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在底层》:高尔基、斯坦尼与模范剧

//m.zimplifyit.com 2014年05月19日10:36 来源:中国艺术报 张悦

话剧《在底层》剧照

  有高尔基的扎实剧作打底,加上斯坦尼体系的理论支撑和其演剧学派的发扬光大,使得《在底层》成为不折不扣的一部模范戏剧。

  高尔基最负盛名的戏剧《在底层》影响了中国话剧近一个世纪,但俄罗斯原版话剧《在底层》此前却从未与中国观众见过面。5月6日至7日,天津大剧 院, 《在底层》这部对中国戏剧舞台、戏剧文学和几代戏剧导演和演员均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俄罗斯经典之作首次造访中国,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丹钦科共同创办的莫斯 科高尔基模范艺术剧院带来了这部原汁原味的剧院保留剧目。可以说,有高尔基的扎实剧作打底,加上斯坦尼体系的理论支撑和其演剧学派的发扬光大,使得《在底 层》成为不折不扣的一部模范戏剧。

  1902年,高尔基写下了《在底层》 ,这是他通过20年的时间观察流浪汉生活的总结,也堪称高尔基戏剧创作的代表作。高尔基说,这个剧本是他20年来对“曾经是人的动物”世界进行观察的结 晶。20世纪初叶,俄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工厂倒闭,农村破败,因失业而饥饿的人们流落到街头。一些投机好利的小市民,便把自己阴暗、潮湿、污秽的地 下室改为“客栈” ,成为这些无家可归的失业游民、流浪汉、小偷和乞丐的栖息所。 《在底层》中所描写的正是这些“客栈”中的人物。同年的12月18日,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亲自担任导演,并扮演了剧中的流浪汉萨京。该剧首演在莫斯科艺术 剧院举行,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底层》讲述的是在一间地下室里寄居着各种身份、不同阶层、现如今沦落到同一种境地的一群人。在视财如命、阴险、伪善的店主米哈伊尔·科斯德 廖夫的盘剥下残喘。店主的妻子——26岁的瓦西里萨心狠手辣、放荡不羁、经常欺凌房客。与28岁的房客瓦西卡·佩佩尔(小偷)私通,她还唆使佩佩尔杀害自 己的丈夫科斯德廖夫。其实佩佩尔真正爱着的是瓦西里萨的妹妹娜塔莎,瓦西里萨因此对妹妹百般虐待。在这些房客当中有心灰意冷失业终日酗酒的大演员;昔日身 穿贵族学院制服、受过良好教育,因盗用公款而锒铛入狱如今身穿破旧囚衣的男爵;原来是熟皮技师(制帽手艺人) ,曾有过“属于他自己的皮革厂”如今嗜赌如命的布勃诺夫;而剧中的警察梅德韦捷夫则整日牢骚满腹,怨恨这使他不安的职业……剧中形形色色的主人公都是极其 典型的“底层人物” ,他们在简陋的小客店里过着寒酸的生活,在无望的生活中寻找着各自人生的出路。

  舞台上呈现了一个简洁而不失寓意的场景,四张上下铺铁架床平行放置在舞台之上,每个角色的床位都如其在原著中的地位一样不分高低,当剧中夜幕降临时,这些衣着相似的底层小人物手舞足蹈地穿梭在冰冷的铁架床间,就如同监狱中的牢房,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凸显了全剧的主题。

  高尔基很钟爱自己的这部作品,他曾在《论剧本》一文中说:“剧本要求每一个登场人物用言语和行动来表现自己,而不用作者的提示。 ” 《在底层》中的语言则准确地反映了不同人物的身份、出身和职业。比如男爵的语言充满了对昔日生活的回忆,他说:“想当年,我早晨一醒来,就在被窝里躺着喝 咖啡,咖啡!而且还加了奶油呢,真的! ”而萨京的语言充满辛辣的讽刺和恶毒的嘲笑,在底层人们中,他是唯一的没有丧失斗争意志的人。高尔基通过他的口说出了许多勇敢有力和揭露性的话。高尔基模 范艺术剧院以继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传统为特色, 《在底层》呈现出大段富含戏剧冲突的对白,演员们从角色本身的处境和情感出发,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和娴熟的配合塑造了一个个真实可信的角色,彰显了一部成熟 的话剧代表作的实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自上演之初即成为影响中国整整一个世纪的现实主义戏剧的经典之作,更成为中国话剧体验派发展中一块尤为重要的基石。早在 1930年夏衍首次译介《底层》后,十几种中文译本自此不断面世, 1946年这部剧又由焦菊隐搬上舞台,震动北平文艺界。其后柯灵将其改变为电影《夜店》 ,由著名导演黄佐临执导。而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也曾将镜头对准了日本江户时代的贫民窟,他1962年拍摄的《在底层》并不是一部低沉的悲剧,却是以滑 稽的喜剧手法表现了贫民窟中这群小人物的悲惨生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