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巴蜀民族主要源于氐羌族系,在民族形成的初期,经历着由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的发展演变。先秦时期的巴国国都位于今重庆渝中区。在那里,巴人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古代巴人勇猛善战,其风俗又善舞。巴渝舞是古代巴人在同猛兽及部族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集体武舞,也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战前舞蹈。《华阳国志·巴志》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同书又载:“阆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
巴渝舞在我国古代舞蹈艺术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就是由巴人组成的敢死队,执仗冲锋,前歌后舞,那种慷慨赴死的气势,使敌人“倒戈”,从而取得战争胜利。
对于巴人的勇武和巴渝舞昔日的辉煌,刘邦是十分欣赏的。西汉初年,刘邦在平定三秦时,招募了一批巴人作为前锋。其中最著名的阆中巴人领袖范目率七姓巴人,帮助汉高祖“还定三秦”。在冲锋陷阵中,巴渝舞又起到重要作用,再创新的辉煌。
刘邦命乐工学习和改编了巴人的舞蹈,巴渝舞传入宫廷后,在乐府中正式列为宫廷舞蹈,主要用在宫廷宴会上表演军旅战斗的场面,歌颂帝王功德,是汉代著名群舞。表演时,36名舞者自披盔甲,手持矛、弩箭,口唱巴人的古老战歌,边歌边舞。
汉哀帝废除乐府时,因为这种舞蹈是武乐舞蹈,他认为不可废除,便将它列入雅乐系统。其伴奏乐器以铜鼓为主,配合击磬、摇鼗、抚琴,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台本歌曲》、《行辞本歌曲》等4篇。
对于汉高祖为什么把这种战前舞命名为“巴渝舞”,可谓众说纷纭。董其祥在《巴渝舞源流考》中认为:“重庆北部四川东北部嘉陵江支流渝水(今名流江)一带,居住过少数民族賨人(巴人的一支),或称‘板木盾蛮’,又称‘獠人’,创造了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它发源于巴郡渝水流域,故名为‘巴渝舞’。”晋人郭璞注释“巴渝”时说:“巴西阆中有渝水,獠人居其上,皆刚勇好舞,汉高祖之以平三秦,后使乐府习之因名‘巴渝舞’也。”
巴渝舞的基本形式是“执仗而舞”。“仗”,兵器,“执仗”即执干戈,伴奏则是击鼓。《汉书》载:“巴渝鼓员,三十六人。”这讲的是宫廷燕乐的巴渝舞。而在征伐战场上的巴渝舞,有多少人战斗,就有多少人歌舞。在阵前拼杀者,执干戈大声呼呵,后面伴奏者,则击鼓顿足以增威势,这就是史书所称的“前歌后舞”。
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这样描绘巴渝舞的壮观场面:“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山谷为之荡波。”为了“耀武观兵”,朝廷接待“四夷使者”,也常常表演巴渝舞。
巴渝舞引进宫廷之后,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虽曾数易其名,仍盛演不衰。唐以后,巴渝舞在宫廷中逐渐销声匿迹了,但在民间仍世代传承。历经演变,原始的武舞演变成祭祀性舞蹈和庆典性舞蹈。
留传至今的八仙鼓舞(又名巴象鼓舞)即是巴渝舞的一种表现形式。“八仙鼓”为长柄双面兽皮鼓,鼓面绘有八仙或图腾图案,直径约30至40厘米,鼓柄约1.2米。八仙鼓舞多为10人以上的群舞,适宜广场表演。表演时,演员们一面击鼓,一面呐喊,不断变换队形,浩浩荡荡,威武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