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中国梦”与文学创作研讨会 >> 正文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深刻揭示了民族复兴梦、国家富强梦与人民梦的一致性。
文学创作在中国梦的实现进程中,必须牢固确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关切人民的生命和幸福,尊重人民的地位和尊严,维护人民的权利和责任,满足人民的需要和诉求,表达人民的主张和情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句话,就是要把“人民的梦”高高举过头顶,大笔书写人民的梦想。
书写人民的梦想,就要坚定人民立场,葆有人民情怀。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具有深刻的人民性,无不密切关注民族国家发展,密切关切社会生活,密切关怀老百姓的生存发展,密切关心人类精神的成长。对人民群众要怀有深深的谦卑情怀。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历史反复证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也注定是中国梦的实现者。没有人民的构想、追求和创造,就不会有历史的前进。人民梦圆时分,国家梦想成真。在创作实践中,要把人民群众作为中国梦的表现主体,生动呈现人民追求梦想的快乐,浓笔描绘普通劳动者实现梦想的艰辛,热忱书写老百姓真实的客观世界和精神世界。对人民群众要怀有深切的血肉情怀。作家也是人民的一部分,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作家的追求。要真正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生活在人民当中,真诚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与忧患、热爱与憎恨、欢乐与痛苦”,真正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关心人民疾苦,体察人民愿望,响应人民需求,表达人民心声,把人民冷暖挂在心头、灌注笔头。对人民群众要怀有深长的敬畏情怀。人民群众是文学的最终评判者。对人民没有真切的关怀、没有痛彻的代言、没有贴心的呈现,任何作品就只能是作者个人的清供,对人民梦、中国梦的实现毫无价值,注定不会获得人民的认同,难以经得起历史的淘洗。
书写人民的梦想,就要坚守崇高价值追求,自觉地从个人一己的小世界中走出来。在浩瀚深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一生价值追求的。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担当,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志向,林则徐“苟利天下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风骨,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追求,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一脉热血滚滚流淌在中国文化人的精神血管,沉着而坚实,涌动而不歇。作为当代作家,应该自觉传承、光大人文传统,将个人的价值取向与国家、社会、人民的核心价值紧密融合在一起,修炼大境界,拓展大视野,培育大胸怀,形成大气象,绝不能爬行在个人感观欲望的泥淖中,沉陷在低俗趣味的沼泽中,盘桓在闭门造车的雾霾中,沉沦在沽名钓誉的深渊中,要以优秀的文学创造,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追随民族前进的愿景,在时代的进步中持续引领社会的价值追求,在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中凝聚理想的力量,为“中国梦”“人民梦”谱写华章!
书写人民的梦想,就要坚持写真写实,杜绝空化虚化。一提梦想,有的人就容易仅仅把梦当成口号和理想、而不是实实在在的进取过程;仅仅宏笔书写人民群体追梦的大场景,而不会具体而微叙写个人的小心理;仅仅注重梦境绚丽的华彩,而忽略了如何改变沉重的现实。我们的现实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是多彩的,而不是单色的;是复杂的,而不是简单的。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影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这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因此,在构建和实现人民之梦、家国之梦的文学实践中,我们不能回避真善美与假恶丑、光明与黑暗、先进和落后同时并存的现实,既要谱写好人民奔向美好未来的主旋律,又要弹奏起人民奋勇铲除噩梦的交响。既可以描绘知识分子的高洁,又可以揭示有的人的卑微;既可以赞美平民百姓的善良可爱,又可以深掘其间有些遭际中的落后愚昧;既可以叙写金钱的光芒,又可以展露铜臭的罪恶;既可以书写肉体的觉醒,又可以直逼灵魂的沦丧;不仅描写社会矛盾和冲突的错综复杂,而且要揭示出产生矛盾冲突的历史缘由和现实成因。这种激浊扬清、追寻成因的写作,也是文学切切实实参与人民梦想实现的使命。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揭发自己的缺点,这是意在复兴,在改善!”
当然,急剧变化、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要求我们作家必须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洞察世界、发现生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我们的作家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全面地认知自然,辩证地分析社会,深入地了解人心,发展地认识生活;要厘清事物的主流与支流,生活的表象与本质,发展的历史与逻辑。要通过丰满的艺术形象,深刻的思想内涵,满腔热情地讴歌真善美,深刻犀利地抨击假恶丑,严肃认真地分清是与非,真正书写出反映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发展的大局和大势,体现民族的历史和未来,呈现人民的梦想和历程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