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争鸣 >> 正文
赵更喜
一
几日不进书店,便有许多新书上架,可谓眼花缭乱,纵有破万卷之读书志,亦未能尽天下书。一批优秀的书目上架了,但不可否认,一批平庸甚至是媚俗之作也上架了。信手翻翻,无病呻吟者有之,附庸风雅者有之,胡言乱语者有之,极端偏颇者有之,剽窃剪拼者有之,沽名钓誉者有之。幼稚愚昧的多角滥恋,俗套重复的闪婚试婚,混乱不堪的思维乱炖,不知所云的矫情倾诉,粗糙的叙述,平庸的想象,贫血的语言……而同一范畴的题材一旦在影视走红,便一窝蜂而上,洋洋洒洒几十万字,耗时竟然声称月余,想必连仰屋著书这个成语亦是不知。为了迎合读者的“大作”,就像一个看别人眼色行事却又唯利是图的人,灼灼其表,草草其内,真是乌七八糟。观当今书市,简直就像一个包罗万象的名利场。
“为序”、“题名”、“推荐”,封面、封底、腰带生怕挂一漏万的介绍,“杰作”“力作”定论般文字的泛滥,个人简介的繁琐漫长,装帧印刷的豪华奢侈,复杂得像一个什么工程,极尽标榜之能事。倒让人想起保罗·福塞儿在 《恶俗》中说:“如果你家洗浴间的水龙头划伤了你的手指,那不是恶俗,而是倒霉,但如果你还非要给那个水龙头镶上一层金边儿,那才是恶俗。”这似乎比那个非要在水龙头上镶个金边儿的家伙更恶俗不堪。
二
在昆德拉的所有书中,对昆德拉的介绍十分简洁:米兰·昆德拉1929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1975年起一直在法国定居。这是因为昆德拉所签的出版合同中明确规定作者介绍只能用这句话。在读惯了一开始就是长篇作者介绍和定论式作品评价后,读昆德拉反而有一种快感。“书籍自有自己的命运”,这是昆德拉自嘲作品被读者曲解时一直在说的一句话。一部书籍的命运不会因作者而存在或毁灭,而是因自身的价值存在或毁灭。
以《爱与黑暗的故事》在国际上大受好评的当代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说他儿时的梦想,是长大了变成一本书。《新闻周刊》在专访时问阿摩司·奥兹说书比人更长久吗?阿摩司·奥兹这样回答:这跟个人安危有关。我那时好怕,那会儿我是个受惊吓的小孩。20世纪40年代初,耶路撒冷开始出现欧洲犹太人遭到大屠杀的流言。空气中充满了先兆,好像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也会遭到同样的命运。我就想,要是长成一本书,会更安全些。做书比做人更安全,因为书至少会有一本幸存下来,保存在某个遥远的国度,某个遥远的图书馆。阿摩司·奥兹已经长成了一本书,兼备了《追忆似水年华》的精妙和《尤利西斯》的细腻,被莫言誉为“一个人的 ‘圣经’”。《爱与黑暗的故事》已进入了许多国家的图书馆,定然会保存下来,其生命自然远比人的命运要久远。
姑且不说书是否比人更安全,一本书能够在某个遥远的国度,某个遥远的图书馆里得到保存,在大浪淘沙的岁月长河中留存,该是件幸运的事,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就许多书看来,不要说进入一个遥远的国度的图书馆,就是进入读者的书架都很困难,真不敢以才而论,却出版得大张旗鼓。由此想到网络上大为流行的灌水,只要会打字,就完全可以灌水。书市滥竽充数的浮华倒给人BBS灌水的感觉,真应了一位朋友的感慨:如今只要会写字就能出书。这话虽然偏激,却是一种现象。
三
好些声名显赫的作家在谈及新书出版时,都说过“如履薄冰”的话,因为他们顾忌的是读者中的反应。“世之所贵道者,书也。”川端康成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73年4月16日选择了自杀。这让许多人觉得不可理喻,川端康成选择自杀正是声名如日中天之时,正是享受人生最风光的时刻。研究者称,川端康成的自杀是由于其创作力的枯竭,三岛由纪夫曾目睹过濒临绝境的川端康成的孤绝:“大年初二,川端家有迎接宾客的习惯。战后我第一次参加这种聚会,只见大家谈笑风生,唯有川端氏离群,独自坐在火盆旁,一边伸手在火盆上烤火,一边默默地望着火盆。那时尚健在的久米正雄氏冲着川端氏突然扬声说:‘川端君好孤独呀,你太孤独啦!’我记得久米就像大声疾呼似的。”对不愿勉强创作的川端康成看来创作力的枯竭即是生命的枯竭。
股市广播频用这样两句话:“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每隔一档节目,就会机械地重复一次,忠诚可嘉。忽然面对书市有一种身处股市的恐惧,股市这句广告词稍作改动,觉得十分切合:“读书有风险,购书需谨慎。”有道是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可就目前的状况看,如果读书不谨慎,行万里路也还是个邮差。
从书店出来,倒有些怀念那些书少的岁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