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研究 >> 艺术研究 >> 正文

网络点评为戏曲批评带来活力

//m.zimplifyit.com 2014年07月11日08:39 来源:王永恩

当舞台艺术遇到新媒体

  近些年,蓬勃发展的新媒体戏剧批评与大众媒 体上的戏剧时评、学术刊物上的专业评论,一起构成了当下戏剧评论的“三国时代”。如何应对变化了的戏剧评论环境?日前在上海举行的“E时代的戏剧批评”研 讨会上,来自文学界、戏剧界、评论界的专家学者就专业戏剧评论如何发出更为有效、理性的声音这一话题展开了探讨——

网络点评为戏曲批评带来活力

□王永恩

  对戏曲现存的成绩和问题进行评述,对戏曲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导,对具体剧目进行评价,对剧中的表演、编剧、导演、舞台美术等的优劣作出判断,这是戏曲批评应该承担的责任。

  然而,戏曲批评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一些批评要么是对某个新创剧目大唱赞歌,要么是对主创人员大加肯定,要么是对戏曲未来乐观的展望,即便是真 正意义上的“批评”,也多是不点名的、隔靴搔痒式不触及要害的泛泛之言。如此浮夸的戏曲批评是没有尽到批评应有的责任的,但如果把戏曲批评不力的责任都推 给批评者,则又是不够公正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戏曲批评的尴尬正是戏曲处境的尴尬所致。

  不止是戏曲,其实话剧、影视等艺术领域的批评也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戏曲批评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30余年来,戏曲的不景气已是不争的事实, 即使有数量可观的新创剧目,有个别表现不俗的作品,但仍无法改变戏曲“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势。和话剧、影视相比,戏曲对国家的依赖程度是很高的。 相当部分的话剧和影视可以靠演出养活自己,而大部分戏曲却都不具备这种实力。这些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对于体现“软实力”的中国文化的重视 程度明显增加,戏曲是本土艺术,得到的关注显然比其他艺术门类要多。国家投向戏曲的资金不少,如许多省份的文化厅都实行演出补贴制度,演一场补贴多少钱, 补贴的金额常常是远远超出演出的收入;排演一出新戏又给多少资金,如果拿了奖,还有数额可观的奖励,以及针对院团的多种倾斜政策。同时,为了挽救戏曲的危 机,国家举办了规模不同的戏剧评奖活动,其本意在于激励戏曲创作,激活戏曲的活力。于是,新创的戏曲作品能不能获奖,便成了衡量当地文化工作的一个标尺。 对于日益依赖政府拨款的院团来说,获奖意味着他们的生存有了保证。因此,剧团的活动便围绕着能否获奖展开。主题要稳妥,回避尖锐的社会问题;气势要宏大, 足以显示出高端大气的风范。至于戏曲剧目有没有遵循艺术创作规律,是不是真的有价值,那就不是他们该考虑的问题了。

  在这种状况下创作出来的戏曲作品,它需要的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戏曲批评了。戏曲批评本应是以独立的姿态出现的,它发表的是个人的艺术体验。但事 实上,如今的戏曲批评基本已丧失了独立的品格,而沦为了戏曲创作的附庸。戏曲批评者和戏曲创作者以及文化主管部门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其中交织着 人情与利益,使得戏曲批评者不能、不忍也不敢说真话,这就是大量的官样批评文章出炉的原因,这样的戏曲批评实际上对于观众的影响甚小,因为观众知道他们的 批评是当不得真的。长此以往,戏曲批评必将陷入恶性循环,而缺乏批评督促的戏曲创作无论投入多少资金,也难以唤回观众,从而加剧戏曲的危机。从这个角度来 看,戏曲批评的意义并没有真正得到实现。

  戏曲批评的权力长期以来都是掌握在专业的批评者手中的。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戏曲批评者的队伍被大大扩充了,戏曲批评的范围扩展了,人人都有了戏曲批评的权力。

  目前国内网络戏曲批评空间存在着这样几种方式:一是各种专业戏曲类网站,这是戏曲网络中最主要的部分,如中国戏曲网、咚咚锵中华戏曲网等,它们 都辟出专栏来让大家发言;二是戏曲专业人士创办的网站,发布自己的理论文章或观剧心得,专业性较强;三是戏曲博客,开设戏曲博客的人多为喜爱戏曲的票友。 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也是无限的,人们可以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不受现实环境的干扰而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网络戏曲批评的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 专业的戏曲批评家,他们在自己的网站中一般是以真实的身份出现的,在这里,他们可以和网民互动,产生思想的碰撞。网民的专业素养可能不及批评家,但他们的 意见因不循常规,带有民间的气息,异于学院派的批评,也常能给批评家以启示。另一类网络戏曲批评者是网友,其中大部分人是现实生活中的票友,他们在网络上 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这里,他们关注的只是作品本身,这样的批评显然更接近戏曲本身。这种评论的声音因为真实故而常常对其他的观众产生直接的影响, 许多观众对于主流媒体的评价有一种逆反的心理,信任度不高,但他们却信赖网络批评,因为网络批评最大限度地摒弃了来自作品以外的种种干扰。网络的声音和主 流媒体的声音经常是不相同的,有时甚至大相径庭。

  戏曲网络批评给暮气沉沉的戏曲批评带来了活力。批评者可以就戏曲的问题畅所欲言,其批评的形式也是十分自由的,既可以是洋洋洒洒的大作,也可以 是寥寥数语的点评;既可以从宏观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既可以激烈犀利,也可以平和敦厚。总之,网络戏曲批评是一个全新的舞台,突破了过去的报刊杂志、 电视、研讨会等有限的戏曲批评阵地。同时,这些网络的批评者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现实利益的纠葛,成为相对独立的个体,而这正是现实中的批评者难以摆脱的束 缚。此外,网络特有的隐蔽性使得批评的意见得以没有阻碍地顺畅表达,这种令人耳目一新、一扫陈腐话语的批评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反过来又增加了戏曲的影响 力。

  好的戏曲批评对于戏曲创作会产生巨大的作用,目前在戏剧网络中十分活跃的剧评人“押沙龙在1966”和“北小京看话剧”因其大胆坦率的评论而引 起了不小的反响,很多观众受此影响前往剧场观剧,使得戏剧舞台陡然热闹起来。令人略感遗憾的是网络中尚未出现有此号召力的戏曲批评者,戏曲舞台也较之话剧 舞台冷清了不少。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