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曾经以为保护非遗就像把食物放到冰箱里,让它多少年后还能保持原样。事实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让它按照自己的发展轨迹自然地发展,我们只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薛文娟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近日,由“BMW中国文化之旅”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醉美黔乡·和谐多彩的精神家园”活动,探访了贵州省当地侗族大歌、水族马尾绣、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等非遗的生存状态,并对“苗族芦笙舞”、“侗戏”等亟待保护的8项非遗项目予以共100万元的捐助。
俗话说,侗族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其中的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必须由三人以上组成歌班来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2009年,贵州侗族大歌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如今,大歌在贵州省黎平县黄岗村依然活跃。37岁的吴成龙是当地一名“歌师”,意为“教人唱大歌的老师”。吴成龙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我们这里的孩子,从会说话就开始学唱歌。在学校里,你得学习好,回到村寨,你得唱歌好。农闲时节,就是学歌唱歌。男女对唱也不一定是谈情说爱,就跟城里人唱卡拉OK一样普及。”
是否因为列入了非遗名录,才会人人爱唱,吴成龙连连摆手:“是非遗,我们唱,不是非遗,我们照样唱。”在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国家级传承人宋水仙则演示了国家级非遗项目马尾绣。马尾绣以马尾为重要原材料,绣品如浮雕效果。
据悉,中国从2005年起开始非遗名录的录入。根据级别不同,贵州省每年对非遗传承人有5000元(州级)、8000元(省级)、10000元(国家级)等不同额度的补助。
雷山县的朱佳莉算是一个“见过世面”的苗族姑娘。她成立了一家民族工艺公司,把传统的手工艺转变成现代的工艺品。“苗绣有多种绣法,打籽绣、绉绣、破线绣……”朱佳莉说:“然而,现在会绣的年轻人并不多。”她说,传统绣法有着机器无法替代的质感。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理解这种工艺,觉得绣品很贵。如,一个纯手工的杯垫,要绣好几天,卖100块钱。机器绣的只要6块钱。政府在推介非遗产品的时候,是不是能把有关非遗的知识也普及开来呢?”
贵州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雷山人杨光宾成为国家级传承人之后,被要求一定保证纯手工打制。薛文娟介绍:“在一些交通不便的侗寨,唱大歌依然是一种简单可行的娱乐方式;苗族姑娘也仍然喜欢银饰,一出生就得从头到脚武装起来;但穿在身上的苗族蜡染和绣片,因为现代服饰的传入,已经越来越少。”
薛文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她作为国内最早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人之一,心中一直有个困惑悬而未决:“非遗的保护和发展,多少有些矛盾:让它发展,可能会脱离原生性;保护原生性,又可能会影响发展。如,同样是蜡染,市场喜欢的是掺杂了现代元素的图案、并且使用一定现代工艺的作品,而这其实已经背离了传统。”
薛文娟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的非遗终究是会消亡、变异。如,船工号子,现在不再有拉纤,这种号子也许还能在表演中听到,但早已没了原生的环境。她说:“作为一个非遗工作者,尽量延缓非遗的消亡或变异,忠实地把它的发展轨迹记录下来,传给子孙后代,就是最大的功劳。”“政府需要关注非遗;但如果让非遗按照政府的意愿去发展,实际上是加快了它的变异。就让非遗沿着自己的路,慢慢地往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