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交流 >> 中外文学交流 >> 正文

《笑面人》在雨果之家

//m.zimplifyit.com 2014年07月11日07:43 来源:中国作家网 沈大力
《笑面人》主题展览海报《笑面人》主题展览海报
1928年保罗·里尼版《笑面人》电影海报1928年保罗·里尼版《笑面人》电影海报

  法国各地以“维克多·雨果”命名的街巷多如繁星,“雨果博物馆”至少也有四处,最驰名的一在大诗人曾于1855年到1871年流亡的英伦根西 岛,一在巴黎市第四区孚日广场6号。孚日广场系由法王亨利四世在1605年兴建,呈正方形,一片绿草坪周围坐落着36个带拱廊的对称亭阁,显现出古典建筑 艺术的对称美。19世纪时,高蹈派诗人戈蒂耶看上这里的幽雅环境,栖居于此。雨果喜欢跟戈蒂耶这位浪漫主义弄潮儿做伴,特地携眷搬过来,造就了至今的“雨 果之家”。

  时下,雨果塑造的“笑面人”来访,以文艺展览的形式出现在欧洲博物馆节上。此次以雨果作品《笑面人》为主题的展览自4月17日开始,8月31日闭幕,形成巴黎春夏时序交递的旋涡星云,卷起一股股参观热潮。

  展览开幕之日,法国雨果文学会主席阿尔诺·拉斯岱尔和秘书长达妮尔·嘉西葛丽娅盛情邀请我和妻子董纯一同参观,透过雨果笔下人的一个奇特“笑 貌”,洞观一颗备受摧残的“灵魂”,体悟自古至今炎凉世态中的“异化”现象。如展览昭示,《笑面人》确为雨果这位大文豪的一部最富有魅力、最震悚人心的作 品。它触及人的灵魂,恰如作者在《葛温普兰序》中所说:“我需要揭示心灵。”

  小说《笑面人》写于1866年至1868年间,发表于1869年初,其主人公葛温普兰幼时被歹徒们用尖刀切割出来的笑容,从故事一开始就摄服了 众多读者。而围绕苦儿葛温普兰和盲女黛娥,以及收养他们俩的老流浪艺人乌赫熊,乃至一只通人性的奥貘狼徐徐展开的曲折故事情节,真切而又魔幻,结晶成典型 的“雨果意象”,凝华为深奥的诗哲境界。这回“雨果之家” 汇集了数目惊人的各种《笑面人》版本,多附精美插图,例如漫画家安德烈·吉尔绘的《笑面人》(1869年),形形色色,令观众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这其中 最为引人驻足细看的,是“雨果之家” 馆藏油画《葛温普兰肖像》原件,为乔治-安东尼·罗什格洛斯(1859-1938)所绘,入木三分地刻画出“笑面人”矛盾的面目。还有无名氏为阿尔弗莱 德·巴赫布1881年的著作《维克多·雨果及其时代》所绘制的插画《葛温普兰》,实属稀有珍贵之作。雨果还是一位天才画家,他亲自为其《海上劳工》绘下系 列插画,使小说图文并茂,人物栩栩如生,精彩出神。此次展览特别陈列雨果为《笑面人》所作的泼墨画《约瑟娜女公爵起身》,让观众进入小说的“化境”,感觉 到正是这位飘飘欲仙的冶妇魅惑了葛温普兰,使笑面人一度耽于淫逸,忘却了自身悲惨的现实处境,无非也是人性使然。幸亏葛温普兰及时醒悟,急匆匆赶回到正要 携黛娥和奥貘狼一同乘船离去的乌赫熊的流浪人之家,终因盲女逝去悲痛欲绝,他蹈海自尽,给人寰留下了几声人狼凄凉的长嚎。雨果另一幅绘在牛皮纸上的羽笔画 《卡斯的灯塔》就宛如为死者送葬的摇曳残烛。

  雨果之家这次举办“灵魂的面目”展览,广泛地显示了由小说《笑面人》衍生的诸多文艺作品,主要在戏剧、电影和动漫领域中。小说以人物独白和对话 场面见长,其中老流浪汉乌赫熊领着葛温普兰和黛娥在民间集市上卖艺,演出短剧《被征服的混沌》,本身就极具戏剧性,故而从其问世起就被频频搬上舞台。从展 览看,莫斯科歌剧院1929年公演的《笑面人》就从表现主义的角度突出了雨果作品净化灵魂的感染力。著名艺术家伊万·贝瑟涅夫扮演葛温普兰的角色,表情扣 人心弦,传为佳话。到本世纪初,英国演员帕迪·海特创立“弗茨巴恩民间剧社”,特别于2007年到巴黎巡回演出《笑面人》,尽显一个现代民众剧团与上世纪 乌赫熊领笑面人浪迹街头、卖艺谋生的姻缘,充分体现了原作本色,又为之增添了莎士比亚的诗韵。尤其是让-彼埃尔·艾斯杜奈饰演的葛温普兰从雪地抱起遭弃女 婴黛娥深夜在荒原中蹒跚前行、茫茫不知归宿的情景,让亲临现场的观众可从中领略该剧社的白描演出特征,透析雨果的生命之爱和思想真谛。展览还介绍了其他剧 院近年来在舞台上不断推出《笑面人》的故事,主要有1981年法国维勒巴纳市国家人民剧院创新的《葛温普兰独白》,由热拉·吉约玛一个人在舞台上朗诵弗朗 索瓦·布赫改编的全剧,表演形式别具一格,体现原作朴素无华的色调。女导演克丽丝蒂娜·盖农2000年独出心裁的简约版本也反映出同样一种艺术上崇尚“贫 寒”的意向,忠实于原作者的初衷。然而,曾于1994年在六角国登台的“笑面人”,是罗朗·舒以巴罗克手法创作的,人物服饰极其讲究,你方唱罢我登场,喧 腾不已。抑或,罗导演有意采用“反衬”,那是雨果惯用的基本修辞格。总之,斯人已逝,现今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

  不过,虽然“笑面人”的舞台形象随着时迁世移而不断嬗变,雨果文学会主席阿尔诺·拉斯岱尔并不赞同罗朗·舒一类导演改编雨果原作的“冷色调”的 创新,觉得此举不符合“笑面人”生活的时代氛围。他批评我们参观时展厅里正在放映的同名新影片,指斥影片的一系列场面过于浮华,有违原作展示的那个“悲惨 世界”,纯系导演让-彼埃尔·阿迈里的个人误读,或者是犯了追逐时尚的新世纪病。导演阿迈里去年首次在法国将《笑面人》搬上银幕。他的艺术理念偏重于在片 中再造一个“虚拟世界”。为此特邀了布景技师弗朗克·舒瓦兹、服装师奥利维·贝里奥和摄影师热拉尔·西蒙等专家,还拉来了法国影坛“不倒翁”德帕迪厄助 威,饰演老流浪艺人乌赫熊;阵容不可谓不强大。但是,他的实践过于“波顿化”,一味遵循英国戏剧家罗伯特·波顿“忧郁解剖”的圭臬,进而追求蒙田式的幽 默,与《笑面人》的情节不符,给观众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触,难免失之浮华,笔者观看影片与拉斯岱尔产生共鸣。论及银幕上的“笑面人”,展览追溯到1921年 朱利乌斯·赫斯卡最早在维也纳拍摄的无声片,该片有些像卓别林的《淘金记》主要靠形象动人,似乎还胜阿迈里导演新作一筹。约在1925年,雷蒙·贝纳尔一 度尝试再拍一部《笑面人》的影片,做了大量工作,最后虽功亏一篑,但其在服饰设计方面付出的“妙想”颇受雨果孙儿让的嘉许,从几个有关的展品中可以看出。 在几部《笑面人》中,除了让·凯什勃龙1971年拍的三集电视片外,最为成功的当属保罗·里尼在1928年摄制的富于好莱坞表现主义色彩的作品,康拉德· 维德成功扮演的葛温普兰堪称真正的笑面人化身,一时声名鹊起。雨果之家展出了昔日数幅照片,其中有盲女黛娥和奥貘狼寻找“笑面人”,一同出现在一座贵族宫 殿门口,令几名持矛拦阻的侍卫惊诧万分的场面,将人带至18世纪遥远的英国王政时期,顿发异邦古之幽思。

  现代人借雨果人物的光晕传达当代艺术感觉,在雨果之家的展览中也不乏其例。最为突出的是一幅“笑面女”照片。“笑面女”名叫琼黛娜。她是贝物 朗·波奈洛2011年拍摄的影片《阿波罗尼德,勾栏纪事》里的人物,由女艳星卡罗尔·贝杜埃勒扮演。这名娼妓一头浓密的乌发,愈衬出她皮肤的白皙,但却暴 露着留有深深刀痕的双唇,一似雨果塑造的葛温普兰式“笑面”。人说她是笑面人与盲女黛娥的结合体,喻示妓女出卖色相苦度皮肉生涯的荣辱,此乃亘古以来驱之 不去的创伤。今世又借雨果的意象在现代女体中还魂,故有人云:“若说灵魂有一个面目,爱与恨均不能改变其疤痕”。

  走进展览会最后一厅,参观者满目皆是根据《笑面人》改编的动漫形象——一种使雨果的人物在全球更加普及的俗文化形式。只是在动漫作者随意的笔 下,葛温普兰的“笑面”出现多种变态,离谱地遭遇到几近荒诞的命运,根本谈不上对原作的忠实。例如,葛温普兰竟然于2008年进了尼古拉·迪勒斯瑞的漫画 册,呈蝙蝠面貌。迪莱古尔出版社将这一形象作为葛温普兰的负面形象在世界各国大量发行。随后,该形象在鲍勒·凯恩的动漫《蝙蝠侠》中跃上银幕,变成蝙蝠脸 孔的复仇者,同样一副奇异面孔,离雨果人物原型相去甚远。

  现今,无论在戏剧舞台、电影银幕,还是现代动漫领域里,一些“大众文化”推销者利用雨果成功塑造的“笑面人”来兜售他们的私货。对此种现象,拉 斯岱尔和嘉西葛丽娅感到愤懑。他们严厉批评了这种反常现象,强调对雨果作品任何形式的改编或再创作,都应该尊重原作的精神。拉斯岱尔对我们说:“要是雨果 获悉在他身后的作品被一些动漫画家肆意歪曲,还不知会作何感想呢!”

  拉斯岱尔夫妇特给我们带来几册“雨果文学会”的学术刊物《雨果回声》,上面详细介绍了2012年5月中国国家话剧院在北京公演雨果《笑面人》的 景况,并附了20来幅照片,称将雨果名著搬上中国舞台,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国家里演出话剧《笑面人》,其规模及影响可想而知,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创 举。

  那天晚上,拉斯岱尔夫妇陪同我们返回寓所途中,我们在路边碰到一个法国流浪汉乞讨,他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看上去饥肠辘辘,活像雨果笔下的冉· 阿让。董纯递给他一张餐卷,加上嘉西葛丽娅从口袋里掏出的欧元,大概能让他吃上顿饱饭。我由他想到巴黎街头流浪者逾万,不禁忖量:摩登时代,在法国这般富 裕的西方消费社会,依旧存在着一个雨果曾为之鸣不平的“悲惨世界”和那么多“笑面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