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研究 >> 作家研究 >> 正文

贾平凹:农村题材的作品或许会慢慢消失

//m.zimplifyit.com 2014年04月14日16:12 来源:西安日报

  记者:记得您说过,您的作品必须要有原型,这是一种写作习惯。《带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原型是大山深处一位女乡镇干部,能不能谈谈创作这部小说的过程?

  贾平凹:写完《古炉》之后,有段时间没事干了。我写完一部作品,就习惯去下面跑一跑。一方面要跑最繁华的一些大都市,一方面跑最偏远的乡下,这样比较能准确地把握中国目前,尤其在转型时期的真实社会状况。

  写完《古炉》之后,我去了陕西、河南、甘肃等省份的许多县城、镇子采风。跑着跑着,我就跑到了《带灯》中写到的地方,也遇见像“带灯”这样的一个乡镇干部,跟着她跑了好多地方,她每天也跟我说很多东西,慢慢地,我对乡镇政府大院的日常工作都非常了解了,就产生了写作的冲动。

  我写作有一个习惯,就是必须要有原型,就像打基桩一样,必须有一个桩扎进去,我再围绕这个桩来想象,作品就不至于虚起来。这个镇的素材并不足以撑起《带灯》,于是,我又回到老家,了解了我家乡的很多情况,把这些都集合在一起,写了《带灯》。

  记者:《带灯》里的樱镇就相当于您看到的中国乡镇的一个群像。

  贾平凹:对。樱镇是相对虚构的。我把我见过的乡镇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综合起来,最终完成了文学里的樱镇。不过,里面的材料虽不能说100%是有来历的,起码90%都是真实发生过的。至于小说中展现的故事,是在原型的基础上做了文学加工。

  记者:主人公为什么叫“带灯”?

  贾平凹:“带灯”原来叫“萤”,就是一个萤火虫。在小说的结尾,樱镇出现了成百上万只萤火虫,于是产生了好多光亮,虽然微弱,但在黑夜中,有那一种光,总比没有那一种光要强得多吧。

  记者:带灯最后也被领导处分了,受了好多委屈,在小说开篇里提到的“樱镇的虱子”又回来了,这好像又是一个循环的开始。这样的结尾想表达什么?

  贾平凹:小说最后写道,河面上出现了很多萤火虫阵。这也是一种象征,预示着在这种环境下,带灯虽然受到了好多委屈,沉下去了,但她的精神,对这个社会发出的呼唤,有更多人看到了,也是想给人一种希望吧。《带灯》分了许多小节,有的小节甚至就一两句话。最早我决定用这种方式写《带灯》,也是因为看了《圣经》。

  农村题材或许会慢慢消失

  记者:您曾说,写完《带灯》之后,更了解中国农村了,可不可以谈谈您的收获?

  贾平凹:现在农民的生活,和上世纪50、60、70、80、90年代都是不一样的,温饱问题基本上都解决了。农村的危机就是没有人,年轻人都不回去了,这是最大的危机。

  记者:这种冲击会对您创作农村题材的作品有影响?

  贾平凹:肯定啦,很可能多年后,农村题材会越来越少。现在的农村题材作品,80后、70后跟我们50后写的就不一样了,农村已经在发生变化了。欧洲如今的乡土文学就是田园文学,或许多年后我们现在的农村题材作品也会慢慢消退消失了。

  记者: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乡土文学还有市场吗?

  贾平凹:当然有。现在中国流行反腐题材的官场小说,有多少腐败分子看?乡土文学严格来说,主要读者也不是农村人,而是城市人。就像我写张三,但我希望李四、王麻子都来读,都来关心张三。

  记者:不少批评家提到, 50后作家没法写都市小说,因为他们的根是扎在农村的,是乡土味的,只有70后80后作家才能写出优秀的都市文学作品。您怎么看?

  贾平凹:确实是这样。50年代还是农耕思想为主,那个年代的作家更了解在当时中国社会的情势下的农村,也包括当时的城市。所以他的生命里面,关于那些东西的元素就太多了。而且一个长期写农村题材的作家,到50岁、60岁才去接受一个新的东西,不一定能写得特别好。每一代作家都有他的使命。我的使命就是把我经历过的事情我来把它写下来就对了。我不指望啥都会写,比如城镇小说咱就写不了。

  作家一定要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

  记者:您的作品总是带有一种时代气息,您怎么看文学与现实?

  贾平凹:搞过写作的人都知道,当下的东西比较难写。谁也不知道真正的过去是什么样子,而当下如果胡编,写出来一走样就会被发现。

  用文学作品写现实,需要一种责任和担当。作为作家,要关心这个时代、社会,起码要了解这个社会是什么形态,人们是怎么个生存法,大家都在关注什么东西。

  在表现的时候,一定要真实,写的时候也要投入巨大的感情。如果对这个社会的最基层没有真知,看到好的不高兴,看到坏的不生气、不悲哀、不悲伤、不忧患,都不能把感情写到位。

  记者:这种真实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意味着什么?

  贾平凹:真实的东西本身就是生命。没有真实就没有生命力。现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有很多振奋人的东西,同时也有很多令人焦虑的东西,各种矛盾都在这个时期激化。面对这种现象,每个作家就应该有自己的思索。既不能不停地歌颂和表扬,也不能一味地否定、批判。你怎么观察、把握这个社会,是一个作家很重要的素质。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老主持公道,就有德、有望,公道主持得好,人们就说这个人“德高望重”。作家在面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时,也是在说出公道话。这个公道话建立在国情、民情、实情的基础上,作家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一定要面对真实的社会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不光要真实,还要有真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