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本期人物
柳亚子 1887-1958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人,我国著名爱国诗人,创办并主持南社。早年跟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后受到共产主义思潮影响,成为国民党左派,因反对蒋介石暴政遭到通缉。建国后,柳亚子曾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8小时工作,8小时自己支配,8小时休息”,是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认可并倡导的科学作息时间。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对我们工作和日常生活影响重大的“8小时工作制”的口号,竟然源自苏州吴江的黎里古镇。在这里,爱国诗人柳亚子成为中国第一批为劳工权利呐喊的革命者之一。1923年5月1日,柳亚子刊登在《新黎里》报上的《劳动纪念特刊宣言》,拉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国劳工争取合理工作时长的抗争。
1923年5月1日
苏州黎里发出劳工宣言,争取8小时工作制
苏州黎里古镇是柳亚子的家乡。1923年,受到“五四”运动影响的柳亚子创办了《新黎里》报社,并出任社长。《新黎里》报为非卖品办了不到三年,共发行80期,其中包括二十期增刊、特刊。说它是一张地方小报不为过,但中国南社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海珉介绍,这张报纸在当时风靡全国,被当时的许多知识分子评价为“明灯”“改革先锋”,是江南一带宣传社会革命的重要舆论阵地。在中国劳工运动史上,地位举足轻重。
1923年3月,南京政府公布《暂行工厂通则》,原则上规定10小时的工作制度。但由于缺乏监督,且该规定仅限于从事危险性工作的工人,遭到了许多工人的强烈不满。此时的柳亚子虽然身处黎里小镇,但苏州工商业的发展以及所见所闻工人各种凄惨的遭遇,深深地刺激着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
位于黎里古镇的柳亚子纪念馆,还保存着一份柳亚子于1923年5月1日亲自撰写的《劳动特刊》。特刊以《劳动纪念特刊宣言》为第一炮,用三篇文章,详细地阐述了火热进行的世界劳工运动,更呼吁广大知识青年加入到为争取8小时工作制度的队伍之中。在《劳动纪念特刊宣言》一文中,柳亚子开篇写道“五月一日,是世界上劳动的兄弟姐妹们一日工作八小时的运动胜利纪念日。在欧美各国,这个问题四五十年前已经成为最大的问题,我们民国,快快努力研究,不要再做时代的落伍者了。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教育八小时,简直是劳动者的最低度要求。世界劳动者和青年为获得这一权利牺牲流血。而我们国家的同胞,简直不知道五一是什么。可怜的劳动者,俯首帖耳过着每日工作十几个小时的非人生活。”
这期《劳动特刊》发行量仅一千份,但发行和传播范围却很广,甚至到了美国和南洋。根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数据显示,“《新黎里》报国外有美国两份,南洋三份,国内,京兆、直隶、山东、陕西、吉林、江苏、上海等十七个省份地区,共有千余份。”据李海珉介绍,这份报纸的主要阅读对象是早起同盟会会员和南社、新南社社员如陈去病、高天梅等。这些人,不仅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更是当时中国新文化运动和社会革新运动的推动者。每月1日、16日,数千张报纸从黎里小镇码头上的一艘小邮船运送到各地后,读者来信便如雪花般飘到黎里。每周二是邮局船只到黎里送信的日子,柳亚子便一个人挎着大篮子,把要寄的信件投出去,把读者的来信取回来。随着报纸影响的扩大,柳亚子每次都能取回几百封信件。谁也不曾想到,这个以种植为主的农业古镇,竟一时间成为了共产主义和劳工运动思想阵地。上海图书馆收藏了近两万封柳亚子来往信件。在1987年出版的《柳亚子先生手札》记录了他当时思想活动的同时,也体现时代风云特点。一些文章中,身为国民党员的柳亚子却以“列宁私淑”自称,“建议每年五月一日,举行以一日工作八小时制度实行为目的的示威运动。”
宣言一出反响强烈
惹怒土豪停报,3年后中国始现8小时工作制
柳亚子以劳动特刊的形式为中国农工发出“不做8小时以外工作”的呼喊,为当时持续进行的工人运动,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据民革中央的一份文件记载:受《新黎里》报影响,当时吴江周边地区“新”字号报刊风起云涌,仅吴江地区就有十一家“新”报纸。“劳动者是神圣,资本家便是盗贼”、“劳农问题,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救国良方”等思想被当地的青年推崇。然而,新思想的流行却惹怒了苏州当地的土豪和一些官员。
在苏州吴江区档案馆,记者看到了几份状告柳亚子为“过激党”的呈文和批复。1923年7月16日,柳亚子的邻乡,芦墟镇陆陛云举报柳亚子诬为“过激党”,告到省里。陆氏是芦墟巨富,当时在吴江不仅拥有良田千亩,且开设米行,平时依仗财势横行乡里,对雇佣的劳工盘剥得十分厉害。听到柳亚子呼吁劳工游行,陆陛云随即写信给江苏省内务部,他写道:“柳亚子及毛啸岑等发起《新黎里》报,鼓吹起劳农、劳工主张,专以煽惑农工各界。特刊劳动,措辞尤为激烈,值此乱机四伏,人心浮动之秋,无不震骇万分!”
在这张告状呈文中,陆陛云写道,工人、农民愚昧无知,一旦受到柳亚子言论的蛊惑,很可能发生罢工,要挟工厂缩短工时,增加薪水,不利于地方治安。内务总长阅读了这份呈文后立刻向时任江苏省长韩国均汇报。于是,《新黎里》报最终因“煽惑农工,野心未已”被停刊。面对土豪的诉告,柳亚子并没有放弃为劳工代言的阵地。他一面动用自己在国民党中的影响寻求复刊,一面请报馆同事乘坐小舟走访吴江18个乡镇,请地方人士联名担保。在众人的努力下,《新黎里》报终于在同年8月1日复刊。
1926年,《新黎里》报因柳亚子赴上海再次停刊。在《新黎里》报诞生的3年中,它始终坚持宣传进步思想,为劳工说话,成为当时江南一带乃至全国的思想启蒙刊物。3年来,在柳亚子等人的呼吁和一浪高过一浪的工人罢工、抗议运动,迫使国民党政府做出部分调整,改善劳工待遇。1926年,广东省政府则首先施行了童工6小时工作制,成年人8小时工作制的《工厂法》。而到了1927年以后,南京国民政府宣布8小时工作制,但仅限于铁路工人。深感辛亥革命不彻底所带来的后患,柳亚子在劳工8小时工作制问题上,从来没有妥协。
建国前,劳工权益被写进《共同纲领》
1949年,柳亚子与毛泽东共度五一
1926年4月底,柳亚子到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届第二次中央会议时,结识了毛泽东。听说毛泽东在湖南领导农民运动,柳亚子十分佩服,此后,多次写诗写信,表达对毛泽东领导的人民革命的支持。
至1948年5月30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发布了《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身处香港的柳亚子看到后十分振奋。将五一劳动节变为现实,正是他努力多年而未成功的。1949年1月,李济深、茅盾、柳亚子等一行30多人从香港回到北平后,参与了当时具有国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的起草工作。《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公私营企业一般实行8小时至10小时的工作时间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宪法性质的文件中,规定了工人的工作时长。
1949年5月1日,北京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五一劳动节。根据档案资料记载,这一天毛泽东特意来到柳亚子所住的颐和园益寿堂。“当天柳亚子着西装,夫人郑佩宜穿旗袍,两位老友在五一节见面,感慨颇多。毛泽东称赞柳亚子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而经历过清朝和民国的柳亚子,对毛泽东敞开心扉,痛斥了腐败政府对人民的盘剥。”在颐和园游船时,毛泽东向这位一直为劳工权益而奔走的诗人坦露了自己的态度:“在国民党统治之下,我总是提醒你不要赤膊上阵。现在是人民的天下,你尽管赤膊上阵,讲话、发表文章都可以!人身安全有保障,我们也会尊重你的意见。”毛泽东一席话让柳亚子很是振奋,两人引经据典,谈笑风生。
1956年6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筑业实行8小时,小礼拜工作制度的规定》,规范了8小时工作制度。199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规定“国家实行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4小时的工作制度。”1994年7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法不但将新工时制度上升为国家法律,同时强调两个“不超过”的工时制度。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休息两天的制度。本期协办单位
苏州市档案馆 吴江区档案馆
本版撰稿
江苏省档案局 袁妍 蔡红
苏州市档案局 沈慧瑛
吴江区档案局 沈卫新 顾晓红
扬子晚报记者 韩飞
鸣谢
中国南社研究中心研究员
柳亚子纪念馆原馆长 李海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