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人物访谈 >> 正文
2012年《民族文学》在呼市举办“重点作品改稿班”的时候,就听黄土路说过,未来可能要接手一个新杂志——《南方文学》。后来一直没什么消息,直到最近,“南方文学”突然成了作家朋友们津津乐道的热词,忍不住上网查阅了《南方文学》近两年的封面和目录,发现从2013年9-10合刊开始,这本刊物变得越来越文学了,有了很吸引人的专题性策划,到了第6期,不论是刊物的栏目设置还是内容形式,都变得愈发大气,不禁激起了对“作家办刊”的好奇,特约黄土路做此访谈。
《民族文学》小编安殿荣(以下简称安):您好,最想问您的其实是关于勇气的问题,对于一本在文学圈知名度并不高的刊物,是什么让您有勇气去接手,您的信心又来自哪里?
作家兼办刊人黄土路(以下简称黄):我之前在文学杂志工作了十年,到第十年的时候突然变得很闲了:原来的刊物突然改变了办刊方向,这违背了当初我参与这个杂志的初衷。所以我动了离开的念头。刚好这时候《南方文学》杂志通过朋友找到我,问我是否有意到《南方文学》杂志工作?我心里立即对这个杂志进行了评估。比如,这个刊物虽然没有名气,但也没有什么不良的影响;比如刊名,还好,没有太多的地域限制。我甚至乐观地想起美国的南方文学,想起福克纳,地球的南方澳大利亚,这么胡思乱想,竟然感觉到“南方文学”几个字蕴含着丰富的可能性,于是下了决心。你问我信心来自哪里?其实我并没有什么信心。在传统纸媒被网络、自媒体全面包抄围剿的今天,去办一份纸媒是一个很悲壮的事情,更何况是一份文学杂志,是弱势媒体中的弱势。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个理想主义者,总之现在觉得自己有点像唐吉诃德,在这个时代里舞动着无用的长矛,但既然选择了,只要拍着那匹瘦马前行。如果真有点什么信心的话,还是来自于自己多年来对文学杂志的研究和了解。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着杂志和市场,哪些杂志在坚持,哪些杂志在不断地尝试,那些杂志突然杀出来,然后又死去了。我知道在中国,你无法再复制一个新的《收获》,无法复制一个新的《人民文学》《十月》,但总还有什么是值得去尝试的。我的信心就是来自于心里有一份理想的文学杂志,来自心里的那一点点的不甘。
安:有理想总是能使人走得更远。自您接手的这几期,感觉您在很用心地策划主题,进行不同的尝试与探索,那么现在,刊物的风格和定位有没有明确地确定下来?
黄:主题策划,是前面杂志利用现有条件进行的尝试。第6期是筹备已久的改版号。定位是文学+文艺生活志,即:有质量的文艺生活,有理想的汉语写作,有态度的文学杂志。因此从文学杂志来说,它是稍微有点跨界的。甚至会考虑邀请导演、演员、歌手、著名文化人等参与主题写作。让杂志变得有号召力,让文学变得好看,这是杂志的目标。
安:那么,您认为一本刊物对作家和读者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哪里?
黄:我认为,杂志对于作家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于:它能包容作家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态度和思考。它倡导的价值取向是与作家的写作是相吻合的。它是真正的时代的主旋律。对于读者,它的凝聚力主要在于:它是可以读得下去的,同时它是与读者的现实生活是相干的。
安:我在6期发现了一个特别可爱,也是特别激起我好奇心想要读一读的栏目——“致敬”栏目。能说说您是怎么想起要设立这样一个栏目的吗?
黄:与我同龄的这一代写作者,到今天已有一个漫长的阅读的经历了,在每个人心中都积累了自己认可的经典。策划之初是想做一个分享的栏目,即分享自己心目中的经典,把自己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分享。后来延伸到致敬,是感觉到最好的致敬方式,还是写作,所以最后定位为:写经典的同题,向经典致敬。对写作者来说,参与“致敬”写作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所以我首先要向参与这个栏目写作的作家表达我的敬意。尤其是第一位写作者马拉,第二位写作者弋舟。
安:还有一个“面孔”栏目,也很有趣,分别列了“作家”“编辑”和“作者”三个条目,为什么这样安排呢?而且很少有刊物能专门给编辑留出发声的空间,作为作家兼办刊人,您是怎么看待编辑工作的呢?
黄:文学生态一直是由作家、编辑、读者构成的。以我十多年的文学编辑的经验来看,这三者之间,并不存在着良性的循环互动,而是充满着误解。比如一说到文学杂志编辑,许多作者立即想到关系稿,走后门等等,甚至许多作者想当然地认为,杂志是不看自由来稿的。作者有作者的苦衷,编辑有编辑的难处,策划这个栏目就是想把这些透明化,把幕后的,内心里的东西真正地呈现,起着沟通的作用。“面孔”这个栏目,包括:作家,编辑,作者,读者,导演(跟文学关系密切的导演)等许多条目,希望这些条目,呈现文学创作的本来面目和现时状态。你问我怎么看待编辑的这个角色的?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里特别傻的一群人。特别傻,因此特别可爱,特别有理想,个中滋味,你是知道的。
安:哈哈……是啊,作为一个编辑,感觉这个栏目很赞。我发现刊物在“微观”栏目还采用了活泼的网络形式,很多名家被@,您觉得纸媒和新媒体之间除了发布平台的区别,还有其他区分界限吗?您怎么看待当下纸媒和新媒体之间的关系?
黄:自从微博发展成为一种有影响力的自媒体之后,许多作家在微博发声,既有对文学的,也有对社会和生活的。这个栏目是对这种声音的收集,它既有一定的新闻性,也有一定的思想性,是作家真正的现时状态。所以许多名家被这个栏目@到。在我看来,纸媒的阅读越来越被新媒体阅读蚕食和取代,但这也是暂时的。作为纸媒,不应该把自己孤立起来,而是要与新媒体建立一种积极的相互融合的关系,比如纸媒也应该顺势电子化,尽可能的进入不同的新媒体平台,以获得新的生命。只有融合,才可能有更广阔的存活空间。
安:最后一个问题,办刊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会影响到您的文学创作吗,您个人目前有什么创作计划?
黄:我是一个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对小说、诗歌、散文写作有过一些尝试。去年一口气写了一百多首诗歌,出了一本小说集,还因为两本散文集的出版,被广西作协评为年度作家(散文奖)。也喜欢摄影,户外。从小没有过任何的书法和美术训练,突然就拿起笔,练习涂涂画画,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不会有什么效果。玩心太重一直影响着我的写作,但在我的电脑里,确实保存着许许多多的写作计划:十几二十个开了头的小说,好几个长篇小说提纲。我个人最大的愿望还是尽快把工作理顺,回来做一个写作者,写出更多的作品。
安:谢谢您接受采访,一本刊物真的是蕴含了办刊人的很多心血,真心祝愿《南方文学》越办越好,更希望早日见到您的新作经由《民族文学》呈现给广大读者。
黄:谢谢!
《南方文学》2014年第六期目录
微观
@阎连科@章诒和@作家东西@张楚007@黎紫书@谦君万马(陈谦) _ 6
态度
写即是一切 /巫昂_ 8
私享
阅读_ 幸或不幸的根源 /鲁敏_ 10
电影_ 一件小事:关乎所有的电影 /叶勐_ 12
叶勐私享影片20部 _ 13
慢时光_ 走近门罗书店 /艾玛_ 14
面孔
作家_ 许燕吉:我是落花生的女儿 /安那_ 17
编辑_ 王秀云:当编辑,好玩 _ 19
作者_ 张亚丽:城市,开门 _ 21
主打
在南方——歌手、作家吴虹飞成长书 /吴虹飞_ 23
致敬
鸡鸭名家(短篇小说) / 汪曾祺_ 40
鸡鸭名家(短篇小说) / 马拉_ 47
挤压或突围——《鸡鸭名家》创作谈 / 马拉_ 53
小说
这世界 /吴 君_ 54
只有味蕾记得住 /西门媚_ 60
盗柚记 /范雪明_ 72
感触
高银诗二首 /薛舟译_ 79
娜夜诗二首 _ 80
封面摄影 /ap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