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作品展示 >> 正文
阿桂与伊犁屯垦
都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浩如烟海的史册典籍中,记载的往往都是杰出人物或者英雄。人民群众像是默默无闻隐身在幕后,难见踪迹。故此,梁启超说:“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漫步在伊犁河谷,徜徉在尼勒克乡镇的田间地头,看着长势喜人的绿油油的农作物,看着辛勤劳作的农民,不由不想起一个人——阿桂。
伊犁地区是清代新疆重要的屯田区之一。各族军民在这里开荒种地,屯垦戍边,使地处我国西北边疆的伊犁河谷,在乾隆至同治年间成为当时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安居乐业达百余年。
为伊犁屯垦做出重要贡献的首推阿桂。
阿桂初为满洲正蓝旗人,后因在伊犁创建屯垦功绩卓著,抬升为正白旗。从乾隆二十年(1755年)起,38岁的阿桂以参赞大臣的身份参加了清朝平定天山以北准噶尔部与天山以南大小和卓叛乱的战争。清朝统一天山南北后,乾隆皇帝命各军营大臣等筹议如何分兵驻守伊犁。大臣们多认为新疆地方辽远,沙漠居多,牲畜已消耗殆尽,难以驻守。
在这决定清军是坚守还是从伊犁撤退的关键时刻,阿桂挺身而出,慷慨陈词,坚决主张在伊犁屯田。他说:“伊犁为西域适中之地,幅员广阔,苟能悉心筹计,从容布置,可冀有成。查守边以驻兵为先,驻兵以军食为要。臣来往军营,询问此间地势情形,伊犁海努克及固勒札等处水土沃衍,且有河可引灌注,若开垦屯田则兵食可以渐充。”
杰出人物之所以杰出,是他的思想境界和远见卓识高于一般人,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不计个人得失做出英明之举。
阿桂的话打消了乾隆帝的疑虑,使他做出了伊犁驻兵屯田的决策。乾隆帝鼓励阿桂说:“所办甚是,俱依议行。果能实心奋勉,次第办理,则屯田一事当录伊经始之功也。”同年八月,他正式下令:“以阿桂总理伊犁事务,授为都统。”
此时在阿克苏办事大臣任上的阿桂提出先从阿克苏各地抽调维吾尔族农民到伊犁恢复农业生产的建议。乾隆批准了他的建议以后,他于乾隆二十五年二月底,率领满洲索伦兵500名、绿营兵100名和300名维吾尔族农民从阿克苏出发,他们赶着牲畜、携带农具粮种,顶风冒雪,翻越天山穆素尔冰达坂,于三月底到达伊犁。
伊犁,是我国西北边疆一块美丽富饶的宝地,天山分支哈尔克他乌山和婆罗克努山像南北两大屏障高耸屹立,减弱了西伯利亚寒潮的侵袭,阻止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干热风的危害。境内伊犁河及其上游喀什河、巩乃斯河、特克斯河水源充足。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理想场所。
但是,由于当时战争刚刚结束,残余的叛乱分子还在不时出来捣乱,同时持续多年的战乱又使本来就很贫瘠的这一地区遭到更大的破坏,人烟稀少,野兽出没,到处是一片荒芜萧条的景象。
阿桂带领军民到达伊犁后,就赶紧抓住春耕大好季节,在伊犁河南岸的海努克等地一面开荒播种,一面搭建房屋,很快就取得成效。接着,他组织军民开挖渠道,整修道路,为进一步恢复生产做准备。在阿桂的精心组织和各族军民的共同努力下,伊犁的屯田当年就获得了丰收,仅300户维吾尔族农民屯田所收粮食,作为前后驻扎的官兵,及额鲁特、维吾尔族2000余口的口粮,可到来年五月,一下子就解决了当地军民的吃饭问题。
阿桂把当年屯田的成绩报告上去,乾隆大喜,立即决定扩大伊犁的屯田面积。乾隆二十六年春,从乌鲁木齐抽调500名绿营兵,又从南疆招集800户维吾尔族农民,先后到达伊犁。阿桂把这些军民安置在伊犁河两岸,立即开始垦荒播种。当年秋收时,800户维吾尔族农民合算每人收粮40石,绿营兵屯田8000亩,收获大小麦、黍、粟、青稞共27100余石,又是一个大丰收。
阿桂对屯田更有信心了,他继续对伊犁驻防和屯田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安排。九月,在给乾隆帝的奏文中,他提出了7条建议:第一,增派更多的维吾尔族农民到伊犁,大力推行“回屯”。阿桂有个估计,即乾隆二十五年的300名维吾尔族农民屯田收获量,“可敷屯田回人一千户之食”,而目前在伊犁的维吾尔人数目太少,最低还应再迁移700名去,才能使“回屯”有所发展。第二,增派数量更多的士兵,从事驻防屯田,即“兵屯”。阿桂把驻军分成两部分,满洲军队负责驻守,绿营兵专事屯种。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屯田发展前景的估计,阿桂建议将驻防的满洲兵再增加600名,与此相适应的是将现有的绿营兵100名增加到1000名,这既能完成驻守任务,又能保证驻防兵的军粮供应。第三,在发展屯田的基础上,逐步增加驻军的数目,提出“增派官兵请随时酌量定数”。阿桂认为如屯田的维吾尔农民和绿营兵都各达到1000名,到乾隆二十七年,就可以生产出足够五六千名士兵食用的粮食。粮食足用,就可以相应增加驻军的数目,以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第四,陆续修建城堡,保证屯田的顺利开展。阿桂经过实地调查知道,伊犁地区的要害地点,“河北则固勒札,河南则海努克”,“而地土肥饶之处则察罕乌苏”。因此他主张“应于海努克筑城,以回人300名屯田,用兵数百名驻防。察罕乌苏筑城,以绿营兵1000名屯田并驻防。固勒札须筑大城,凡驻防大臣公署、仓库咸在,以为总汇”。第五,筹集马匹和骆驼,设置沿途台站,以传递文书,运输物资。阿桂认为,伊犁现有的600匹马不够使用,应再购买1000余匹,再从乌鲁木齐调500匹骆驼,这样便可设置多处台站,保证信息的传递和物资的运送。第六,调运沿边粮食到伊犁,解决当前军队缺粮的困难。第七,从流放到新疆的犯人中,派能工巧匠赴伊犁,传授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
阿桂的7条建议,很快得到乾隆帝的批准,并付诸实施,这就为伊犁屯田奠定了基础。同时,阿桂还组织人力制造农业器具和从事农业生产。由于屯田农民和士兵的辛勤劳动,伊犁屯田当年就获得丰收,“至秋丰稔,收粮皆倍,兵食以足”。这一年,清政府褒奖平定西北的功臣,以功劳大小为序,在紫光阁悬挂画像,阿桂被排在第17位。乾隆帝亲自撰文称赞阿桂:“心可干城,楚材继出,为国之桢”。
为了进一步发展伊犁屯田,从乾隆二十六年起,阿桂相继采取了进一步的措施:一是在伊犁牧群蕃息之时,禁止内地人到伊犁购买马匹和骆驼,以保证当地畜牧业的发展。二是大力招徕叶尔羌、喀什噶尔、阿克苏和乌什等地的维吾尔族民众来伊犁屯垦,以扩大屯田规模。同时,他还建议朝廷在伊犁和乌鲁木齐之间的玛斯纳、库尔喀喇乌苏和晶河等三处,“各酌派屯田兵,人各垦地十五亩,晶河以西归伊犁管辖,托克多以东归乌鲁木齐管辖”。
阿桂在大力发展屯田的同时,还制定和完善制度,加强对屯田的管理。乾隆二十七年正月,阿桂订立约束章程,在兵员的补充、钱粮的征收、官员的任选、产量的分配和屯军家属的养赡等5个方面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同年八月,固勒札和乌哈尔里克两地的城堡相继建成,乾隆帝亲自定名为“安远”城和“绥定”城。这两城完全是按照内地城市的模式建置,军营和民房依次分别。这些新城镇既是屯田管理的中心,又吸收四方商人来此交易,成为商业贸易的中心,“数千里地来往晏然”。
以后,阿桂在乾隆二十九年和乾隆三十二年两次任伊犁将军,在管理全盘工作的同时,他还更积极地筹办伊犁的屯垦事业。在这期间,伊犁屯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首先是扩大“回屯”,陆续从阿克苏、乌什、库车、拜城、沙雅、喀什噶尔、叶尔羌、和阗、喀喇沙尔(今焉耆)、吐鲁番等地迁移6000户维吾尔农民,安置在伊犁河两岸定居垦荒。他们生产的粮食,除自己食用外,每年以粮赋的名义向当局交粮10万石左右,成为伊犁军民粮食供应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增加“兵屯”,到1769年,陆续从内地增调绿营兵2500名到伊犁,主要安置在绥定、清水河、芦草沟一带,以500名操练巡防,2000名屯田,5年更替。后来屯兵改为携眷,定额3000名。分为25屯,每屯100名,并特设总兵一名管辖。规定每个士兵屯地20亩,由官方提供农具、耕畜,每屯年交一定数量的粮食。另外是新增“犯屯”,就是将内地的犯人发遣到伊犁种地,交给屯兵看管,每人种地12亩,年交一定数量的粮食。还有新增“民屯”,就是迁移内地的无地农民到伊犁屯田,每户给地30亩,提供农具、耕畜、种子等,让他们安心生产。土地6年后,每年交赋粮9升。对屯田士兵和遣犯的家属,也分给他们土地,尽量把他们编入民籍使其安心生产。
另外,这一时期从黑龙江移驻伊犁霍尔果斯的索伦营游牧种地,从盛京(今沈阳)移驻伊犁河南岸的锡伯营着力务农。这些八旗军民克服了重重困难,开垦出大片土地,很快做到了粮食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