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7月25日至8月4日,中国西藏网联合中国侨联、上海侨联及上海华侨基金会共同举办“和美西藏”美术作品付德展览活动,期间将在德国柏林和汉堡举办美术展览、学术讲座、微电影展映以及德国媒体见面会等系列活动。本期艺术长廊将为您讲解建国时期的西藏现代美术发展历程,使您对西藏美术能有更详尽的了解。
建国前期:“边疆”概念
西藏现代美术从古典美术发展而来。由于历史的原因,直至20世纪初,西藏现代美术才与藏族奇僧根敦群培同时降世。其后的百年历程有过艰难曲折、有过长足进步,但发展的方向和轨迹,基本与我国的近、现代历史同步。或可说,西藏现代美术是西藏现代历史足迹的印证,也是这一时代西藏艺术中成就突出的领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作者和作品。西藏现代美术在20世纪大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从20世纪初至50年代初西藏和平解放前夕的孕育期,这一时期的西藏现代美术与根敦群培的探索性艺术人生共命运,并与那一时代中华民族全体的历史遭遇共命运;(2)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的新生期,当时的西藏现代美术以安多强巴为代表,伴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等历史进程逐步成长起来;(3)80年代以后,西藏现代美术紧随改革开放浪潮,迎来了百花齐放的创作繁荣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以藏族美术家为主体的各民族艺术家群体崛起。
20世纪40年代由于抗战的爆发,国民党迁都重庆,大量的文化人到了四川,离藏区非常接近。这时国家意识的抬头,促使文化人关注西藏这个边疆,他们去写生,回来在重庆、成都、上海办边疆画展。从此,“边疆概念”成为1940年代艺术界的核心词之一。
著名艺术家张大千较早在青海接触到藏族。日本军队占领了北平,张大千从重庆去敦煌研究艺术,发现自己传统中国山水画的东西没法用来临摹敦煌壁画,就去塔尔寺拜藏族画家为师,并专门请了5个藏族画师帮他画画。后来,他开始画一些藏族女性,这些作品革除掉了明清仕女画的病态美,回到了唐宋年代的那种雍容华贵。张大干是艺术家个案之一,后来还有吴作人,董希文、吴冠中、叶浅予等人多次深入青藏高原。这个时期,可以说是西藏现代美术起步的一个前奏。其中吴作人的代表作是油画《藏女负水》;叶浅予的国画《藏女舞蹈》则成为他一生的代表作。
建国后期:多民族团结的国家形象
从解放军进藏后的1951年和平解放到1959年西藏平叛,再到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西藏美术也可以称为讴歌式艺术表现期。那个时代标志着一个多民族团结的国家形象的确立。民族题材,特别是西藏题材,成为美术家们讴歌新时代、歌颂新中国最重要的创作素材之一。这些年间边疆地区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就是反映民族团结,西藏美术的关键词也是民族团结。对新中国充满憧憬和希望的美术家们,以欣喜、期待、憧憬的心态与视野来关注西藏这片进入新的历史进程的土地。他们深入西藏各个地区,感受新中国阳光下的新西藏,搜集第一手素材,在激情涌动中创作出了一批表现西藏地区人民新生活新建设新变化以及新的精神面貌的作品。藏族人民翻身做主人的喜悦感、欢快的劳动情景、平和的生活状态成为创作的主要题材。这一时期,在艺术表观的门类上,油画、年画及版画最为活跃。
新中国成立后内地美术家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陆续走进西藏,形成了新中国美术史上第一次青藏高原主题美术的创作高潮。1954年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通车,董希文随慰问解放军代表团到西藏体验生活。这位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享誉全国的油画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曾于1954、1955和1961年先后三次赴西藏深入生活,写生创作。西藏之行让画家亲身感受到西藏的巨大的变化,体会到建设康藏公路的艰难与不易。回京后,他创作了油画《春到西藏》——“杏树下面几个妇女正在干活,然后抬起头来看远处,有车从公路上驶过来,他是想通过这样一种很静的很温和的,甚至很温柔的这么一种情调,让人来体会康藏公路通车以后,带给老百姓的一种实际的温暖,我觉得这是他这幅画很有意思的—点。”董希文女儿董一沙回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