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研究 >> 文学门类研究 >> 正文

小说的小与大

//m.zimplifyit.com 2014年03月21日09:09 来源:穆陶

  小说就是讲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不错的。不过,在这故事里面一定要有思想。无论是“小故事”还是“大故事”,概莫如此。写小说不能离开思想,若真的存在没有思想的小说,那必将是一个艺术的怪胎。

  小说是写人的,没有生命,何以为人?1957年,钱谷融先生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论文学是人学》,当时受到了文学界的激烈批判,可是历史与文学实践却证明了,“文学是人学”这一观点是完全正确的。文学是写人的,是为人而写的。作为文学的重要样式,小说一定要有人物(或者象征性的人物)。要让人物活起来,赋予他们以生命,这是小说成功的起码标志。如何让人物活起来?作家可以把自己的感情调动起来或生发岀来,附加在小说人物身上,进入人物的灵魂。一个人物活了,便可以去唤醒其他人物,如此人物都活跃起来,进入了虚拟的环境,他们的喜怒哀乐、生死命运,就可以由他们自己的性格与行为去决定了。先有故事再有人物,还是先有人物再有故事呢?这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回答。我的体会是,先有人物进入你的心中,当你与这个人物熟悉起来的时候,甚至对这个人物产生了深深的爱与恨而不能自已的时候,你的灵感就会涌向笔端。有人就有故事,故事是由你塑造的人物来演绎的。作家掌握着小说人物的命运,但小说人物之间关系的变化发展,却时时牵动着作家的心,让作家不得安宁,甚至有时候不得不跟随着人物的脚步走下去,与他(她)们同甘共苦,相依为命。所以有人讲,小说中有着作者的影子,这是有道理的。

  小说也许有高雅与庸俗之别,但在雅与俗以及它们孰优孰劣的问题上,从来就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文学的原始状态是通俗而朴素的,它起源于民间,起源于劳动,起源于抒发感情的需要。从“杭肓杭育”的吟咏,到《古诗十九首》中那些描写平民生活与爱情的篇章,再到唐代的传奇小说,看起来它们都没有高雅到哪里去,但却载入了文学的史册,甚至成为经典。这是因为,这些作品反映的是人民与社会的真实生活,能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共鸣。雅俗并非好与坏的绝对标准,重要的是作品本身的内涵与形式是否为社会民众所接受。

  真正的小说家,同时也应当是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列夫·托尔斯泰、鲁迅等,都是如此。无论是他们的思想著作还是小说作品,都曾对人类思想的进步与社会文明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经国之大业”的说法并非虚妄。古代许多伟大的文人都是像曹雪芹、蒲松龄那样潦倒人生者。他们没有发挥“治国平天下”才能的平台,也没有公开实践自己思想的资质条件,便只好以小说来寄托情思,抒发怀抱。

  小说之为物,它不能抵御荷枪实弹的敌人,不能建造摩天大楼,甚至不能代替消费品御寒充饥。但它能优化人们的灵魂,让人们了解什么是丑恶与善美,什么是野蛮与文明,从而让人类在文化的长流中不断地认识自己、反省自己、陶冶自己。如此看来,小说之于社会,其意也深焉,其功也大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