站纷纷拿出了自制产品。网络自制剧在一些知名视频网站初见端倪。可以预见,网络将成为 未来电视剧最大的播出平台。
随着文化产业的升级,在市场竞争之下,电视剧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文化的契合更为紧密,越来越成为向观众传递正能量、反映时代精神、表达美 好情操重要的、审美的大众文化载体。如今,电视剧荧屏虽百花齐放,背后却是硝烟弥漫的战场。新题材崭露头角,新演员层出不穷。然而,收视疲软却是不争的事 实。视频网络与电视台共同瓜分了电视剧的收视市场,同时也催生了一个畸形现象——收视最好的电视剧往往是最受质疑的电视剧。在网络的作用下,越是制造话题 的电视剧,越能赢得点击量。某部电视剧受追捧,不是因为其艺术品质精良和文化内涵深厚,而是源于各种炒作。这种现象的出现暴露了电视剧的推广和宣传的软 肋。在复杂的视听语境下,电视剧艺术评论家如何拥有更多的媒体话语权,传达正能量,也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现实焦点。
提高电视剧的文学品质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剧的生产、制作和播出突飞猛进,中国业已成为世界电视剧产量大国。中国电视剧的海外市场有巨大的潜在空间。但目前我国电视 剧的海外发行还没有形成规模,也还没有树立中国电视剧的海外品牌。大多数海外发行的电视剧集中在有华人居住的东南亚地区,最多也是到文化上有相似处的日 本、韩国。欧美地区普遍不多,与美剧占据的中国市场份额相比差距是显见的。根本原因在于,首先是制播方式的差别。像美国的季播剧和日韩的制播一体、边拍边 播,都使得它们的电视剧产品更加专业化、市场化。而且,它们的海外市场定位也比较准确。中国电视人却缺乏全球化意识。我们的电视剧本质上还是定位于国内市 场,海外市场一直没有成为中国电视人的重心,几乎没有为海外发行量身定制的作品。其次在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以《甄嬛传》为例,尽管《甄嬛传》已经被卖到日 本、美国等国家,但有不少人质疑台词翻译后难得保有中国语言文化的精妙。从市场效益来讲,大多走出去的电视剧的版权是免费输出的,在当地电视台播放也基本 没有广告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电视剧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输出。
目前,中国电视剧产业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电视剧市场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繁荣,渐次出现整体低迷、同质化严重等种种现象是必然的。这也是政 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无序竞争两相搏弈的结果。探其根源,与这两年热钱盲目涌入电视剧市场,造成电视剧市场虚假繁荣有关。演员片酬飙升,名导演名编剧费用 疯长,导致留给电视剧本体的费用少之又少。市场过热,又导致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不尽如人意,而电视台购片又多靠经验主义,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电 视剧题材扎堆和质量下滑的局面。随着同质化现象的严重和政府的政策介入,电视台购片必将出现理性回归,以及视频网站的谨慎收购,涌向电视剧市场的热钱也势 必减少。网络播放平台的多元化势必导致电视剧产业不断升级,电视剧市场的形态更为多元,也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
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决定一部电视剧是否精品绕不过对内容品质的要求。电视剧作为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人民大众的精神、情操的影响已超越了传 统纸媒。在此前提下,电视剧编剧要提高文化素养、美学品格,从中外优秀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中汲取营养,同时要有民族精神传承的社会担当意识。提高原创力, 拒绝同质化,培养文化自觉,注重人文情怀。这理当看作提高电视剧内在品质的良方。但无论成功与否,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对人性的探讨始终是艺术的要义。如何 才能做到在物质世界之外审视人的内心,在心灵世界里飞翔,表现人性的善良,给观众以温暖和希望,同时将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恐怕是电视剧从业者目前面临的 最重大的课题。
电视剧不能成为市场的奴隶
电视剧首先是艺术,是从市场中来到观众中去的艺术产品。这决定了电视剧艺术的生产要符合一般文艺作品创作的原则与规律。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剧 本是一剧之本。这句话永远都不过时。特别在艺术被资本绑架的市场化格局的当下,坚守艺术良知是一种多么可贵的艺术品格和人文精神。中国的电视剧不能成为市 场的奴隶。影视剧创作者必须克服受制于市场的浮躁心态,静下心来,放慢脚步,重视文学对影视剧创作的巨大作用,扎扎实实地建构中国影视剧的美学品格。只有 这样,原创力匮乏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数量永远不决定质量。生活永远是艺术的源泉。只有原创力增强了,同质化、肤浅化才能退场。
人,仍然是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元素。影视剧要把塑造人物放在首位,那些给了我们精神力量的人,那些肩负民族希望的人,那些历史不该忘记的人,都 是我们的剧作应当深情赞美与讴歌的剧中人。艺术就是要让人的灵魂飞扬起来。希望我们的影视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造中,倾注人文情怀,把知识性和人文情怀融汇 到作品中去,不要让自己的作品成为干巴巴的一堆符号,然后用狗血剧情、雷人台词来填充。这是对艺术的亵渎,更是对国家文化形象的贬毁。面向未来,让我们的 电视剧传达一些欢笑、一些温暖、一些希望,表现真实可信的平民梦想。这才是电视剧中国梦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