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民族文化引领贵州乡村创业潮

//m.zimplifyit.com 2014年02月25日10: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2月25日,中国马年为期40天的“春运”落下帷幕。傍晚,绵绵春雨带走了贵阳火车站往昔的“热闹”,至24日18时,贵阳火车站春节后仅发送123万余人。

  与往年相比,旅客中少了许多携带行装出行的农民工,他们留在了家乡。

  在“天下苗族第一县”——贵州省台江县,银匠锻造师吴国祥摇身一变成为“金领”,仅靠银饰锻造销售一年的销售额便高达300万元人民币。吴国祥接受记者采访时笑呵呵地说:“以前跟老辈人学手艺的时候,就想能挣口饭便心满意足,哪想到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

  空调、电脑等再也不是老吴“稀罕物”,老吴说:“现在,时髦的家电家里根本不缺。”而老吴的好日子,也让老吴的弟弟吴国正“心动”,他回家重拾祖业,兄弟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

  过去的十多年间,吴国正远赴广东打工,成为600多万贵州籍外出务工大军中的一员。每年像候鸟一样来往于家乡和广东两地,每月挣不到5000元人民币的工资,扣除日常开销,一年剩不下多少。

  像吴国正一样,今年28岁的苗族小伙王建明昔日也属“候鸟一族”,大学毕业后先后到了东部几个发达城市打工,但都不尽人意。现如今他已成为当地一家文化产业公司的老总,王建明说:“在外面很苦!因为不想让大学学的美术‘浪费’,看到国家对民族文化的支持便回来创业。”虽然创业的起步阶段很难,但是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王建明获得了5万元人民币的政府无息贷款及免费的工作室,从事苗族银饰、刺绣、民族服装的经营等。

  诚如王建明所说,坐拥“文化千岛”的贵州民众更加注重在贵州文化因子中寻找财富。据不完全统计,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2009年至2012年贵州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3.8%,大大高于同期GDP增速。目前,贵州已有3000多家民营文化企业参与影视、演艺、民族民间工艺等领域。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长廖飞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对从民族文化衍生出的“创意产业”颇为自豪,廖飞告诉记者:“我们让现代设计与传统民族手工艺相结合,通过专业设计并提供材料,装在一个袋子里,老百姓称叫‘锦囊’,通过这样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加上专业的营销渠道,老百姓有了致富的方法。”

  “在家也能致富”让越来越多的贵州农民工选择了“留守”。在江浙打拼多年的苗妹李先琴告诉记者,尽管在外面工资更高一点,但这位施秉县云台村村民却决定留在老家创业。“孩子要上学了,老人年纪也大了,为了照顾家人,我们才想搞农家乐的。”李先琴坦言,“回家来钱不一定少,而且一家人能在一起,这才叫生活,在外面只能叫活着!”(记者 张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