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大路上》:再现改革风潮(彭加瑾)

//m.zimplifyit.com 2014年07月14日10:18 来源:光明日报 彭加瑾

    电视剧《大路上》的创作者把目光凝聚在沈阳机械设备总厂的变革创新上,把它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缩影,力图通过其时代的变迁,展示出这所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在市场经济的考验下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曲折历程。

    艺 术家没有回避矛盾与困难。电视剧一开始,工人下岗,企业瘫痪,人人自危。昔日的共和国长子一时间成了弃儿。然而,作品没有渲染苦难,而是着力写人,巧妙地 把不幸作为特定的艺术情境考验主人公,使之显示出过人胆识与高尚品质。最突出的是厂长徐光汉,这位十几万职工的带头人在困难排山倒海袭来时也有不解与不 满,但他立刻挺起了腰板,与命运展开殊死搏斗。减员重组,工人下岗,壮士断腕;厂区打井,深挖藏煤,自强自立;派人催款,奔走四方,一线希望要做万分的努 力。他还没有忘记做人的工作,不仅保住了一大批技术骨干,还保住了他们对企业重生的希望与高昂的士气。徐光汉的过人之处还表现在他的远见与创新进取上,他 预见到落后的生产方式将被先进的生产方式取代,平炉必将改为电炉,即使经济条件不允许也要先做准备。在盾构机试制的阶段,他就成立了研究所,让研发领先, 时刻准备攀登世界高峰,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最后,企业合并成了重装集团,它们的数控机床也进入了世界机床的最先进行列。奇迹是人创造的;而徐光汉这样 的人无疑是可信的企业奇迹创造者。

    在“大路上”的人物画廊中,令人钦佩的人物绝不仅只有徐光汉。这里有体弱多病的老 工人向原。为了追讨欠款,他不辞辛劳,千里奔波,要回了欠款,却倒在了回家的途中。还有焊接大王曹文利,因母亲透析需高昂费用,家庭面临崩溃的边缘。但面 对私营企业的高薪聘任,他犹豫、挣扎,却坚守住了岗位,带出一批高徒,在与法国焊工的技能大赛中获得了冠军。还有许多老工人,虽然退休了,但还关心着工 厂,或出谋划策,或教育后辈,间接、直接地为企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作为“历史”,他们融入了企业的发展之中,而今天企业的巨大变化也正是对于传统的一种 合理的继承与弘扬。作品的结尾落在60对新人的集体婚礼与企业博物馆的落成上,可谓意味深长。

    作品的另一个新颖之 处,在于没有孤立地写改革,就企业的发展写发展,而是将这些内容放在人与人的微妙关系中,放在了人们的“生活”中来描写,使作品摆脱了一些改革题材作品的 狭隘性与局限性,表达更为丰富深刻。其中,魏馨兰与徐彩英的关系耐人寻味。魏馨兰赴德学习,与相爱多年的赵荣生分手。新来的技术员徐彩英一进厂就爱上了赵 荣生。魏馨兰回厂后发现,一度视徐彩英为情敌,双方尴尬、对立。但她们的大度、文明,以及对企业、事业的挚爱,最终使她们和谐相处,各尽其能,也赢得了各 自的爱情。曹明与水花的关系更带有新时代的特点。二人青梅竹马,又有共同的理想,本是令人羡慕的一对。然而,对物质生活的欲望与商场复杂的人际关系,鬼使 神差地使水花沦为窃取企业研发机密的内奸。集团上下的谴责,曹明的愤怒,使水花无地自容。好在研究所有多层保密措施,水花的行为没有酿成大祸。最终,“铁 西人”的胸怀使曹明原谅了水花;水花也用自己的智慧与勤劳为企业作出了贡献。对于年青一代,挫折常常是成长路上必须付出的代价。作品写出了这一点,具有警 示的意味。

    一些改革与企业发展题材的影视作品,或因主题先行,或因就改革写改革,常常落入概念化、公式化的窠臼,显 得枯燥、乏味、单调。而《大路上》则巧妙地把企业困境作为独特的艺术情境,注重写人、写情,并且把改革包含在生活之中加以描绘、刻画,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 果,其经验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为著名影评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