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普通士兵的长征史诗——电视剧《十送红军》观后(范咏戈)

//m.zimplifyit.com 2014年07月02日09:43 来源:中国作家网 范咏戈

  《十送红军》无论是作为一部纪念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的献礼剧,还是作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书写“中国梦”主题的推荐剧,以及作为一家民营影 视公司打造的具有国家记忆的主旋律剧……它在制播上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但是也许这些并不重要,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是它在创作上给形成了某种定势的主旋律剧 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新的启发。它在红军统帅部组织大的战役和党内左、右倾的路线斗争这些大的真实的历史事件下,用小人物和人性的视角解读了红军长征何以 能够胜利以及中国革命何以能够胜利,着力创作了一部普通士兵的长征史诗。说它是一次深入开掘了长征题材,成功地借用和改写红色资源的创作是不过分的。

  《十送红军》和已有长征剧最大的不同,首先是视角下移,把镜头对准了普通士兵。历史正是这样书写的。长征途中,从中央苏区出发的将近9万中央红 军到延安仅剩下8000余人。红四方面军出发时也有8万人,到陕北仅剩3万人。牺牲、失联在长征路上的基本上都是团以下的最普通的干部战士,他们是长征史 诗的真正主角。看《十送红军》,使笔者想起遍布俄罗斯各地的卫国战争无名烈士墓,无处不在的无名烈士墓燃着不熄的长明灯(火)。历史最容易却最不应该忘记 那些无名烈士和英雄。《十送红军》中,钟石发、张二光、贺坚、老憨、十一斤、戴澜、李复生、高福星、沙奎……这些形象都具有符合历史真实的规定身份,如有 从苏联学成归来的“海归”,不时地还说着俄语;也有的是江西农民出身土生土长的战士。这些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命运不同的区别,反映了普通战士形象的多样 性和精神力量的丰富性,在近年来的电视剧,特别是长征题材电视剧中是少有的,所以可以称《十送红军》是“小人物的长征史诗”。

  与此相关,《十送红军》在“战壕真实”上有创新。作为一部战争长剧,它拍了许多残酷的战斗场面,画面上“炸点”连连,血肉横飞。一度,我们的战 争剧的战场要么拍得很“卫生”,要么很儿戏,这并不真实。《十送红军》与其说是在拍摄上下了功夫,比如用电影手法拍摄,有的场面有将近800多位演员,不 如说是在创作理念上的创新。它是一次从“战役真实”过渡到“战壕真实”的创作。我们经常称道的前苏联战争题材创作达到的高度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老一代战 争题材作家写出像《日日夜夜》《东线》《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这种长篇巨制,采用统帅部的视角。到了第二代作家,也就是所谓卫国战争时那些“少尉们”即基层 连排干部成为作家后,着重以士兵的眼光(战壕的角度)反映战争,称之为“战壕真实”派。其代表人物有邦达列夫、瓦西里耶夫等等。《十送红军》在完成着这一 创作接力。作为一部区别于领袖史诗的战士史诗,很可贵的是这部剧充沛的史诗创作的元素,在创作中达到了大“实”中不忘大“虚”,能够在虚实相间中形成自己 的叙事风格和艺术空间,在道是无情却有情中调节了节奏。惨烈的战斗场面是“大实”,但在这之中也有“大虚”。正所谓“血浓于水”、“艺浓于史”,同时也体 现了“艺溶于史”。尤其是贺坚和小桃在一场决死的战斗中逃到了教堂,两个人都面临着死亡得威胁,却在教堂中“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婚礼——贺坚用滴着血的手 在小桃的手上画出一个戒指。“婚礼”后引爆身上的炸药和敌人同归于尽。沙奎和徐护士一伙人在草地逃生后,跳起一段浪漫的红军舞。那个叫管马的战士临死前与 野鼠“对话”,让它把他的心愿带给战友们。李复生给戴澜刮骨取弹片的时候,还给她朗诵诗等等。这些,都属于大“实”中的大“虚”。

  《十送红军》采取士兵视角,也是为了对准青年观众,因此它努力于故事形态的创新。选择长征中的十大事件,用十个故事、十个人物、十送的形式形成 了它的“故事形态”。一张战士们和毛泽东的合影,击鼓传花式地串起故事。有人说这是美剧和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杂糅。笔者感觉,只要能够形成特殊的叙事形 态,就是一种创新。“混搭”即创新。当然,创新不应仅仅理解为形式。可以借用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话来解读它的非形式的意义内容。剧中,所有主人公谈论 最多的就是“死”,但却不是宿命,而是在地狱的边界传递信念和光明。剧作以此对长征精神进行新的开掘,有效地消除了长征题材电视剧的审美疲劳。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