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作家水墨 >> 正文

字亦能歌——荆歌书法印象

//m.zimplifyit.com 2014年06月17日14:11 来源:中国作家网 高 非

  窃以为,一个好地方,只有在玩腻了的时候方能感受其真正的妙处。苏州的好,是我第三次去时才体会到的。之前不过是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彼时尚在上海求学,离得虽近,我却更愿意往杭州跑。苏杭虽然并称,可杭州有西湖、龙井、虎跑、九溪十八涧……一切的好都摊在面前,还不收门票。苏州呢?园林固然精致,倒像个空壳子。那都是大户人家住的地方,“信有山林在市城”原为主人的追求,可现在人去屋空,时时充斥着市井喧哗,去了扫兴也是意料之中。第三次去,本不是为旅游,勾留多日也未去什么景点。只是住处离平江路颇近,没事便在那一带溜达,几天下来,倒咂摸出些味道。原来苏州的好,只在从容二字——里弄边择菜的老阿姨,面馆里坐等头汤面的本地食客,斑驳老墙后偶尔探头看一下游客又退回去的主人,还有墙头晒太阳懒得理人的猫儿……时间令这里的人和物有着一股置身事外的闲散和自得,仿佛上了一层淡淡的包浆,透着些贵气。如果说去杭州是去看景,去苏州倒像是去看人了。就像过云楼里的古书,遇到了,便只有恭恭敬敬拜读的份儿。这气息,没个几百年的窖藏是出不来的,外人要是没有三代教养,也是学不会的。这次旅行,让我在这样的气息里微醺了一回。话说回来,此行还有一大收获,便是遇到了荆歌的字。

  那是在谢峰的宝丰堂画廊,我与主人因网络结缘,本为看印而去,闲谈间无意瞥见墙头挂着的一幅书法小品,内容是作家流沙河撰的对子“偶有文章娱小我,独无兴趣见大人”,内容诙谐,字则文气十足,让人过目难忘。听主人介绍,写字的人也是作家,名叫荆歌。我向来对文人书法情有独钟,这让我对作品愈发感兴趣了。作家是离写字最近的职业,写一笔好字理所当然,远了不说,近代以来,鲁迅、周作人、郁达夫都是不世出的高手。可是现代人对毛笔毕竟有些生疏了,当代作家能真正写出字中三味的实在不多,我的家乡出了一个贾平凹,字如其人,浑朴不雕。韩羽文章好,写字亦妙,可他的第一身份是画家。荆歌呢,他是作家,也是我此行遇到的第一笔好字,这真是意外的惊喜。看他的字,线条柔韧,有一些糯糯的感觉,穿插布白别具匠心,字字都有些舞之蹈之的随意,却不逾矩。这幅字足足让我盯了半个钟头,终于打动了主人,让我请回家去。字是连框装裱的,抱着半大不小的镜框,我从苏州到上海,再从上海回西安,一路颠簸,抱着镜框生怕碎了。到家拆封,完好无瑕,满室生辉,心也敞亮了。

  说实话,我读小说不多,此前对荆歌这个名字还很陌生。爱屋及乌,回家后便在网上购得他的作品集若干,闲时品读。荆歌的文笔很幽默,严格地说是黑色幽默。读他的小说,不时便会发笑,但想到背后的主题,却不禁让人脊背一凉。这样的风格,与他的童年经历渊源颇深。他在作品中几次提到他的父亲,从对立到释然,性格强势的父亲在他心中烙下了深沉的印记,使他的作品多少都带有一点悲剧色彩,但又被他以调侃的口吻轻松带过。父亲也曾要求荆歌练字,也许并不情愿,但毕竟让他有了童子功,并让书法这粒种子在他中年以后开枝散叶。荆歌喜欢沈曾植、周作人,沈曾植的字腾挪绞转,赋予了荆歌书法以骨力;而周作人的字散淡空阔,则暗示了荆歌书法的格调取向。贾平凹如石块木疙瘩垒出的字只能出在北方,而荆歌荡漾如柳枝的字也只能出在南方。荆歌的字,线条摇曳,润含春雨,有些苏州人的调调。闲散、幽默,其实暗藏性情,鼓努横撑的撇捺,写出了他的倔强。荆歌好搜集老物件,甚至专门写过《文玩杂说》,一一品评自己的收藏,这些物件虽然未必贵重,但都透着岁月的宝光,这让荆歌颇为自得,也让他书法的线条厚重起来。他也常常在自己的藏品上题识,请名家镌刻,让文玩的内涵丰富起来。兴趣渐广,近年他写小说少了,但偶尔为之的作品总会穿插新的内容,这些枝蔓的细节多来自他写字和收藏的体悟。常说玩物丧志,而荆歌又何尝不是玩物养志呢?写字,其实是最怕职业化的,往往一认真,便越写越呆,越写越死。荆歌写字,是有些游戏的心态的。同一内容,他并不像书法家那样害怕自我重复,反而一写再写,穷尽各种形式。他爱写苦茶庵的五十自寿诗,大约也是自己的心境自况。他的字像沉香,浓郁却不激烈,所以他写心经,无比契合。这些内容我见他写过多次,却因他轻松的心态,没把字写出壳来,始终看着舒服亲切,并不觉得雷同乏味。看他在竹刻、木雕、扇面、紫砂上的留痕,更是一种享受。大概对他来说,写字真的只是一个过程,材质、内容都不重要。像春风,留给水面一个痕迹;亦或是鸟鸣,留给空谷回音。写的都是自己的情绪,留下的只是个过程。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如果字也能歌唱,那么我愿意听荆歌的毛笔在纸上婉转抑扬。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