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正文

建交庆祝年 美术唱高调西方大师频频“访华”

//m.zimplifyit.com 2014年04月22日11:53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新千年以来,上海博物馆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千年丹青:日本中国藏唐宋元绘画珍品展”、“翰墨荟萃——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三次中国古代字画大展,是国内无数美术工作者和爱好者心中永远的记忆。

    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上欣赏来自凡尔赛宫的《路易十四全身像》。该展作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由法国5座知名博物馆联袂在华推出。

    这片亮丽的艺术风景背后,与之平行的则是近些年来国外美术大展在华夏大地上的争相亮相。与国内博物馆、美术馆逢馆庆必推大展相类似的是,许 多国外美术大展在国内的落地,往往得益于我国与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建交纪念年的背景,促成了“西方大师”在建交纪念年频繁“访华”的盛况。

    回顾近5年国内举办引进的国外大展,细细数来,大多都身处建交庆祝年的背景。2010年,正值我国与意大利建交40周年,一场名为“未来主 义之路”的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上演。作为意大利美术发展史上一个艺术流派,未来主义个性极为鲜明,来华展出作品的创作年代跨越百年,流派的发展脉络与艺术特 色清晰可见,一时间令人瞩目。时隔两年,中英建交40周年之际,“走向现代——英国美术300年展”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行。当时也是国内首次全面展 现英国历时300年的美术发展状况。展览既展示先锋派画作,又展示传统绘画作品;既囊括了主流艺术画作,又囊括了反叛传统的艺术作品。展览也网罗不同的绘 画流派,从传统的历史和宗教主题,到肖像画和风景画,再到捕捉普通英国人日常生活片段的“艺术白话文”。

詹姆斯·桑特 沉思(该作品于2012年“走向现代——英国美术300年展”中在中华世纪坛展出)

    去年,为庆祝中国与西班牙建交40周年,“从毕加索到巴塞罗——20世纪西班牙雕塑艺术展”亮相中国美术馆,毕加索、高迪、齐伊达、格利斯 等一批西班牙美术大师一齐亮相,展览展示了西班牙雕塑由早期先锋派发展至今的过程,并通过单纯的构思向三维图形的转变,特别强调了绘画和雕塑的关系。虽然 图画都是各自独立的作品,但每一件雕塑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汇集了不同艺术家的灵感和风格。而今年,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 建交五十周年特展”带着拉·图尔、弗拉戈纳尔、雷诺阿、毕加索等“西方大师”携手访华,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而远在上海展出的“莫奈特展”,与之南北呼 应,可谓盛况空前。

    建交庆祝年,西方绘画大师作品之所以“不约而同”来华,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强盛,文化作为重要的外交手段愈加重要与频 繁,同时,国内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与国外艺术机构间的交流也在增强,客观上为引进西方美术代表流派和大师作品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前,过高的借展费往往会加 重交流的负担,从而使得国内美术馆对之望而却步。建交庆祝年的到来,客观上为两国政府层面的文化交流意愿提供了契机,辅以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于财政方面的 支持,更使得西方美术作品的“访华”从梦境走进了现实。

    文化在融合中不断发展,西方大师“访华”对于促进中国美术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人们可以不走出国门,就看到国外大师们的精品力作,满足了人 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许多现场观看过国外大展的观众,都曾这样描述看到“大师”真迹时的感受:看真迹和作品照片的感受完全不同,在真迹面前,你可以感受 到艺术家当时创作作品时的意境。这对于提升自己的艺术欣赏水平,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意义非凡。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文化发展的不断重视,一座座崭新的美术馆拔地而起,客观上为国外“高规格”展览的引进提供了硬件保证。国家经济的高速 增长,国家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建交纪念年的出现为引进国外“高规格”展览提供了机会和便利。人们越来越高的审美眼光和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则是对外文化交流的 发展注入了动力。一件件西方绘画大师作品来到中国,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开放。与西方美术大师故乡的建交庆祝年并非年年有,那么我们又该 如何留住这些大师呢?在未来,让西方美术大师“访华”常态化、规律化,更加值得我们期待。

伊万·柯柳金 未来主义的火车头(该作品于2010年在“未来主义之路”中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来源: 美术报 记者 夏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