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周作人曾主编"语丝" 鲁迅杂文几乎每期都登

//m.zimplifyit.com 2014年06月10日10:57 来源:中国文化报
《语丝》周刊版样(局部)《语丝》周刊版样(局部)

  新文学运动初期,有四大报纸的文学副刊,曾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四大副刊是《时事新报》的《学灯》、《民国日报》的《觉悟》、《晨报》的《晨报副刊》和《京报》的《京报副刊》。

  《晨报》创刊于1916年8月,每天两大张共8版,第7版刊载文艺作品及学术性文章,称为副刊。1920年7月起,副刊由孙伏园编辑。1921年10月12日,副刊改出4开4版,定名为《晨报副刊》,编辑仍是孙伏园。

  孙伏园,浙江绍兴人,是鲁迅任绍兴师范学堂监督(校长)时的学生。经常在《晨报副刊》上撰稿的有胡适、冰心等,其中又以周作人、鲁迅为最多。由于名家荟萃、内容新鲜,这份副刊深为青年学生所喜爱,晨报的发行量也因此不断上升。《晨报副刊》风行,就渐为人所觊觎。1924年,孙伏园的编辑工作就不大顺手起来。先是周作人记录整理的《徐文长故事》,连载了两期共8则以后,有人摇头了,就只好停止发表。周作人在第8则故事的后面有一篇“说明”,其中写道:“有些道学家及教育家或要对我‘蹙额’,以为这些故事都很粗俗,而且有地方又有点不雅,这个批评未必是不中肯綮,不过我的意思是在‘正经地’介绍老百姓的笑话,我不好替他们代为‘斧政’。他们的粗俗不雅至少还是壮健的,与早熟或老衰的那种病的佻荡不同。”这些话就是针对有人摇头而发的。接着,又发生了孙伏园已经发稿的鲁迅的《我的失恋》被代理总编抽下的事。这位代理总编只是说《我的失恋》“实在要不得”,但又吞吞吐吐地说不清何以“要不得”。孙伏园气不过打了他一巴掌,就辞职了。

  过了几天,孙伏园提出自办刊物,周作人和鲁迅都极为支持。几个人都感到要有一份自己办的能自由说话的刊物了,于是一份4开8版的周刊——《语丝》,就在北京尤其是大学附近出现了。

  《语丝》开办之初,并无周密的筹划,也没有讨论过办刊宗旨。撰稿人都是孙伏园一个个拉来的,并没有组织过什么“语丝社”。《发刊辞》由周作人执笔。这篇短短的《发刊辞》,倒反映了《语丝》开办之初几个热心支持者的心愿,也反映了周作人当时的一些观点。《发刊辞》说:“我们只觉得现在中国的生活太是枯燥,思想界太是沉闷,感到一种不愉快,想说几句话,所以创刊这张小报,作自由发表的地方。”至于办刊的宗旨,也是有的,就是:“我们所想做的只是想冲破一点中国的生活和思想界的昏浊停滞的空气。我们个人的思想尽自不同,但对于一切专断与卑劣之反抗则没有差异。我们这个周刊的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反对专制,主张活跃思想,提倡独立思考,这确是《语丝》的特色。而主张刊物要为美化人们的生活做出贡献,在当时的进步刊物中,可说是独到的见解。这和周作人提倡“美文”的观点是一致的,文章要有艺术性、可读性和娱乐性,是周作人文艺思想中值得注意的一部分。至于刊物的内容,《发刊辞》写道:“周刊上的文字大抵以简短的感想和批评为主,但也兼采文艺创作以及关于文学美术和一般思想的介绍与研究,在得到学者的援助时也要发表学术上的重要论文。”

  发刊后的《语丝》,确如《发刊辞》所说“思想活跃,议论风生”。它以具有丰富社会生活的杂文、散文为主,注意发表民俗学、民间文艺、宗教学方面的文字,还旁及古代史事的考证、外国文学的翻译,等等。周作人、鲁迅、钱玄同的杂文几乎每期都有,思想犀利、文字精练、幽默涉趣,为广大读者所爱读。

  《语丝》办得如此丰富多彩,首功在周作人。编者孙伏园在创办《语丝》不到一个月,就去编《京报副刊》了。虽然他仍兼顾着《语丝》的工作,但大量的编辑工作落到了周作人身上,周作人成了事实上的主编。《语丝》的丰富多彩,正反映了周作人的兴趣广泛。他称自己的学问是杂学,他当编辑,倒是名副其实的杂家。

  《语丝》有一种很好的作风,就是作者、编者、读者是经常通气的,作者、读者的来信和编者的复信,常常刊载出来,而编者的复信常常署名为周作人、岂明、开明(岂明、开明为周作人的笔名——编者注);有时一篇来稿的末尾也会出现“开明案”或“岂明案”。这样,投稿者就都知道周作人其实是事实上的主编。大量的稿件就不断向他寄去。在忙得不可开交之下,周作人在《语丝》第18期上只得刊出一则启事:语丝社草创未久,组织简陋,只有一位朋友(或者应说两位)兼管发稿校对及发行的事务,别无专任编辑的人。有些友人寄稿,叫我转交,我极愿意代收,但外来投稿还请直接寄给社里更为适宜,因为我不是主任的编辑人,虽然帮同看稿原是大家共同的任务。这则启事,无异“此地无银三百两”,反而说明来稿不妨寄给他。但这则启事,也说明了一些情况:语丝社实际上只有一二个人在“兼管”一些编务罢了。来稿“寄给社里”的社,应该是指新潮社。每期《语丝》的刊头下面都印有“地址:北大一院新潮社”。启事中所说的一位或两位兼管发稿、校对、发行的朋友,“一位”是指李小峰,“两位”是加上孙伏园。

  孙伏园是编者,但也要做杂务。他们曾自办发行,到学校门口去卖刊;也搞预订,每期邮寄。有一位订户来信责问收不到刊物,而按他写的地址寄去的刊物却被退回。孙伏园为此特地去查问,原来那是一家商店,订户是新学徒,老职工不知道他的姓名,因而每期刊物都以“无此人”而退回。向老职工说明以后,这位订户就按期收到了,由此可见他们工作的认真负责。

  《语丝》由于内容丰富多彩,加上发行工作的周到,印数不断上升。起初,《语丝》的撰稿者不但没有稿费,而且还要付印刷费,到后来他们已略有盈余,于是大家就把多眨眼而少说话的李小峰尊为“老板”,勒令他把盈余拿出来,每月在饭馆酒家请一回客。再后来,北京大学新潮社发展而成北新书局,李小峰做了真正的老板,《语丝》的编者就有编辑费,投稿者就有稿费。

  《语丝》自创刊后,敢于抨击军阀政府,敢于抨击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文武侵略行径,敢于抨击国民党反动派“清党”暴行,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重视,也必然越来越为军阀政府所注目。1927年10月,《语丝》被查禁,北新书局被查封。

  《语丝》在北京被禁后,李小峰一面忙着善后工作,一面筹划在上海复刊。随后《语丝》于1927年12月17日在上海复刊出版。鲁迅、柔石先后担任编辑,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鲁迅、柔石都是左联成员。《语丝》不可能成为左联机关刊物,出至第5卷第52期,就无疾而终了。

  (倪墨炎。本文选自《叛徒与隐士:周作人》一书,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该书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4年2月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