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研究 >> 文学门类研究 >> 正文

网络文学的正能量叙事和文学一脉相承

//m.zimplifyit.com 2014年06月01日09:08 来源:人民日报 黄鸣奋

  阅读提示

  ●文学记录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精神历史,以“正能量”推动民族、国家和时代不断前行,因而值得珍重。网络文学的正能量叙事和文学的优良传统一脉相承

  ●网络文学不应只顺应网络平台的增值冲动、扩容冲动、营利冲动,没有文化作基础,轰动效应很快就会被忘却,热点很快就会冷却

  ●网络文学毕竟是文学,无法摒弃审美表达和价值阐述,且因为技术的应用,这种表达和阐述广为传播。对网络文学所蕴含的“精神能量”,我们不能无视

  网络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的应用。与传统叙事相比,网络文学呈现出从原子叙事到比特(bit,指0和1组成的计算机二进制数位)叙事、从文字叙事到多媒体叙事、从精英叙事到草根叙事、从大叙事到小叙事的变化。有些研究者用视觉化、游戏化、平面化、欲望化等术语概括网络文学叙事的特征,突出它不同于传统文学叙事的“另类”一面。不可否认,在这些叙事因素的作用下,网络文学确实有一定的消极色彩,如追逐时尚、白日梦色彩过重、沉溺于幻想游戏等。但是,它的积极一面也不容忽视。不论是军事小说中的英雄气概,还是武侠小说中的人文思想,不论是历史穿越小说中的民族图强意识,还是科幻冒险小说中的勇敢探索精神,不论是爱情诗篇中的纯真自然,还是职场描写中的敬业态度,不论是博客微博中的成长叙事,还是短信微信中的励志格言,都有激励上进、丰富人生的作用。即使是那些完全架空的玄幻作品,也不是没有正义感、责任感等积极因素在内。

  人类社会中的能量之所以有正负之分,关键是不同的能量对人类文明发展起到的作用大为不同。传统文学之所以值得珍重,很大程度上因为它记录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精神历史,以“正能量”推动着民族、国家、时代不断前行。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学的“正能量”叙事和文学的优良传统一脉相承。认识和弘扬网络文学在价值观建设与传播上的积极作用,无论是对网络文学创作者、接受者还是研究者来说,都非常重要。

  当前,网络文学本身已经形成两个比较明显的分支,一个主要以专业文学网站为依托、以虚构性小说为主流,在商业运作介入之后,才华横溢的写手以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占据了各大文学网站的排行榜;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由公共空间向私人空间的扩展、Web2.0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的普及,非商业性网络文学变成广大手机用户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又形成了以即时通信服务为依托、以非虚构性作品为主的一个分支。后者已经随着短信、微博、微信等的应用而渗透到千家万户,图文并茂,甚至可以结合音频、视频,即写即发,是微叙事的好形式,满足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反映和传达着丰富的人情世态。

  作为深受公众欢迎的一种网络文化,网络文学以上述两个分支为基点,在凝聚社会共识、推进社会交流方面有很多可供挖掘的潜能,可以为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正面作用。

  一方面,对内来说,身处改革和转型的时代,无论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都有取之不尽的素材源泉,反过来,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创作也能为时代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当前的网络文学作者队伍以年轻的“数码土著”为主体,在运用新媒体讲述中国故事方面,有独特的能力与优势。大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不仅和传统民间故事有着天然联系,也具备密切结合当下城市生活、及时反映人们情感的特点,从而可以对现实发声,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

  另一方面,对外来说,依托于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文学,也是网络用户和文学读者形成跨文化印象的一种重要途径。当然,发挥网络文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应当有意识地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对文本接受的影响,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如我们的课本里“阿凡提借锅”的故事就被某些美国孩子误解为阿凡提是贪图小利、不讲信用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其成立是需要具体条件的,那就是相关文学作品所传达的社会经验、所表现的价值观念、所运用的创作技巧和民族元素通过传播能够为其他民族的读者所理解和共享。

  弘扬正能量叙事的关键在于改变商业性垄断格局下的逐利导向。网络文学的特色固然与“网络”本身的特性有关,更来自文学工作者、文学爱好者对网络的创造性应用。运营商所提供的包括聊天室、BBS、贴吧、博客、微博、微信等在内的服务是网络文学生成的起点,技术支持商所提供的各种网页制作软件是网络文学写作的辅助工具,是广大用户将它们变成了文学创作的手段,并借此表达自己的人文关怀。在这一意义上,网络文学不应只是顺应网络平台的增值冲动、扩容冲动、营利冲动,而应当努力在平台上建设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论称之为“赛博世界”,还是“虚拟空间”,这个精神家园都值得关注。

  尽管网络文学更看好轰动效应、热点排行,但如果没有根性的文化作为基础,轰动效应很快就会被忘却,热点很快就会冷却。显然,网络文学不能只是为轰动效应所左右,为小圈子所局限,为碎片所目眩,而要向着文体建构自觉努力,向着世道人心的精神建构自觉努力。传播媒介的进步催生了网络文学,但网络文学毕竟是文学,它无法摒弃审美表达和价值阐述,且因为技术的应用,这种表达和阐述广为传播。对网络文学所蕴含的“精神能量”,我们不能无视。

  (作者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4年05月31日 08 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