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作品 >> 作家水墨 >> 正文
书法要有文学底蕴
□李 铎
廖奔我很早就认识了,以前知道他是作家,后来知道他还是戏曲研究家,文学底蕴很深。学习书法要有文学底蕴,字外功夫很重要,没有这个功夫很难提高。从他的书法作品看,平时临帖临得很多,临得很深,特别对米(芾)的、黄(庭坚)的东西很用心,字里行间容纳着米和黄的很多用笔特点、结构特点,所以字写出来,首先是很奔放,廖“奔”嘛。字写出来一个一个死死地呆在那儿,就没有多大意思。字要奔放,奔放就是一种活,一种活力的表现。字源于象形,现代虽已经脱离了象形,但是依然有象形的影子,是方块字。不同的字有不同的结体形态,不同的结体形态给人以不同的艺术形象的印象。有的字像坐着,有的字像弯腰,有的字像前进,有的字像高扬……给人感觉是很活的。他的字写出来是奔放的、是活的,活的东西都有精血。第二点是遒劲。字是由不同的笔法构成的,写这一笔、这一划时,有狠力用进去,赋予这个笔以力量、以骨力。就像一匹马,四肢伸展开来特别有骨力,不会像是肥猫。如徐悲鸿画马,就显示出来一种力度。再就是俊秀。写出字来不能胡呲八岔,就像画出来的画跟猛张飞似的,有几年全是这种画法。书法还得有文气,得有内涵、有内在的东西。廖奔的书法给人感觉很清秀、很文气、很俊秀,所以很耐看。有的字挂起来,你到跟前一走一瞥就过去了,没有什么特色。有的字到跟前看一看,还想看一看,再仔细看一看,一看三回头,有看头、有嚼头、有韵味,就是好字。所以,廖奔的书法发展前景很可观,祝他取得更大的成就!
书法要遵古求新
□欧阳中石
我和廖奔是老朋友了。原来光知道他是戏曲学者,是戏上的朋友,没想到他书法也写得这么好。而且,关键是他笔法很好,了不起,出我意料。看了他的书法行书,可概括为“酣畅”二字。我突出的感觉是,他行笔酣畅,受过严格的训练。关键是既遵古法,又符合时代的要求,融化了古代的、现代的内涵,古新都出现了。所以我看了感慨很深:这字怎么能写成这样呢?为了表达心意,我为他写了八个字:“笔行酣畅,融化古新。”落款为:“廖奔先生书作读后得句。”
神融气畅 会古通今
□张 海
最近集中看了廖奔的一批书法作品,印象很深刻。如果用简单的几个字来表示,就是四句话:心手双畅,法古求新,潇洒俊逸,返朴归真。所谓心手双畅,是说作为一个书家创作时的状态,要心到、手到,按孙过庭的说法就是“翰不虚动,下必有由”。廖奔之所以能达到这个境界,与他长期以来崇尚经典、学法古人有关。据我所知,他把历代大家行草的代表作品基本上都临摹了,当然主要是受怀素的《自序帖》、米芾的《蜀素帖》等影响比较大。他宗法古人,学习古人经典,现在已经形成了自己书法的风格,即潇洒俊逸、典雅伟岸,字写得非常阳光,不是畏畏缩缩的。当然作为衡量草书的基本标准,除了写得心手双畅、比较流动以外,他还能够动中有静,这是比较难的,所以他除了潇洒俊逸以外,又能返朴归真。返朴归真是潇洒俊逸的又一次升华,已经不是继承的问题了,而是学识问题了。廖奔既是理论家,又是戏剧家,而且诗词曲赋都成就很高。正是由于这些学术的支撑,所以他书法达到比较高的造诣。当然,仅仅有学术素养,远不能够成为书法家,但书法家又必须有足够的学术素养作为支撑。如果没有学术素养的支撑,他可能会写字,可能成为书家,但是肯定飞不高也跳不远。廖奔恰恰能在技法和文化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于是达到了现在的成绩。
廖奔工作很忙,能够把书法作为爱好坚持下来,确实不容易,另外坚持下来也不一定都能达到这种水平。至于他草书中间表现的个性、章法的变化无常,还需再去仔细研究分析。总的来说,按草书批评的几条标准衡量,廖奔的技法一点没有问题。因此我给他写了八个字:“神融气畅,会古通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