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上,傅琰东的幻术新作《金玉满堂》 ,为大家呈现了这样一番表演:
傅琰东交代过一缸透明的清水后,把一根吸管探入水中,在水面吹起了一个透明的肥皂泡,接着他伸手从水中捞起了这只泡,将其中一个一碰就碎的水泡变成一只实实在在的“水晶玻璃球” 。他将这只晶莹剔透的圆球浸入水中,湿润了一下,无色的球竟变成了一只金灿灿的桔子!是真的桔子吗?傅琰东抖抖桔上的水,把它一掰两半,咬下一瓣到口中尝尝,好甜!味道不错的桔子!傅琰东放下咬过的半个,发现右手的半个已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只金色的元宝。他再拿起桌上的桔子,撕下一小块桔皮,放进玻璃缸的水中,果皮立即化作一条红色的金鱼,摇头摆尾,欢快畅游。傅琰东再扯下桔梗上的两片叶片,合在掌中,叶片变成了一对翩翩起舞的翅膀——一只蝴蝶从手中飞了出来。啊,生命之水,幻化成球、桔,又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美丽生命!且慢,这些还只是铺垫,真正的惊人变化还没有到来。只见傅琰东拿起最后剩下的桔核——把它作为神奇的种子放进一个方形陶盆内,培进一些土壤,放进身后的玻璃阳光房内。在观者目不转睛地盯视中,奇迹再次发生了:盆内下种处,一株绿色的幼苗竟破土而出,迅速地长高,抽枝,发叶,成为一株小巧而壮硕、圆润而丰满的桔子树。紧接着,无数青实从茂叶中穿涌而出,由绿转黄,由黄渐橙,直至成为金红色小灯笼一般挂满枝头,金玉满堂!傅琰东从树上摘下一枚福桔,请主持人品尝,又从阳光房中搬出陶盆,把满树桔子一枚枚摘下,请观众分享。
这一套魔术物象变化密集,形象含义吉祥,加之老毕的精彩主持和那只蝴蝶的即兴发挥,台下掌声如潮。可是亮丽的表演背后,台上的傅琰东和后台的主创团队却百感交集,他们深切体会到艺术创作过程中无尽的酸甜苦辣。
初创这个节目还是在3年前门头沟石门营山坳中的排练场里,虽然场地小、人员少、经费捉襟见肘,但创造“现代中国风”的构想已经初步形成。我们立志要挖掘传统,寻找一批比较冷僻的、不常见的或濒于失传的民间戏法加以旧瓶新酒式的改造。在这批节目中动手最早的就是《种瓜》 ,因为这个幻术节目历史悠久,远可追溯到两汉时期,可以说是丝绸之路上中西幻术频繁交流的产物。三国时以仙人面目出现的幻术师左慈、徐光等,唐宋时道士韩湘、殷七七等均是表演高手。魏晋南北朝《洛阳伽蓝记》 、 《颜氏家训》等古籍也记载了当时庙会佛事中民间艺人表演此类节目的记载。据记载,当年“快速种出来”的不单是瓜,还有呈现种姜、种枣、种梨等——都是把下种、浇水、出苗、抽蔓、长叶、结瓜的漫长过程浓缩于表演的顷刻之间。
为了强调“现代中国风” 、能够在旧的表演及风格上有所颠覆,我们在继承“植株真实”的传统精华中,提出三个新的追求:一、变化直观,不蒙不盖(传统的植株每变一次都要用席、布遮盖起来) ;二、增加与观众的互动交流(传统的表演中没有观众的参与) ;三、将快速种植和观众物品易位两种魔术合而为一,使整个变化更复杂。
当时我们确立的《种瓜》方案是:向现场观众借一枚戒指,把戒指放入花盆,倒进泥土埋上,再下一粒葫芦籽,不久就可以看到葫芦籽发芽引蔓、爬藤长叶、开花挂果,最后结出了多个小型的绿色葫芦。而在最明显位置的那一只葫芦的细腰上,正套着向观众借来的那只戒指。最后魔术师摘下这只葫芦,拦腰切断,取下戒指,奉还给观众。
这样一种设计中,首先需要攻关的就是如何以实物形态模拟植株的快速生长。为此,我们专门请来了工程师,设计制作了一套内外双螺旋反向旋转槽管,来呈现藤蔓螺旋形向上爬的动作,单这一个设备就花了两万多。我们还设计了一张小桌子,打算把一切机关都集中装置在当中的桌腿里,但是随着藤蔓变大、变茂、开花、结果等等后续的加入,需要的机械部分越来越多,单靠空心小桌腿已容不下这些设备。只好再改方案,把植物生长设计为无土栽培,桌上放一只透明大玻璃瓶,把许多设备转移到空间更大的瓶子夹层中……
一次次修改,一次次推倒重来,不知不觉间,道具已经重复做了多遍,时间也已经过去了两年。同时进行的金鱼排阵《年年有鱼》已上了春晚, 《种瓜》却还有多个难题没有解决。
直至2013年年尾,我们还在为追求植株真实而苦恼。一开始我们是在家里种了许多盆栽的葫芦,根本结不出果来,又走访了一些农户和私家农场,才懂得了地域、节气、管理、技术等等……谈何容易?那么干脆委托农户来种?出再多的钱他们也不愿意,因为要求恰巧在春晚前后提供不同生长期的葫芦植株,根本不可能,季节不对。山重水复又山穷水尽,我们陷入了困境,无比懊恼。
正在我们就要忍痛放弃的当口,柳暗花明。与傅琰东紧密合作的伙伴——北京高校魔术联盟的朋友们,带来新的相关信息,使我们领悟到以上许多难办的环节其实可以换一个思路,即虚实结合,随即一条崭新的现代光学幻术的路子得到大家的认同。青年人接手,干劲十足。大家日以继夜,全身心地投入到节目的再造过程中,终于在2014年元旦后赶出了第一版《种葫芦》节目表演视频,送交央视春晚导演组审看。
虽然视频资料送得晚了一点,但导演组还是表达出强烈的兴趣,指出“节目创意不错,但制作还嫌粗糙,葫芦生长过程的逼真度还不够” ,他们希望我们重新再做一次。可是,他们哪知这是我们花了15万元才做出的一份东西啊!然而,令我们兴奋的是导演组提出一个新建议,最好不用种葫芦,改种桔子,因为桔子形象更喜庆,可以讨“金玉满堂”的口彩。这一建议竟一举解决了“货真价实”的问题,冬天种不出葫芦,可是盆栽的福桔到处都有,这样传统幻术追求“真实”的精华可以保留了。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决定咬咬牙再做一版桔子的,不管赶不赶得上春晚,再努力一把。
最后十来天,简直是在长跑冲刺,无数的高参们在提想法、找漏洞、抠细节,常常从夜晚干到凌晨。傅琰东每天练节目四五个小时,学生们都陪着他,除了帮他“卡活”准备,也在不同的角度观察监测,一遍遍拍下视频寻找问题;工程师及道具制作师傅也全时守候现场,随时检修调整设备。大家都尽到了最大的努力,但制作完成时还是晚了一点,未赶上最后一场审查,只得改在元宵晚会上表演。不过这也没什么遗憾的,毕竟逼出了一个节奏明快的新传统节目。
回顾《金玉满堂》节目的3年创作历程,我时时陷入深思,感觉我们这一代人真的是老了,关门面壁、苦思冥想、靠自己思路创作的方法也落后了,一个开放的、多渠道的、团队合作的、新的魔术创作的时代已经到来。
(傅腾龙 著名魔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