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两会多位代表委员呼吁抢救正在流失的民族文化

//m.zimplifyit.com 2014年03月10日10:39 来源:云南网

  本次两会上,来自云南的许多代表和委员都将视线放到了文化问题上,从中国出版大国与人均阅读量的矛盾,到云南边境地区精神文化的现状;从民族方言和传统文化的流失到人口较少民族文化面临消失的危险,云南的代表委员们共同发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呼声。

  全国人大代表、省话剧院演员李红梅

  加强边境基础文化设施建设

  “因为我的工作关系,会经常到省内贫困地区,我看到除了生活贫困,也存在一定程度精神文化贫乏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话剧院演员李红梅认为,云南省有待加强文化方面的发展。因此建议,文化部门要加强边境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边境是树立中国文化形象的窗口,以此提高文化人才的培养,让村村寨寨都有文化站、图书馆,值得注意的是,要有专业人才在当中对民众进行辅导。

  全国人大代表、保山市市长吴松

  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

  “一个人的阅读史决定他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决定这个民族的精神境界。我国是图书出版大国,但又是世界上人均阅读量最小的国家之一,人均每年读书六七本。”全国人大代表、保山市市长吴松认为,中国的教育除了构建核心价值观外,还要解决人性的问题,个人修炼很重要。

  因此,他建议,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来实施。制定全民阅读的计划,要实施全民阅读工程,比如建立全民阅读的保障体系、阅读基金、农家书屋等。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级来确定基本的阅读书目。同时还应加强基层图书馆的建设、扶持公益出版和实体书店。

  全国人大代表、楚雄师院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杨甫旺

  设立民族文化进校园专项基金

  “云南姚安县马游小学是最早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学校之一,学生跳"梅葛舞"课间操,幼儿班聘请当地民间艺人传授儿歌、民族舞蹈,把民间绘画、歌舞、音乐、刺绣等纳入课堂教学内容。”全国人大代表、楚雄师范学院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杨甫旺说,由于国家财政投入很少,致使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后劲乏力,基本上依靠各学校自筹自办,不能满足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需求,因此开展中困难重重,缺乏后劲。

  因此,要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发展,需要国家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以扶持。比如国家应该设立民族文化进校园专项基金,专项扶持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各种活动;从国家民族教育资金中划拨一部分用于扶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补助;国家拨给民族地区的扶持资金,对民族文化进校园要予以适当倾斜;把投入普通教育的经费拿出一定比例用于支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全国政协委员、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政宣科科长祁德川

  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基金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政宣科科长、研究员祁德川建议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基金。

  他说,一部分民族语言(方言)得不到有效的抢救和保护,特别是一些人口较少无文字的民族语言正面临消亡的危险;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量流失;少数民族文物古籍流失严重;许多价值极高的民族历史文化古城及文物濒临消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才出现断层;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人文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破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经费也略显不足。

  为此,他建议在社会上树立起大家共同关注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的社会氛围。把保护、抢救、传承民族文化纳入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同时,各级政府应加强管理,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发文化市场。对濒危文化还应增加抢救经费的投入,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基金。对云南独有和人口较少的民族要尽快建立保护区,制定保护区条例,依法实施对保护区域的有效保护。

  全国政协委员、怒江州民族歌舞团演员茸芭莘那

  连续两年呼吁抢救人口较少民族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歌唱演员茸芭莘那已经连续两年呼吁抢救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在她看来,全国共有28个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仅为169.5万人。他们大多居住在靠近国境线、环境相对艰苦、经济比较落后、交通不太便利的西部地区。对这些民族的文化保护比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困难和急迫得多,特别是那些要靠人传人、代传代,以语言、歌舞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如此。

  “文化是人类自我发展的精神基因。任何一个族群的文化都是靠不同人群共同传承而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但随着受周边人口较多民族的影响和同化,很多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都在逐渐衰退,本民族的文化也随之逐渐消失。”茸芭莘那因此希望国家对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制定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可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保护民族文化提供法律保障,还可以对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注入资金扶持,同时建立健全人口较少民族文化资源抢救与保存机制。还应该将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生态环境,纳入我国各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未来设计和建设的重点考虑范畴,并在保护区内部限制过度旅游、商业开发,尽量扶持、引导、帮助保护区内的民族群众继续按照传统的生产、生活、社交和文化传承方式继续生活,让民族的文化能活态地延续下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