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武侠剧为何“黯淡了刀光剑影”

//m.zimplifyit.com 2014年06月12日10:04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刘 洋

  少了英雄,多了宫斗;少了技艺,多了特效;少了庄重,多了戏谑……

  武侠剧为何“黯淡了刀光剑影”

    张纪中版“射雕三部曲”之《神雕侠侣》剧照 张纪中版“射雕三部曲”之《神雕侠侣》剧照

  继2014年初新版《天龙八部》播出后,又一轮涉及武侠元素的电视剧热潮即将袭来。古装喜剧《犀利仁师》正在热播,古装仙侠剧《古剑奇谭》在湖南卫视开播,而自2013年8月在浙江横店开机以来便引发网络热议、争议颇大的于正版《神雕侠侣》亦将在后半年于湖南卫视播出。

  相信多数喜欢看古装电视剧尤其是武侠剧的观众常有这样的感慨,那就是近几年来的电视荧屏上,武侠电视剧的一些“优良传统”渐行渐远——叙述焦点少了英雄,多了宫斗;武打场面少了技艺,多了特效;整体风格少了庄重写实,多了戏谑喜剧。当我们回顾武侠电视剧的发展史时,这一感慨恐怕更深。

  武侠电视剧:传统与新变

  武侠电视剧自诞生至今,有传统武侠和新武侠之分。传统武侠电视剧一般来说指由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等重量级武侠小说作家的作品改编的电视剧,从1976年版郑少秋主演的《书剑恩仇录》到1983年版黄日华主演的《射雕英雄传》,以及1995年版古天乐、李若彤主演的《神雕侠侣》等,都曾在国内外引发收视热潮。自20世纪80年代起,香港无线电台在摸索中逐渐打造出渐趋成熟的传统武侠电视剧艺术,也明晰了武侠电视剧的三大审美要素——惊心动魄的武打场面、错综复杂的恩怨情仇、正义与气节并存的英雄人物。

  所谓的传统武侠电视剧,是区别于内地于上世纪90年代之后拍摄的新武侠电视剧而言。内地武侠电视剧自2001年李亚鹏、许晴主演的《笑傲江湖》,2003年胡军、林志颖、高虎主演的《天龙八部》,2006年黄晓明、刘亦菲主演的《神雕侠侣》等作品之后,在具备香港传统武侠电视剧核心审美要素的同时,亦凭借地理和文化、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展示出在拍摄画面、武打技术和演员储备、文化内涵方面的优势,收视亦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渐渐取代了港台武侠剧的独尊地位。

  放眼如今古装剧阵营,英雄争霸和沙场金戈转而成为美人与阴谋的天下。《美人心计》、《甄嬛传》、《穆桂英挂帅》等以女性在深宫内成长蜕变为主的宫斗、宅斗戏和描述女性在官场、战场厮杀为主的古装职场传奇不一而足。武侠剧在数量上锐减,质量上为观众叫好的作品亦寥寥无几。虽然《美人心计》中还有一些短兵相接的武打场景,《穆桂英挂帅》中还能看到较为简易的马上作战,但这些武打场景在镜头要求和制作质量上自然要远逊于专业的武侠电视剧。

  黯淡的刀光和耀眼的美人

  很多观众对武侠小说情节谙熟于心,看由其改编的武侠电视剧都是奔着武打场景来的。近年来的内地武侠电视剧之佼佼者,当数张纪中版本的“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此三剧的制作将舞蹈、武术、特技融为一体,武打场面抹去了血腥恐怖的色彩,侧重对力和美的彰显,主题从传统武侠挟剑复仇的个人恩怨升华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境界,很大程度上扭转了观众论武侠电视剧时独钟港台的情结。而新近拍摄的武侠电视剧在寻求新的突破,呈现出强调特效和感情戏而淡化传统武打场面的趋势。2010年以来播出的武侠电视剧如《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以及《天龙八部》等,武打场景因特效的大量加入而增添玄幻色彩,武打动作编排上也从侧重适合真人表演改变为适合发挥特效处理,从而减少了对武术技艺本身的依赖。

  在武侠电视剧被视作一门艺术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尊重原著、风格雅正、经过多番考究设计而推出的电视剧作品,但若仅作为娱乐式的快餐来消费,我们看到的便是大胆变革情节、改写人物、戏谑搞笑的综艺式电视剧作品,后者的典型如2013年于正版《笑傲江湖》,我们在剧中看到令狐冲感情线的大胆改写、对田伯光个性的别样阐释以及重新定位。

  总的来讲,传统武侠电视剧无论是从播出的数量、武打戏的设定和整体风格的确认,都在随着影视技术的应用和观众审美需求的转换而渐渐转变。黯淡的是快意恩仇、刀光剑影,明晰的是明争暗斗、阴谋诡计。时代审美需求的转变是对武侠电视剧自然冷淡甚至选择性淘汰的主要原因,而这种转换也关系到电视剧艺术本身的内部递变规律。依托于武侠小说的武侠电视剧经过50多年的开拓和研磨,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锻造出丰硕的艺术成果,尽管不敢说是“盛极难继”,后继者想要再出彩也的确是个不小的难题。更何况古装剧的成本高于时代剧,古装武侠剧又因涉及高难度动作、特技处理而难上加难,拍摄武侠电视剧是对导演和整个剧组的巨大挑战。同时,在如今的电视剧传播中,流传着“得大妈者得天下”的说法,“大妈”这个受众群体的一般兴趣点也注定了现实伦理剧或者饰以古装外壳的现实伦理剧的凸显和武侠题材的黯淡。

  武侠电视剧哪里去

  中华传统武术是我们的民族特色,武侠影视剧因有中华武术文化的支撑,向来是中国影视的特色文化产品,譬如漫画产业之于日本、“救世英雄”系列大片之于欧美、青春偶像和家庭纠葛影视之于韩国一样。无论是如《黑客帝国》之类的美国大片还是如《城市猎人》之类的日韩电视剧,在动作部分都在效仿中国武术的武打招式。 不久前斩获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并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时代》杂志年度十佳电影等荣誉的《一代宗师》就几乎摒弃了特效,纯粹靠肢体动作完成的武打成为其亮点。一系列奖项的获得也证明了传统武打技术在今天仍有市场。

  武侠在历代文人的渲染之下,融合了中华武学、医学、禅学、道学、舞蹈、戏曲、音乐等门类,富有民族特色,代表着自由和正义,这一文化符号亦是很有挖掘价值的影视资源。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审美需求在变化,除却有武侠情结的武侠迷之外,呼唤武侠电视剧复归并主导荧屏既不切实际也没有必要,只是电视剧作品除了迎合观众审美,还需要有相当大的主动权来引导、创造审美风尚。因此,对于还在继续拍摄且涉及到武侠因素的古装剧来说,适应当下的审美风尚固然重要,对武侠电视剧已有艺术成果的继承、吸收以及创新,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