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少儿 >> 阅读偶记 >> 正文
最早知道新海诚,就是通过《秒速五厘米》。
天空、云、寂寞的城市,以及飘散在城市角落的细碎的情绪,这些片段组成了新海诚的电影——是的,是电影。与动画片相比,新海诚的作品更像实拍电影。说得更准确点,是更像MV。其中有大量的静止画面,大段旁白,还有根据音乐节奏的快速剪辑。
人的生命有多长?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可以走多近?青春期的渴望和悸动,或许是许多人一生难忘的回忆。影片分三个小故事进行展开,选取了主人公从少年一直到成人的3个片段。故事其实没太多可说,转学、离别、相互支持度过青春期、约定……当然,也包括长大后的麻木和遗忘。
这些情绪和类似的情节在许多电影、动画片和青春文学中都出现过。从故事上说,其实并没有新意,但新海诚的优势是画面。“画得像照片”本是违背绘 画规律的一件事,但在工业流水线中,快速地画出像照片一样的背景,配合音乐和镜头切换,倒也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有距离的代入感——“像”照片而不“是”照 片,反而产生另外一种梦幻感。
曾经有人抱怨,说新海诚的影片不像动画,更像幻灯片。人物运动太少,大量的静帧连续播放,总给人偷工减料的嫌疑。先避开这个争议不谈,新海诚对 节奏的控制毕竟可圈可点。节奏是一部影片的灵魂。我有一个观点,那就是电影/动画引人注目的地方既不是镜头,也不是角色表演,更不是画面。能够吸引人往下 看而不转台不离场的,应该是节奏。对商业电影而言,还要再加上一点,就是叙事。
因此,虽然人物不运动,镜头不运动,但新海诚的影片就是可以抓住观众的情绪,迅速地令人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作为贯穿三部分影片的男主角, 贵树的情绪从男孩时开始,对明里细腻敏感;到少年时已经想不起梦中人(明里)的模样,并独自写着没有收件人的短信;再到成年时对工作和恋爱对象的麻木…… 这部影片从头到尾,从内到外都是写实的。这种写实不仅仅体现在叙事上:影调上的写实,影片角色造型和场景空间上的写实,人物表演上的写实……
然而,写实并不是照抄,而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拣选。例如第二部分《宇宙人》中在田野上的场景。火箭发射的巨大场面,作为写实生活中的特殊时刻,令这一部分的故事有了重要的转折。女孩期望向贵树表白,但是又犹豫不决,终于紧张地哭起来……这时,火箭升空了。
用带点梦幻色彩的写实手法来对生活的周遭进行诠释,这是我非常喜欢的风格。因为“写实”是一切的基础,没有“写实”的幻想就是没有根基的、不具备生命力的想象。
《秒速五厘米》的结尾也如此“写实”。男女主人公最终没有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而是渐行渐远。网上一位朋友的短评我很同意:“那又如何呢,人不就是应该活在当下把握好身边的幸福吗?那些年少时的执著总会随着时间放下。这不是一种抛弃,而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