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在英若诚的合作自传《水流云在》中,他展示了强大的内心和豁达的幽默感。即使被关到监狱,他也能游刃有余。他在冀县监狱服刑,由于动手能力超强,终能苦中作乐。管教问:“谁是水泥匠?”他第一个举手。“谁会腌辣椒?”他也第一个举手。其实他都是现学现卖,为的是获得外出劳动的短暂自由。
英若诚一生传奇,他爷爷英敛之更神奇。一个摇煤球的旗人,捡废纸练字,道士诱拐他为徒,被一书生拦下,成了书童。陪同师傅给皇亲家的千金上课,自由恋爱,居然成了爱新觉罗家族的乘龙快婿。从此青云平步,养活了兄弟姐妹一大家子人,创办了《大公报》和辅仁大学。
英若诚的父亲英千里,1949年逃往台湾,担任台湾辅仁大学校长,他的弟子中有一个人姓马名英九。
而英若诚自己在翻译、戏剧、电影方面都有很高造诣,官场上也春风得意,1986年,仅有7年共产党党龄的他担任文化部副部长。作为部级干部,他又投身演艺,先后出演过《末代皇帝》等电影,并在美国著名戏剧家阿瑟·米勒亲自导演的《推销员之死》中出演威利·罗曼,被米勒称为舞台上演这一角色最好的演员。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用英文对美国作家康开丽半敞心扉,讲述了自己一生中的落难与华彩时分,遂有了这本《水流云在》。《水流云在》的英文版名字叫Voices Carry,是“人已去,声宛在”的意思。在康开丽写的原版序言中,英若诚解释说:“外国读者怎么能理解在日本侵略下生活多年的年轻人的心理?他们怎么能理解我是多么心甘情愿为新政权服务?我不想让人觉得我是个伪善之徒。”
康开丽在序言中把英若诚所生活的时代称为“英世纪”,这并非溢美之词。英氏家族是个神奇的家族,从摇煤球起家,到满门才俊,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各种政治漩涡,成功地保住了名门望族的地位。而英若诚本人,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生存下来,并进退自如,达到了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平衡。他把回忆录留在死后发表,尽力展示自己身上那些光明和美好,虽然谁也不知道另一面,但至少足以告慰后世,引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