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艺苑 >> 正文

盛鸣之画 如见其人

//m.zimplifyit.com 2014年06月23日11: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魏广君
 一生好入名山游(国画)  2014年 盛鸣 一生好入名山游(国画) 2014年 盛鸣

  尽管现当代绘画在风格流传、技法变革中百转千回,可我还是钟情那些有内涵、有深度、经得起推敲和品读的佳作。盛鸣老兄的水墨,就是我看重的这一类。

  我与盛鸣在中国国家画院共事良久,知他一向性简而情深,一如其画。前日又见他一批精彩的小品画,虽然都在盈尺之间,却有磅礴恣肆的大气象,咫尺之间而气韵万千。墨色泼洒里透出淋漓元气,笔墨精道而清新自如,淡墨厚积,浓墨薄发,画面虽小,却至大至刚,日益彰显大开合、大转折、大气象而饱满厚重、充满庙堂气息的大风格。

  近年来,盛鸣的作品风格愈来愈走向独立,这种独立基于一种对审美追求的自信,同时也表现出其绘画语言的日趋成熟。

  他一向淡泊宁静,清新自远,追求平淡质朴,于当今之画坛鲜见。而在这种生活美学的价值追求指引下,盛鸣在绘画语言上宁纯勿杂,所以,我们在他的作品中,不仅见到笔墨之精湛,也见到了文人画之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摒弃华艳、返璞归真。这是盛鸣兄所着力追求的境界,也是他生活里最本真的面目。于当今之画坛,殊为难得。

  南北朝时宗炳曾讲:“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近代张大千也曾说“小品应有大寄托”。观盛鸣的小品,乃知画中即有真性情。其笔墨宽厚,平淡冲和,往往得于一时兴会,寸笔之意可见万里之遥,行笔或挥洒自如,或精细如微,写景或小而见大,或微中千里,形寓象外,趣出法上,在漫不经心处而显神韵,极见功夫。达此境界,实非多年磨练,不可臻此天地。

  今人多追画,往往求大者,每每以平尺计之。殊不知画见真趣者,乃为上品。小品画虽小,但善者往往见微知著、趣味隽永、韵味无穷。这其实就是因为小品画实乃知识学养与人性品格之显现,是心灵的境界。小中见大,方知绘事所寓,乃为筋骨、心性与气节所养。生活中,盛鸣幽默沉着,宽以待人,一如其画,平淡纯真,于清朗敦厚中蕴显真趣。

  虽如此,但在艺术追求上,他从不讳言自己的喜好,他反对繁缛的雕琢做作,不能容忍任何装腔作势的矫饰,甚至以绘事之单纯而顽强抵制。我想,这种追求源自其对自身艺术价值观的坚强自信。他强调作画必须高度投入,伏案须有敬畏之心,挂墙须有仰视之态。我理解,这种敬畏乃是一种对生命的坦诚,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坦诚,才可能生出坦荡的心胸和观者的共鸣,顺逆自如,荣辱不惊。

  因此,细观其画,常可见其擅长使用破墨法,浓墨明快响亮、淡墨厚重高洁,无论墨迹浓、淡、干、湿,都能在其中生出无穷的水墨层次。再仔细瞧,也可见画中浓墨边缘处常有淡墨溢出,使人常觉有一种虚和的影调感,这为画面更增一分生动的气韵。这其实源于他遍历中外名山大川,早将奇绝的山水化作了平实的心境,又以平实的心境生成厚重的墨华,其间曲折,非深于体察者不能尽知。

  观盛鸣兄之作,如见其人。造型简又意象鲜活,透射出越过时光,越过物象,进而到达“忘怀”之境,让人顿生归去来兮之感。其审美内蕴着人格自觉和逍遥之精神,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思,也是盛鸣兄以己为镜的心照。叹之:盛鸣之画,宜乎盛名。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