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讲座 >> 其他讲座 >> 正文
田卫疆(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第七讲清朝新疆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上)
一、北准、南回
清朝建立初期,天山南北的民族分布格局是“南回北准”,即天山南部聚居生活的主要是维吾尔族,北部地区游牧活动的主要是厄鲁特蒙古。厄鲁特蒙古源出明朝的瓦剌蒙古,清初,因其位居西部又称“西蒙古”,主要由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部组成,游牧活动范围在天山北部的草原地带。17世纪中叶,巴图尔洪台吉继位准噶尔(意为“左翼”)首领后,势力强盛,逐渐成为四部之首。到了1674年噶尔丹继位后,将其势力范围延伸到天山南部各地,雄踞西北地区,开始与清朝对峙,影响了西北边疆的安全。从康熙开始,清朝派军远征准噶尔,至1755年乾隆在今天的昭苏格登山打败准噶尔残部达瓦齐,最终平定准噶尔,统一天山南北各地。之后1757年清朝又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西域政局稳定,清朝政府对天山南北的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
二、乾隆的《格登山纪功碑》
噶尔丹自恃雄踞西北,遂与清朝对抗,割据称王,欲同清朝平分天下。他甚至与沙俄勾结,侵占周邻的喀尔喀蒙古辖地,扩充势力范围,对清朝统一的国家政局构成威胁。1690年、1696年,康熙两次发兵征讨,准噶尔惨败,实力受挫。不久,准噶尔内乱,康熙于1697年第三次御驾亲征,坐镇宁夏指挥。重创准噶尔部,噶尔丹在困顿中病亡。之后,1745年首领噶尔丹策零卒,内乱频仍。不久贵族达瓦齐被拥立为王,更加剧了该部的内乱。为了确保西北边疆不被沙俄吞并,清朝乾隆皇帝决定讨伐达瓦齐。1755年,清军进入伊犁,进攻准噶尔部大营,达瓦齐率领部众退守伊犁西南的格登山负隅顽抗。清军派出的一支由新投顺的原准噶尔部宰桑阿玉锡带领的24人冲入达瓦齐的营地,大胜之,除达瓦齐亲信20余人下山逃逸后在乌什被俘获外,其他近万人俱成为清军的俘虏。清廷在此建立了《格登山纪功碑》以记录此次著名战役,乾隆自撰碑文,以满、汉、蒙、藏4种文字镌刻而成,作为清朝平定准噶尔之乱的真实物证。清乾隆皇帝撰文的《格登山纪功碑》今天依然屹立在昭苏县西南的格登山上。
不久,又有归附清朝的原辉特部贵族阿睦尔撒纳再度叛乱,清朝出兵征伐,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阿睦尔撒纳叛乱被平定。清朝彻底平定了长期割据西北的准噶尔政权,统一天山南北各地。今天新疆北部著名的“准噶尔盆地”的名称或许是对准噶尔蒙古在此活动并驰骋历史的唯一记忆。
所谓“和卓”,一译“和加”“霍加”“火者”。波斯语音译,原意“主人”“显贵”“富有者”,在新疆和中亚地区专指伊斯兰教“圣裔”,也就是穆罕默德的后代。因为和卓意味着权势和富贵,中亚地区便冒出来很多与穆罕默德甚至阿拉伯人无关联的所谓“和卓”。新疆的和卓是蒙古统治后期从中亚地区东迁而来的。公元16世纪,从中亚迁来新疆的和卓玛哈图木·阿杂木的后代因争夺继承权而分为“白山派”和“黑山派”,两派都得到世俗政权的支持,和卓势力也就成为新疆一种社会政治势力。他们对世俗政权产生很大影响。近代以后,更是成为影响新疆社会安定的一种守旧力量。1680年,和卓勾结北部的准噶尔首领噶尔丹南下,直接导致了察合台汗后裔建立的叶尔羌汗国覆灭。天山南北处在准噶尔统治之下。不久,噶尔丹策零时期,由于准噶尔扶持的白山派和卓阿合玛特不听主子的话,便与两个儿子波罗泥都、霍集占(一称大、小和卓)一同被押解到伊犁地区长期囚禁。
1755年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后,大、小和卓获释,出于加强对南疆地区统治方面的考虑,清朝派遣波罗泥都返回天山南部地区,“令其仍旧故土,安集所部,以承恩泽”。而将霍集占留在伊犁地区率领当地维吾尔农民种地。波罗泥都依赖清朝的威望,恢复了白山派对天山南部各地的统治。而霍集占则辜负清政府信任,参加了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并趁乱逃回天山南部,策动大和卓叛乱。1757年,大、小和卓杀死清朝派往该地进行安抚活动的官员阿敏道等百余人,还残酷杀害了反对他们进行叛乱活动的库车阿奇木伯克鄂对等人的家属,公开举兵反叛。次年,清军在雅尔哈善、兆惠带领下前往平叛,维吾尔首领额敏和卓、鄂对等人协同前往,当地各族民众大力配合协助。1759年,清军分两路从和田和乌什进攻喀什与叶尔羌。和卓不敌,两人随同亲信数百人逃亡巴达克山区,后为当地首领素勒坦抓获并杀死。至此,由大、小和卓挑动的叛乱被清朝所平定。清朝政府统一新疆的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清朝对天山南北各地的政治统一,顺应了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全国人民渴望结束分裂、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愿望和时代发展趋势,是自秦汉以后两千多年来新疆与祖国内地统一关系的发展和必然的归宿,体现了新疆历史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和要求。
三、“伊犁将军”及其驻扎的“惠远城”
公元1759年清朝统一天山南北后,随即从内地各省区抽调满、汉、锡伯、索伦、蒙古等各族军队数万名,携家眷到伊犁地区驻防屯田,同时又组织天山南部各地6000多户维吾尔族农户迁往伊犁种地。伊犁一时间成为当时清朝管理新疆军政事务的中心。
由于“伊犁为新疆都会,现在驻兵屯田,自应设立将军总管事务”,(《清高宗实录》卷673),于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政府发布上谕,在伊犁设立将军总管事务,以明瑞为“总管伊犁等处将军”。有的清代文献写为“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一般简称为“伊犁将军”。将军府治设在惠远城(今霍城县)。全疆各地军政事务则分设都统、参赞、办事、领队大臣管理之。
伊犁将军的权限:“凡乌鲁木齐、巴里坤所有满洲、索伦、察哈尔、绿旗官兵,皆听将军总统调遣。至回部与伊犁相通,自叶尔羌、喀什噶尔,以至哈密等处驻扎官兵,亦归将军兼管。其地方事务,有各处驻扎大臣,仍照旧办理。再叶尔羌、喀什噶尔等回城,皆在边陲,如有应调伊犁官兵之处,亦准各处大臣咨商将军,就近调拨。”
依清朝惯例,将军为一品官员,比省里的巡抚略高。又将军是武职,一般不过问地方行政事务。而伊犁将军除主理军事外,还兼管地方行政和边防事务,职权比内地设置的将军大得多。但在民政方面则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例如维吾尔族为主的南疆地区由地方伯克管理;哈密、吐鲁番等地的蒙古、哈萨克游牧区则推行扎萨克制,任用王公、贝勒管理当地民政;而汉族、回族集中聚居的乌鲁木齐、昌吉诸地则按内地的建制实行郡县制。这就是伊犁将军的特殊之处,后人将这种以军事治理为主的制度称为“军府制度”。
伊犁将军之下还设置了各级的管理机构和官员,例如乌鲁木齐都统驻守乌鲁木齐满城(巩宁),统管巴里坤以西、乌苏以东,吐鲁番盆地以北驻防的各族官兵,下辖诸办事、领队大臣和巴里坤总兵等官员,并兼管镇迪道事务。乌鲁木齐都统地位仅次于伊犁将军。
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一称“总理各国回城事务参赞大臣”,主理天山南部各地事务,初设治喀什噶尔,称喀什噶尔参赞大臣。1766年乌什农民起义被镇压后迁往乌什,故称为乌什参赞大臣,后不久复迁回喀什噶尔。道光年间又迁至叶尔羌,称为叶尔羌参赞大臣,所属官员主要有喀喇沙尔(焉耆)办事大臣、库车办事大臣、阿克苏办事大臣、乌什办事大臣、叶尔羌办事大臣、和阗办事大臣及英吉沙尔领队大臣。除此之外,属伊犁将军节制还有管理今伊犁地区北部广大区域的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以及同伊犁将军同驻惠远城,协助伊犁将军办理伊犁地区军政事务的伊犁参赞大臣。
清朝管理新疆事务初期,以伊犁将军为统帅的“军府制”对于恢复经济、巩固边疆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之后随着形势的变化,这种以军政、民政分治为特征的制度难以适应历史的发展。1884年新疆建省以后,新疆建制同于内地,实行巡抚为主管的郡县制,伊犁将军仅管辖伊犁、塔城两地驻军,并节制伊塔道事务。辛亥革命后废除。
清朝伊犁将军府址—惠远城位于美丽的伊犁河谷北部。根据文献记载,伊犁将军初驻绥定城(一称乌哈尔里克,今霍城县水定镇),这里是伊犁东通果子沟要道的中介,又是进入伊犁地区的门户,战略地位异常重要。乾隆二十七年(1762)为参赞大臣阿桂所建。
随着清朝管理伊犁地区军政体制的日趋完善,人员锐增,绥定城规模太小,已容纳不了伊犁将军下辖众多军政衙署和官员。乾隆二十八年(1763),伊犁将军明瑞奏请建筑新城。经清政府批准移兵修造惠远城。不到一年时间即修造而成。城址位于今霍城县城东南15公里处,南频伊犁河。乾隆遂赐“惠远城”,即“大皇帝恩赐远方”的意思。门四:东曰景仁;西曰说(悦)泽;南曰宣恺;北曰来安。维吾尔屯田民众修筑的哈什城称谓“怀顺”。
惠远城建成后,曾经扩修,致使其规模范围进一步扩大,例如惠远城最初周长九里三分,城高一丈四尺,周一千六百七十四丈。乾隆五十八年,即保宁任将军时期,惠远城已创建三十余载,“因八旗兵丁生齿日繁,房屋狭窄”,原建房间不敷居住,于是奏请城市复向东部扩展二百四十丈,如此则新旧城共十里六分三厘。天山北部地区最大的城镇迅速崛起。
惠远城仿照中国传统建筑模式修造,布局整齐划一,纵横四条大街直通东西南北四座大门,大街四周分布小巷共48条,城市中心是高大的钟鼓楼,气势雄伟。城里分布着包括伊犁将军衙署在内的官府大小衙署200多所,八旗官兵住房一万余间。城内外还分布着各民族修建的坛寺庙宇多所。据乾隆四十年(1775)成书的《伊江汇览》统计,此时惠远城之满洲蒙古官兵凡四千三百六十八户,计大小一万八千三百六十九名口。真可谓“官兵既众,商旅云集”,正如清人祁昀士所称“为新疆第一重镇”。(《西陲要略》卷2)。
伊犁将军府位处惠远城东街,“衙门东西辕门内建有吹鼓亭二,署中箭道堂皇,厅事缭坦之中,树木丛贻。内则印房、粮饷、驼马、营务及满营档房皆列屋而办公,颇为便利。署东为锡伯营领队大臣衙署,西则为印房、粮饷、驼马、营务满营档房五处之公所也。西街察哈尔营领队大臣衙署,并屯镇行馆、参赞大臣衙署、索伦营领队大臣衙署,厄鲁特领队大臣衙署,回务领队大臣衙署及惠宁城领队大臣行馆,凡六所。迄西为同知衙署,巡检司之署并监狱皆在署之西侧,八旗官兵之居住也,分东西左右两翼,鹰齿排列三层。凡协领署八所,每所署房十八间;佐领、防御、骁骑校署各十四所,佐领署房十五间,防御署房十二间,骁骑校署房十间……八旗共计房屋九千一百四十四间。鼓楼之旁,设步军营大厅一所,八旗坊中小厅四所,自南至北,东西大小巷三十九道,俱设有木栅,每对面栅栏二道,设堆房一所,支更坐守,以司启闭。自东至西南北栅栏二十四道,其所设堆房一如之。东街之南则弓局,北则铁局;西街之北为箭局、撒袋局;东南隅为鞍旃局,皆满兵能于此技者,给官房,令其学习为之;西街新设宝伊局,以供鼓铸;与厅署相向,其东南隅为仓库,仓员居之;北隅为收储夷屯粮食之仓;西北隅即军器库火药局;至南北大街两旁,则皆市厘,辐辏鳞齿,相次直接,北关悉阛阓之区。”(格理琫额篡:《伊江汇览·衙署》)。
惠远城同时是新疆的商贸中心:“伊犁九城,惠远最大,广衢容五轨,地极边,诸夷会焉。每岁布鲁特人驱牛马十万及哈喇明镜等物入城互市,易砖茶布以归。西方行贾者,以所有易所鲜,恒多奇羡,民用繁富”。
不仅如此,该城从乾隆中期还是新疆地区的教育文化中心:乾隆三十一年(1766),“各旗各设学房一所,教授八旗子弟”。三十四年,伊犁将军永贵上奏于惠远城建立满汉蒙古官学各一所,位置在惠远城营务处旁侧。同年又在两满营里各设义学一所。五十七年,清朝在伊犁建立一所俄罗斯学校。惠远城还设立万寿宫、关帝庙、巴蜡庙、刘孟将军庙、火神庙、老君庙、城隍庙、龙王庙、风神庙、子孙圣母庙、社稷坛、先农坛、文昌宫、文昌阁、真武庙、魁星阁、祠堂、节教祠、喇嘛寺等18座。(松筠:《钦定新疆识略》卷四)。伊勒图将军修建于城南的“鉴远楼”和保宁将军修筑的“望河楼”气势独特,将中原汉儒文化观念移入西北边陲,遂成为边城驻防将士,文人墨客相聚酬答、抒发情怀的一道风景。
以惠远城为中心,清朝先后在其附近地区修建了塔勒奇(今霍城县三道河子乡政府驻地东北)、宁远(今伊宁市)、绥定(今霍城县水定镇)、惠宁(今霍城县巴彦岱镇)、广仁(霍城县芦草沟镇政府驻地)、瞻德(今霍城县清水河镇)、拱宸(今兵团第四师62团团部)、熙春(今伊宁市汉宾乡)八城,时称“伊犁九城”。
清同治年间的社会动荡,以及当时伊犁河水的泛滥,终致惠远城废弃。我们将这一时期的惠远城称作“惠远老城”。光绪初年清朝收复新疆并建省之后,根据形势的需要在原城址北面重建惠远城,今天游客一般所见的惠远城故址即该城遗址,我们称其为“惠远新城”。新城基本仿制旧城修造,略小,形制差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