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把河南省兰考县作为他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在兰考调研指导期间指出: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只有一年多,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并指出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央视电视剧频道再次播出了电视剧《焦裕禄》,又一次感动了无数观众,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其意义远远超越了一部作品的本身价值,而是对焦裕禄精神的呼唤。
电视剧《焦裕禄》是一部人物传记片,第一次全景式展现了焦裕禄从少年时期到参加革命,再到解放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锻炼,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最后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积劳成疾,献出年仅42岁生命的全过程。在叙事方法上,虽然展现的是焦裕禄的一生,但并没有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故事从土改期间焦裕禄来到大营当区长开始,而他少年时期的事情都是通过回忆的方式一一展现。这样既避免了流水账叙事,同时通过闪回和插叙不仅能解释焦裕禄性格形成原因,也能挖掘出剧中人物关系的深层次内容。焦裕禄在青少年时代,有着父亲被逼自杀、自己被抓坐牢、当煤矿苦工、逃亡、打长工、参加革命打游击、搞土改、当区长、做团干部等曲折而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历。电视剧通过这些经历真实新鲜而生动的表现,使作品的观赏性大为增强。电视剧还特别描写了焦裕禄在沈阳矿山机械厂工作时“单凭热情,不懂业务、技术,根本不适应现代化的工业生产”的切身认识,描写了他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到大连起重机厂学习,通过刻苦钻研成为“最棒的车间主任”,由“政工科长”到“劳动红旗手”,直至在兰考“除三害”并献出自己生命,对焦裕禄朴实、苦干、忘我、奉献的形象做了详细的刻画。
电视剧《焦裕禄》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突破了“英模题材”“好人好事”的叙事模式,依据事实、依托真实,对人物的本色进行还原。通过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的戏剧冲突,把一个丰满真实的焦裕禄呈现在观众面前。如他走遍兰考县36个大队认识到,风沙、内涝、盐碱这“三害”不除,兰考人民就过不上好日子。因此,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将县里劝阻灾民逃荒的“劝阻办”改为“除三害”办公室,查风口、探水情,带领大家与“三害“作斗争,表现了焦裕禄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在除”三害”的斗争中,当他带领群众辛辛苦苦在沙地上栽下的小苗转眼被风沙摧毁,修好的堤坝被洪水冲垮,劝回的老百姓又外出逃荒,焦裕禄没有放弃,更没气馁,而是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工作中百折不挠的毅力,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3年自然灾害让兰考县雪上加霜,焦裕禄得知已经有27名党员干部因劳累和缺粮而离世,广大兰考县人民急需救灾粮,他在县常委会上,冒着被指责违反国家统购统销粮食政策,乃至有丢乌纱帽的政治风险,决定外出购粮。因为在他看来,若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这不是共产党的干部。焦裕禄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的精神难能可贵。
在情节描写上人物传记片比一般的电视剧似有更大难度。其缘由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前者的情节受到历史事件的制约,而后者则相对“自由”。但无论传记片还是故事片,都不可能违背“情节就是典型性格的历史”(高尔基语)这一普遍规律。在《焦裕禄》剧中编导十分注重情节的发展紧紧围绕人物典型性格的塑造。比如他会拉二胡、会唱戏、会做针线活;在到兰考上任的焦裕禄,来到开封收容站,看望逃荒的兰考难民,他看到身边一位大娘衣着单薄,就脱下自己的棉衣给她披上;出门下乡坚持不坐吉普车而是骑自行车;下乡在百姓家吃饭交钱交粮票;为了不打扰老乡,到了晚上就和随行人员睡在草窝里;焦裕禄曾资助的瓜农喜获丰收,瓜农将几个大西瓜送到他家里表示感谢,他发现后婉言谢绝并把西瓜送回去;儿子看电影收票人知道他是焦书记的儿子后,未买票让他进去,焦书记知道后买票补上;有一天焦裕禄办完事回家得知爱人徐俊雅从县委伙房提水,便批评徐俊雅是剥削行为,最后自己去挑水做饭;县邮电局招工时,女儿焦守凤考上了邮电局话务员。而焦裕禄坚持让女儿去食品厂做临时工,好好补上生产劳动这一课。通过这些典型事例的描写,让人们看到了清正廉洁、可亲可信的焦裕禄,散发着质朴感和亲切感,非常接地气。
电视剧《焦裕禄》把一个可敬、可亲的真实公仆形象还原在观众面前,感染了广大干部群众,以焦裕禄为人生楷模,为民族复兴担当重任汇聚更多正能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1990年7月15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工作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时,“文思萦系”而填写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中说:“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