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交流 >> 中外文学交流 >> 正文
顾彬
黎遥
方方
“除了王蒙、张承志、杨炼等人,很少有中国作家擅长朗诵。”日前,一向语出惊人的汉学家顾彬又对中国文学圈提出批评。
记者欧阳春艳
前不久,他在北京一所高校讲完课,用德语朗读了一遍自己创作的诗歌《在香山》。然后他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谈到了对中国作家朗诵水准的不满意。准 确地说,他是在批评。他提到余华,在波恩大学,余华受邀朗诵自己的作品,但他拒绝站在讲台前,想让他的德文翻译朗诵。顾彬再三邀请,结果余华的朗诵“没有 味道,没有意思”。
今年以来,国内很多文学活动,都采用了朗读的形式。上周日,捷克著名作家博胡米·赫拉巴尔诞辰一百周年,在北京蓬蒿剧场咖啡馆,举办了一场赫拉巴尔作品朗读会;今年4月,为纪念马尔克斯逝世,北京、上海、杭州三地举办的接力诵读会,也在全国颇有反响。
目前国内的小说诵读会,朗读的内容绝大多是外国文学作品,参与者也大多是普通读者。中国作家对于朗诵自己的作品,确实如顾彬所说,颇为羞涩。去 年,华中科技大学邀请著名作家韩少功和格非来汉讲学,在一个沙龙上,一些热心读者朗诵了两位作家的代表作。没想到,这令他们颇为不好意思:“很少听到有人 朗诵我们的作品,包括我们也不太会朗诵自己的作品,甚至有点儿难为情。”
作家方方:中国作家正在慢慢习惯朗读
记者欧阳春艳
对于顾彬评论中国作家不会朗读,省作协主席、作家方方昨日表示比较赞同这个观点,不过她说:“我去过德国,他们确实很喜欢在文学活动中进行朗诵,我觉得这是他们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但也不是每个德国作家都擅长朗诵,有人念得好,有人念得真不好。”
2008年,方方在自己创办的“Women爱读书会”上,首度公开朗诵了爱情诗,此事还被媒体报道过。方方向本报记者坦陈:“我一向不善于表达情感,习惯用嘲笑、调侃的态度视之。到现在,让我在公开场合朗诵,我仍然有些不适应。”
方方认为,或许是民族性格使然,中国人大多不习惯在公共场合朗诵,但中国的全民朗诵习惯也不能叫没有,“比如红军在长征路上,也还朗诵诗歌呢”。“只不过,以前国内的文学专业活动不多,作家们没有公开朗读的习惯,这跟国外确实有差别。”方方说。
在自己最近组织的很多文学活动中,方方有意加大了朗诵的比例:“与生涩的对话沙龙相比,让作家和读者一起朗诵文学作品,这是一种最简单、最易懂、最易普及的文学活动。包括我在内的中国作家们,也在慢慢习惯朗读。”
出版人黎遥:白话文读起来不对劲
记者欧阳春艳
昨日,新经典文化公司外国文学部总编辑黎遥告诉记者:“大家会越来越认识到朗诵是阅读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分享式的阅读,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文学活动中,比如接下来我们还可能会举办智利诗人聂鲁达的朗诵会。”
黎遥所在的新经典文化,是马尔克斯、门罗、村上春树等众多世界文坛大腕中译本作品的出版商。黎遥因此在文学圈内有很多作家朋友,他告诉记者: “私下我们也交流过,为什么除了表演性质的朗诵,大家现在都不太习惯朗读自己或者别人的作品?我们的结论是,或者这是汉语变化使然,比如白话文学作品音律 感觉差,读起来不对劲。”
“且不说极具韵律美的唐诗宋词,就连六朝时期的骈文,那也是极为适合口语朗读的。”黎遥认为,随着白话文的普及,汉语的韵律之美弱化了,这也是很多中国作家不愿意朗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社会经济文化总在发展之中,我觉得朗读会很快在中国文学圈再度普及起来。”黎遥说,“默读、朗读、接力阅读,即使是同一本书,大家也会越来越倾向于用更多的方式去阅读,从中寻找文学之美。”
朗诵会是造就大众的诗歌现场
【延伸】
于坚
汉语本来是一种音乐性的语言。在数千年中以诗为主流的音韵美化中,汉语的音乐性越来越浓重。
汉语中的四声平仄和轻声,就像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它令汉语富于音乐性。平仄使得没有音乐性的汉语不存在。平仄的律化、正声规范了汉语的音乐性,但也束缚了汉语的自由旋律。
白话诗放弃了律化,反而解放了汉语的原始音乐性。诗歌并没有失去音乐性,反而更丰富了。
传媒已经比诗经时代大为进步,印刷技术的普及使朗朗上口、易于背诵、传诵不再是诗的主功能之一。新诗的声音来自个人,它的节奏、旋律是私人声音的蓝调、布鲁斯式的即兴。
在现代,读者可以通过印刷品来读诗。每次阅读都是一次性的。因为音视频、书籍不会消失,读者可以无数次地消费它,而不必通过背诵来拥有。
诗朗诵会是现代诗传播的一种形式。印刷品是无声的,朗诵会令作者的真声能够被读者听到。印刷品是沉默的,朗诵会可以将诗的声音重现于公共空间。作者与读者同在现场。
早期的新诗朗诵也导致声音的暴力。自从文字出现后,汉语就不仅仅是声音了。现代流行的朗诵取消了字,字与声音分裂。使诗成为从音退回声。固然能够使诗情绪化、感性化、口语化,但也使诗简单化、口号化、标语化、广告化、宣传化。
电子屏幕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诗的传播手段,它仿佛为现代巫术而出现。作者可以念更为复杂的诗,字与声音不再分离。朗诵会的目的是让听众听到作者的“郑声”,而不是用规范的声音去统治作品。
(本文摘自于坚《谈诗的制度》,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