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资讯 >> 正文

大视野 新境界

//m.zimplifyit.com 2014年05月16日09:44 来源:中国作家网 张德祥
 《大转折》总编导张军锋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 《大转折》总编导张军锋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

  历史总是有那么一些关键时间段,决定了其后的历史走向。1947至1949短短3年间,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 转折。65年前的这番巨变,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貌似强大的国民党政府在短短3年间土崩瓦解,而共产党夺取了全国政权。这是为什么?这段历史,将会成为后人 不断解析的对象,成为人们不断叙述的故事。如何叙述,效果大不相同。由张军锋执导完成的文献纪录片《大转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大视野,从大视野 看大转折,别有洞天。

  首先,《大转折》提供了一个国际视野。近代以来,中国已经不再是“天下”的代名词,而成为世界的一部分,中国与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世界潮流 对中国也必然发生影响。因此,看中国的事情就不仅要有内视觉,还应当有外视角。《大转折》聚焦西柏坡,但不局限于一隅,更不是自说自话,而是把镜头拉出 去,由外及里。这是一个创新,编导下了很大功夫,广泛采纳新的研究成果,涉及国际舞台的方方面面。我们看到了对外籍人士的采访,苏联人、美国人,怎么看待 这段历史。对国民党当事人的采访,他们如何认识这段历史等等,这些材料,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看法,给人一种新鲜感,增强了该片的文献性和鲜活感。今天看历 史,就需要有一种世界眼光,从世界看中国,才会有一个客观的坐标定位。

  其次,双线叙事结构,知己知彼,历史演进逻辑更清晰。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国际国内都有较高威望,国民党的军事力量也很强大。国共之间的较量, 实际是力量悬殊的较量。《大转折》从抗战后的局势切入,分别叙述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军事布局以及战略攻守。两条线索平行推进或交叉推进,以对比双方力量 此消彼长。通篇贯穿双线结构,使叙述更客观、更全面、更真实。可贵的是,该片披露了更多的真实细节,比如对担任过国民党党史馆副主任刘维开教授的采访,对 《中华民国史》作者张玉法的采访,对蒋永敬先生的采访等,都提供了有价值的细节解读。这些细节,无形中推进了历史叙述,为历史演进作了生动的注脚,矛盾双 方的攻守易势,就是在一点一滴的细节中完成的。

  更为重要的是,揭示了历史转折的深层原因。一部文献纪录片,不仅仅是讲述历史脉络所然,而在于揭示其所以然。国民党败退台湾,军事上的失败只是 表层现象,原因不在战术层面。开篇第一集《命运之战》高屋建瓴,分别展现了国共两党对中国命运的把握,谁的政治主张更符合历史要求,更切合人民大众的愿 望。第二集《民心向背》主要叙述共产党的土改政策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核心。共产党的土改政策是对人民的一次真正解放,它所唤起的政治力 量就如同是来自于大地的力量一样,磅礴而深厚,该片运用了大量的素材,阐述土改政策带来的民心所向。与此同时,阐述了国民党的土地政策,当年孙中山就提出 平均地权,但国民党执政时期始终没有完成土地革命,总是以“应慎重”、“再研究”拖延,就是不肯付诸行动,其原因就在于国民党政权的阶级基础是大地主、大 资本家。另一方面,国民党的币制改革失败,通过小小邮票的价值变化,可以看出政府腐败的冰山一角,聚敛钱财,盘剥民众,导致国统区民不聊生、民心崩散。 《大转折》的深意是揭示历史为什么会在这里大转折,让历史规律说话。今天看来,仍然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殷鉴不远。

  《大转折》只有六集,简洁而生动,深刻而形象,大视野与小细节相辉映,叙事逻辑与历史规律相统一,是一部回眸历史、启示未来的优秀文献纪录片,也是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好教材。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