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交流 >> 中外文学交流 >> 正文

“非洲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m.zimplifyit.com 2014年05月23日09:06 来源:中国作家网

  近日,中国首届“非洲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英国、尼日利亚、坦桑尼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刚果(金)、加纳等国和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近百名学者,就非洲文学、非洲语言文化等宏观命题以及阿契贝、斯瓦希里语等具体专题展开交流。

  在大会主题发言中,尼日利亚伊巴丹大学戏剧系前系主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外讲席教授Femi Osofisan肯定了会议对于中非文学文化交流的意义,回顾了北京大学亚非系非洲文学学科建设的历史,并对学科建设寄予殷切的希望。尼日利亚学者Chima Anyadike以“阿契贝和恩古吉的非洲本土语言之争”为题,指出无论是阿契贝运用英语写作还是恩古吉采用非洲本土语言写作,都是试图使非洲文学进入世界文学版图。李永彩以“中国与非洲文学”为题介绍了中国非洲文学研究的历史。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晓萌从多学科的视角,运用文献学、历史学、社会语言学与政治学等方法,深度分析了豪萨语从阿贾米语书写到拉丁化书写的深度原因,分析了语言运用与知识以及权力的关系。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程莹在发言中,梳理了自己在尼日利亚做田野调查、采访作家、调研演出实况的成果,借用流动性概念解读了当代尼日利亚戏剧对日常城市生活体验的挖掘。

  此次国际会议的主旨也在于纪念尼日利亚作家钦努阿·阿契贝。北京大学副教授蒋晖认为阿契贝是“非洲的鲁迅”,阿契贝《神箭》的主题体现了日本学者竹内好提出的“回心与反抗”的概念,而这也是鲁迅作品的特点——以弱小民族为主力创作的反抗的文学。华侨大学杜志卿分析了钦努阿·阿契贝的绝笔作品《曾经有一个国家》,指出尼日利亚战争既是以阿契贝为代表的当代尼日利亚知识分子的巨痛,也是他们在思考其国家和民族命运时无法回避的话题。高文惠从寻找自我属性、仪式的回归与补偿、直面非洲现实三个方面论述了阿契贝的本土表述。

  讨论非洲文学专题时,国内非洲斯瓦希里语文学作品翻译家蔡临祥基于自己的翻译和研究工作,介绍了多位具有代表性的非洲本土作家。颜治强在论文中讨论了英语在非洲的功能、作用和变异。穆宏燕在《循环永生与直线毁灭——简论索因卡死亡〈与国王的侍从〉中的时间观》一文中认为,剧中的对抗大半是形而上的生命轮回,体现了循环时间观和线性时间观的对立,但更体现了非洲的循环时间观——拯救循环时间观,这种非洲智慧是现代人走出现行时间观的一个精神途径。肯尼亚肯尼亚塔大学菲利普·厄扬发表了题为《“杂交性”、象征主义与文本概念阐释与非洲后殖民英语小说》的论文,考察了相关文本中的象征、文本语境及其与“杂交性”的关联。陈梦在《索因卡对非洲传统的反思与超越》的发言中,认为索因卡的作品实现了西方和约鲁巴传统的二重组合和双向超越。闵雪飞分析了米亚·科托小说中文化身份的建构,2014年卡蒙斯文学奖获得者莫桑比克作家米亚·科托的代表作《不眠之地》被选为20世纪非洲大陆最重要的10部小说之一,他的创作力求寻求莫桑比克及非洲大陆的文化身份认同。李臻在发言中试图从库切的《动物的生命》《耻》等文本中解读出库切生态书写的独特性。吴舒琦通过文本细读分析了索因卡笔下的“狄奥尼索斯”——奥贡神的形象,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索因卡的创作观和世界观。

  讨论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斯语部首席播音员陈莲英同与会者分享了几十年来做斯瓦希里语翻译的相关经历。北京大学阎鼓润梳理了国内斯瓦希里语文学研究的现状,认为国内斯语文学目前还处于译介和评论阶段。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非洲语言文学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与会者充分交流了对于国内非洲语言文学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看法,认为目前国内各高校的非洲语言文学领域的师资力量尚不能满足学生对非洲语言文学进行系统学习和研究的要求,需要各高校联合起来,共享现有资源,加强交流合作。

  非洲文学,正在成为国际学界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之一。非洲文学真正蜚声国际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别是80年代至今的20余年间,有4位非洲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1986年尼日利亚的沃莱·索因卡、1988年埃及的纳吉布·马哈福兹、1991年南非的纳丁·戈迪默和2003年南非的库切。这从一个侧面表明,非洲文学已经不能再被看作边缘文学。20世纪中期以来,非洲文学的价值逐渐为世界所认同,国外已建立起颇为丰富和完善的教学机构和研究体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也已经于2009年策划并启动了非洲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步伐。(魏  崴  雅  菲)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