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侗歌“非遗”传承人吴仁和:64年教出上千名侗族歌手

//m.zimplifyit.com 2014年04月14日13:39 来源:中国民族报
图为吴仁和在抄写侗歌歌本。周志军摄图为吴仁和在抄写侗歌歌本。周志军摄

  近日,笔者跟随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高增村的20多个孩子,来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仁和家中的“侗族大歌传习所”,学习侗歌。

  “孩子们,我们先来温习一下昨晚学的歌,好不好?”吴仁和说完,便和孩子们练起歌来。他唱一句,学生们跟着学一句,一首首悠扬的侗族大歌飘荡在古老的木屋里。

  随行的从江县文化馆馆长石怀明说:“村里的孩子,每晚都要来吴仁和家中学习侗族大歌,几十年了,一批又一批,几乎天天如此。”

  吴仁和今年已经84岁高龄了,但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谈吐风趣。“从小时候开始,我就每天唱歌,不分地点,想唱就唱,有时唱上一两个小时都不觉得累。”老人说,他自幼在侗乡长大,5岁开始学唱侗族大歌,能熟练演唱300多首侗歌。2009年6月,他被文化部评定为侗族大歌的国家级传承人。

  侗族大歌是一种无乐器伴奏、无人指挥的多声部合唱,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侗寨里,大家都视歌为宝,歌师被认为是最懂道理的人,很受敬重。

  吴仁和的家乡高增村有600多年的历史,是远近闻名的“侗歌之乡”。改革开放后,村里年轻人大部分都外出打工,学唱侗歌的人逐渐减少,许多优秀的侗族大歌随着一些老歌师的去世而失传。作为国家级传承人,传承侗族民间音乐文化的重担就落在了吴仁和的肩上。

  2010年3月,高增村“侗族大歌传习所”挂牌成立。传习所常年开设侗族大歌课程,义务向村民授课。传习所就设在吴仁和的家中。每到夜晚,他家就成了寨子里最热闹的地方,不大的堂屋坐满了大人、小孩。

  经过长期教唱,吴仁和总结出了一套方法:“教歌前,先解释歌词大意以及歌曲的背景和传说典故,激发大家的兴趣,然后再教念歌词,教一句,学一句。”

  由于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侗歌传承全靠口传心授。吴仁和说,自己只是个在田间劳作的农民,没什么收入,而教唱侗歌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幸好得到了同样是热爱侗族大歌的村民们的支持,这才坚持了下来。

  吴仁和在教侗歌的时候,脸上常常挂着善意平和的微笑,他平易近人的性格让村民们乐于与他沟通。大家从他那儿不仅学会了侗歌,而且体会到了许多生活的乐趣和做人的道理。

  吴仁和从20岁开始义务教歌,64年来,他先后培养出上千名侗族歌手。他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有的在省、州、县民族歌舞团担任主唱演员,有的已成为村寨的歌师,有的被评为侗歌省级传承人。

  杨英慧是吴仁和最为得意的弟子之一,现在是贵州省民族歌舞团的侗歌歌手、贵州省政协委员。1990年,杨英慧在电视剧《侗女贝仙》中饰演女主角贝仙,深受观众好评。

  杨光琴从小就跟随吴仁和学歌,如今已是从江县艺术团的主要演员。她把侗族大歌一路唱到北京,唱到法国、美国。

  “汉族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老人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侗族大歌世代传承。

  为此,除了教唱,数十年来,吴仁和还潜心挖掘和搜集整理侗族大歌歌词,已经写了好几本歌本,并编创了2000多首侗歌。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