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人物 >> 正文

李耀林:艺术家要有美学思想

//m.zimplifyit.com 2014年06月23日10:57 来源:中国文化报
山间新路(国画) 90×97厘米 李耀林山间新路(国画) 90×97厘米 李耀林

  人物名片

  李耀林,1959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绘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北京晚报》艺术总监。

  按着事先短信告知的行车路线图,七拐八拐,终于在东北五环外的318国际艺术园找到李耀林的工作室。318国际艺术园,矗立着几十间形制规模相仿的大房子,像学校教室,也像工厂车间。一排三四家,一列七八户,井然有序,给人以联排别墅的感觉。

  “三四年前,有个俄罗斯的雕塑家搬走了,我就进来了。”站在这间高达六七米、长宽各十来米的房子里,李耀林的话音没有阻碍地传向四方,时值一天中光线最强烈的时段,但洒落在悬挂作品的墙面上的光线却很柔和。

  画室的外侧是会客的地方,呼呼的风扇取代了空调,吹来自然风。墙面上除了一两幅他自己的作品,还挂着几张造型独特的面具。“那是我去肯尼亚时,从当地人手中淘来的,不是工艺品,我喜欢自然的东西。”说起房间内的各种摆设,李耀林兴致颇高,“无论大小,每一件都有自己的来路”。

  这让人想起一进门看到的一片杂草丛生、荒芜了很久的园子。不像很多人有块地就栽花植树、种菜种瓜,李耀林没这个闲心,他说“要的就是野趣”。

  在城里,他是《北京晚报》的艺术总监,在这里,他觉得自己就是个画画的。刚刚上过色的山涧瀑布图还未题款,旁边还有两幅,一幅是《巍峨群峰云相依》,一幅是《春江游》。“这些都是最近画的,给藏家的。”李耀林说他的画大致有三类,一类是自己想画和要画的,另两类是为各种文化机构和收藏家定制。

  画家李耀林一天的生活是这样的:早晨七八点起来,九点以前开始工作,一直画到十二点,小憩一会,下午两点到六点,一直画到光线不大好便搁笔。“一天六到八个小时。”他说。虽时值世界杯,但更让他感兴趣的却是拳击,他很享受拳击所带来的那种短时间内积聚和爆发的力量感。虽然和画画没有直接联系,但从他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对于一个画家而言激情的重要性。

  红砖,绿树,花香,还有蝉鸣。的确,悠长的蝉鸣让夏天更像一个夏天。这或许就是李耀林来到这里的原因。

  美术文化周刊:你曾从事美术编辑工作,这段经历对绘画创作有何影响?

  李耀林:我大学一毕业就在报社工作,也一直在搞艺术创作。从事传媒工作对一个画家来说,有两个好处是职业画家或者院校画家不可能有的。一是能让人以更加宽阔、立体的角度来观察社会、时代和文化艺术,这是仅仅研究艺术这一单独门类的人很难体会到的;二是让我有机会也有条件从国内外艺术界的不同层面、各个流派来观察艺术的发展,从纵向横向来感受艺术的潮流和走向,这些对后期的创作会有很大帮助。

  美术文化周刊:你的大型作品不少,为什么热衷画大画,画大画难处何在?

  李耀林:大型的艺术作品对艺术家是种考验。在我看来,大画应该反映民族和时代精神、特有的文化和审美思想、博大的人文情怀,简而言之就是要有正气、大气、豪迈之气。考验有两个方面,一是心灵和精神的考验,如何把一个小景放大,画出大气象来,需要画家内在的积累;另一个是实践上的考验,因为在画大画的过程中,画家是看不到作品全貌的,创作的经验会让画家虽处于画面的局部,但知道这个局部在整个画面中的位置。现在流行画大画,但要想表现好,是需要下很大功夫的。

  美术文化周刊:吴冠中先生对你的影响在哪些方面?

  李耀林:影响不在画画本身,而在美学思想。我觉得他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他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画家,说他是美术教育家也可以,更重要的他是一个有美学思想的艺术家,这是非常难得的。他的美学思想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他有自己观察时代、生活、文化和艺术独到的见解,有自己的体系和审美架构,这些都影响到了他的创作;二是一个有美学思想的人在纷繁的世界里要抓住最关键、最有价值的东西,就会舍弃很多,从而确定什么能成为所要表现的艺术主题、语言和样式。他给我的影响是,一个艺术家有无美学思想,有无艺术的判断、认识和理解能力,比画画更重要。

  美术文化周刊:你将目光投注云贵、川藏等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基于何因?

  李耀林: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不管是大都市还是小城镇,建筑的风格语言、生活的样式、穿的服装等已经越来越接近,个性特点越来越少。这对于从事绘画艺术,尤其是以风景、民居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主题的创作来说,是非常遗憾的事情,因为很难再找到有独立个性、独特文化价值的东西,所以只能向更偏远的地方去寻找那些还存留的原生态的东西,也就是生活中最原初、最质朴、最高级的美的部分 。

  美术文化周刊:选择画民居,想表达什么?

  李耀林:我画这些是因为我很喜欢建筑。建筑作为我绘画里的重要主题,主要集中在民居,西北的窑洞、南方的吊脚楼、江浙一带民居的白墙黑瓦,都是我描绘过的。我认为,建筑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审美趣味和建造能力的综合体现,这一切构成了这个民族或国家大体量造型艺术审美的风格特点。建筑是人类的历史和生活,承载着整个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我画建筑,最终画的是人,人的情感和生活。

  美术文化周刊:游历对创作有多大影响?

  李耀林:一个艺术家不管画什么,离开生活是没有办法让作品具备感染力和穿透力的。以风景为主题创作,需要长期深入到国内外采风,说是采风,不如叫采矿,就是把大自然当中美的矿石采集起来,经过发掘、冶炼、锻造,最后创造出一个有感染力、穿透力,有文化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画家要有计划、有阶段地到大自然、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去采集能够成为艺术品的素材,再来画画。

  美术文化周刊:你为何爱写创作随笔?

  李耀林:我觉得在绘画过程里,所思考、发现和总结的很多问题,是在画作里表达不出来的,所以在用画笔创作之外,还用非常理性的文字记录下艺术创作的历程。历史上很多艺术家都有这样的文字存留,通过这些文字,能够把自己的艺术生活、对艺术的观察和理解以及所面临的研究和创作的问题,通过文字记录下来。记者 梁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