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少儿 >> 理论研究 >> 正文

消费主义图像中的超级童星

//m.zimplifyit.com 2014年03月17日09:10 来源: 张晓东
                                                                   秀兰·邓波儿

  从左至右依次为:

  《亮眼睛》电影海报

  《小公主》电影海报

  《卷毛头》电影海报

  《小叛逆》电影海报

  “爸比,我们去哪里?”伴随着小男孩一句奶声奶气的问话,伴随着湖南卫视 “真人秀”《爸爸去哪儿》的火爆,童星似乎又在一夜之间回到了大众追捧的视野。“萌娃”一下子让观众对这个时代缺失的美好产生巨大共鸣,并主观地将这种共 鸣投射到孩子身上,甚至人为地赋予了他们过多的光环,孩子们迅速俘获超越二三线甚至一线明星的粉丝数量,紧接着便是各种商品广告铺天盖地。与此同时,这些 孩子显然极大地提升了他们作为艺人的父母的人气,甚至令他们咸鱼翻身。这种温情的亲子、反哺故事作为理想的大众情感消费产品而赢得商家的青睐,从而获得巨 大商业成功。而为了高收视率,节目所做的可能对儿童成长有害的设置,在一边倒的煽情之下就被忽略了。

  但是这点成功若同前不久去世的秀兰·邓波儿比起来,只能算微不足道了。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句名言只有少数巨星才当得起,用在秀兰·邓波儿身上当然也毫不为过。只要看看她去世时在中国的微博引起的一片 唏嘘哀悼声,根本不亚于曼德拉就够了。最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粉丝忘记了她是个85岁的老人,已经享尽天年;而是纷纷哀叹,小天使永远离开我们了。其实这 也一语道破天机,粉丝迷恋的是那个图像中永远长不大的儿童。

  儿童形象实质上历来都是成人按照自己的想象或要求来塑造的,就像“儿童节”往往并不属于儿童,儿童电影也大多只是成人消费儿童图像的需求,而仅 有极少数大师级导演能深入到儿童的内心世界,还原生活真实。大多数儿童题材电影都是为满足成人需要而拍摄的,这也包括秀兰·邓波儿所有的电影。

  邓波儿电影生涯的黄金时期是从1934年到1940年,即6-12岁期间,也就是说包括了她的整个童年。不少影评人认为,她的走红与美国经济大 萧条有关,即在一种经济危机笼罩的氛围下,民众需要一种精神的慰藉。这种说法很有道理,本来这就是成人消费儿童图像的最好说辞。纵观邓波儿所拍摄的电影, 比较成功的几部(例如《海蒂》《小上校》《亮眼睛》《小叛逆》《卷毛头》《小船长》等)都是千篇一律、如同复印的故事套路:可怜又可爱的孤女(或父母双 亡,或单亲有一方长期缺席,或中途去世)遭受到奸人陷害,然而在善良的人们(即观众的化身)的帮助下,特别是在突然出现的慈善家的慷慨相助下,正义终于得 到伸张,一切都有了圆满的结局。这些故事无一不是符合布尔乔亚市民口味的伦理道德剧,如果说这些电影带有治愈疗伤的功能,那又是通过哪些手段来实现的呢?

  一般在这些电影中,女主人公最好是命运悲惨的,至少要惨过日常生活,这样才能赢得观众的同情心。而且,最重要的是,女主人公要有灰姑娘一样的命 运,令人意外惊喜地发现她本来是一个公主(《小公主》),或者遇到贵人(通常是有钱的白人男性,例如《卷毛头》),从此步入上流社会,并由此产生代入感, 从而达到治愈。邓波儿出演的这些电影,疗效明显胜过其他电影。不仅因为邓波儿的可爱、喜庆、小酒窝,也不仅在于她出色的歌舞天赋,而是这些影片中呈现的小 女孩太懂大人的心了。她如此懂事,时常在影片中擦去爸爸妈妈或其他大人的泪珠;她几乎能胜任一切家务,为大人分忧;她总是如此勇敢,总是有超出年龄的判断 力。除此之外,她还常常撮合成人的姻缘。在必须“happy ending”的商业电影故事中,她是那个负责“happy”的角色。当观众用手帕擦去眼泪,释放了自己的同情心之后,还必须把他们引到光明的尾巴上来,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充满正能量”。这些令这个小女孩如同超人,看来美国成人社会的“望子成龙”一点不比中国人少。或许导演和制片人从未思考过,这个 小女孩只有6岁,难道真的可以仅靠唱唱歌跳跳舞就能负担起这些重任?

  一旦过于讨好、迎合观众的喜好与口味,势必会削弱电影的思想和艺术质量。今天看来,邓波儿的一些电影剧情过于流俗,歌舞过于雷同,价值观也甚为 可疑,比如多部影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种族歧视,和那个年代的大多数电影如《乱世佳人》一样,其中被歌颂的配角总是黑人“忠仆”,白人主流社会价值观才是影 片的核心。邓波儿带来的票房,其实正是成人社会对儿童形象消费需求的投射。

  儿童究竟是不是一定要承担“天使”的重任?儿童有没有原罪?本质上和成人真的有那么大的不同?儿童故事是否充斥着刻意的崇高与美化?我们在对儿 童、童话、儿童电影的理解上,是不是有偏执?这些问题需要深思,因为“祛魅”才是真正尊重生活、理解并接受人类天性的开始。我们可以以邓波儿电影为例,去 认知大众消费主义文化是如何利用大众、操控电影的。

  不妨留意一下电影中的邓波儿形象。首先是大众认可的“可爱”外表,例如她标志性的小酒窝、婴儿肥的脖子、四肢。这个形象其实在各种儿童用品、奶 粉、服装鞋帽,以及关于儿童的宣传画中都可以见到。此类儿童形象都是最符合成人需求的,都是“宜人”的小男孩小女孩。这也是为什么不同时代、在不同国家都 有刻意去模仿邓波儿形象和表演的儿童。而事实上儿童是千差万别的,所谓好看的长相并不意味着基因或智力就优越于其他儿童,但成人延续了以貌取人的思维,只 选自己最喜欢的而已,而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情感诉求则被彻底忽略,特别是作为电影来说,儿童是绝对的弱势群体,因为他们完全不能掌控这种话语权力工具, 相反,现实生活中,从事表演行业的儿童往往模仿的是他们的老师,即老师所认为的儿童应有的样貌、动作与体态,而儿童一旦做作起来更可怕,做作会在他们身上 被无限放大。邓波儿的优秀,恰恰在于她避免了这种做作,因为确实具备极高的演艺天分。

  其次,邓波儿电影中的儿童形象都是非常成人化的。这种成人化第一体现在社会认同方面。几乎在所有电影中,她的价值观都是高度成人化的,并因此具 备成人所要求的美德。例如对绅士风度的要求、对自己所处阶级的捍卫等;第二,她的穿着打扮是非常成人模式的。大多数电影中,她都有和成人穿同款服装、载歌 载舞的情节。在她的电影中,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姑娘经常穿着制服(例如《小上校》《小船长》)这种高度社会化的服装,身后是一群穿同样服装的成人。这种“小 大人”的形象主要还是为了取悦成人,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成人对“小大人”的赞美。这种成人价值观混杂着儿童形象的愉悦实在是成人的暴力之一。成人通过消费这 种形象满足自己“内心好纯洁”的想象。还是以邓波儿为例,曼秀雷敦那个著名的小护士商标就是以她的形象为原型。这个形象结合儿童的天真与南丁格尔的职业属 性于一体,完全满足了该产品要求所具备的生理与心理的双重“修复”功能,并且带给人“安全无害”的联想。这和单纯用于儿童产品的儿童形象不同,是完全用于 成人消费的。而20世纪福克斯公司也只是以商业利益为驱动,为她量身定做千篇一律的作品,甚至拒绝米高梅公司借调她去演出《绿野仙踪》。从商业的角度讲, 公司高层熟知,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儿童的形象只能保持那么几年,所以要抓紧这段时间赚钱。这个目的听起来有些残酷,离电影里那些温情的戏码相去甚远。

  邓波儿又是幸运的,在长大以后,她的形象已经失去了那种商业价值,所以她在几部不成功的电影之后息影,并在外交领域获得了新的成功。但大多数童星都不像她这么走运。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