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作品展示 >> 正文

乡村游戏里的小童年(徐鲁)

//m.zimplifyit.com 2014年07月16日09:45 来源:中国作家网 徐 鲁

  诗人罗伯特·勃莱有一句诗:“贫穷而能听见风声也是好的。”这使我想到了我们这一代在寂寞和贫穷中长大的孩子,我们在清苦的童年时代里所玩过的那些简单的乡村游戏。那不就是我们在贫穷年代里听见的、伴随着我们度过了春夏秋冬的风声吗?

  走月亮

  “走月亮”是一种很美的乡村游戏,又叫“走月”、“圆月”。每逢八月十五中秋夜,女孩子们就会三五成群、结成一组,乘着皎洁的月色,在村里的小 巷或村外的田野小路上,结伴行走和游玩。“走月亮”至少要走过三座小桥,叫“走三桥”,而且走过的小桥不许重复。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一种多么美丽自在的游 戏活动啊!快乐的女孩子们手牵着手在月光下嬉笑行走,一边走还一边唱:“圆月,圆月,一斗麦子换一个!”然后去寻找和跨过那些弯弯的小桥。走累了,她们就 会一起回到事先商量好的谁家小院里,坐在月光下吃吃月饼和瓜果,欣赏中秋夜的月亮,想象着月宫中的白兔、桂花树、还有嫦娥……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游戏习 俗,现在几乎已经没有小孩子知道,更不会在中秋夜邀请小伙伴一起来玩一次这个老游戏了,真是太可惜了!

  挤墙角

  小时候在北方农村小学里读书,冬天很冷,一节课上完了,手脚都会冻得冰凉冰凉的,有时都冻僵了。所以,每到课间,我们这些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不分男生女生,都会抢着奔到一处避风的墙角,或者站到可以晒太阳的墙边,一起做“挤墙角”的游戏。

  挤墙角要把队伍分成左右两队,每队派出一名个头最大、最有力气的伙伴,充当打头阵的人,其他队员一个紧挨着一个,跟在后面参加拥挤,直到我们把 冬天里的寒冷全部“挤”走了,个个挤得额头冒汗,这时候,上课的铃声也响了起来……挤墙角的游戏,给我们小时候的那些寒冷的天气,带来了多少温暖和快乐 啊!挤墙角没有太多的规则,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技巧,所以,人人都喜欢加入游戏的队伍。谁承受不住挤压,“扛”不住了,谁就会被挤出队伍。被挤出队伍的 人,可以快速跑回自己小队的队尾,继续加入。哪个小队的队伍先被挤垮了、挤散了,哪个小队就算输了,然后,游戏重新开始。现在想来,这个游戏真有点像是 “拓展训练”的内容,不仅可以锻炼人的抗压力和忍耐力,还可以训练和培养一种齐心协作的团队精神。

  打木棍

  小时候,我们这些男孩子经常玩的一种打木棍儿游戏,又叫“打尜尜(读gaga)”。尜尜,就是一段大约10厘米长的小木棍,两端削尖,看上去像 一个枣核的形状。玩的时候人数不限,可以分成两组,先在地上画一个方框当作“城”,各组选出一人站在“城”内,轻轻捏住尜的一端,再用一块像瓦刀一样的木 板将尜用力打出去,尜落得远的那组,先来开打。开打时,要把尜放到“城”口,然后一组人轮流打尜:用木板敲击尜的一端,使尜蹦起来,然后在它蹦起来的瞬 间,迅速挥动木板把尜打出去。哪一组打得最远,哪一组就是得胜者。这个游戏,可以让我们这些寂寞和无聊的小孩在冬天的寒假里玩得忘了回家吃晚饭,直到从胡 同口那边传来妈妈喊我们回家加衣裳、吃晚饭的声音。

  弹窝儿

  我小时候是在山东胶东半岛乡下度过的,当时还玩过一种简易的竞技游戏叫“弹窝儿”,是打弹珠游戏的一种。我看到,这个游戏在《山东民俗》这本书 里也有描述。小伙伴们一起玩时,先用木棍儿在地上挖出5个小洞,谁能连续把玻璃珠子弹进5个小洞里,谁就赢了。现在想来,这不是有点像“儿童版”的高尔夫 球吗?我从日本的电视节目里看到过,日本儿童也是用这种方法玩玻璃球游戏的。也许,这个游戏本来就是从中国民间传过去的。那时候,我们每个小孩子的书包或 口袋里,都装着许多五颜六色的玻璃球或小钢珠,一放了晚学,我们就会在宽敞的胡同口玩起弹窝儿游戏,有时候玩得忘记了时间,直到天快黑下来了,黄玫瑰一样 的小月亮,悄悄挂在了村边的柳树梢上……

  割豆腐

  “割豆腐”这个游戏,与豆腐没有一点关系,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名称。后来我仔细想了想,大概是因为做这个游戏时,用草茎劈出来的形状,和豆腐 块的形状有点相似吧。这其实是一种“斗草”游戏。斗草是中国古代常见的乡村游戏。古时候人们生存艰辛,生活也单调,空闲时喜欢用斗虫、斗草、斗兽的方式来 互相娱乐,后来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技艺比赛。“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这两句诗,描写的就是儿童玩斗草游戏的情景。我小时候也 和伙伴们玩过斗草游戏。每到春夏时节,野草长得十分茂盛了,我们去田野割草、挖野菜的时候,就会在田间地头一起“斗草”。

  “割豆腐”的方法是这样的:找一根细长的三棱草茎,两个伙伴(男孩女孩不限)各执一端,同时劈成两半,到中心点后,交换一股,再向两边撕拉。如 果劈成了H形,预示将来会生小男孩;如果劈成了◇形(也就是豆腐的形状),预示会生小女孩;如果什么形状也没劈成,预示男孩女孩都没有。这种游戏不需用 力,只需小心翼翼,带一点占卜的性质,喜欢玩的多是女孩子。显然,“割豆腐”游戏和古代用青草“占卜”的巫术有关。不过,现在玩一玩这个游戏,我觉得至少 可以帮助小孩子多认识一些花花草草,引起他们对绿色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要知道,绿色的小草,曾经给我们这一代孩子的童年,带来了许多想象和乐趣。

  割韭菜

  小时候,我们还玩过一种名叫“割韭菜”的游戏。这是从乡村现实中看护菜地、防人偷菜的生活实景演变出来的。游戏开始时,几个伙伴聚集在一起,每 人伸出一根手指,由一名领头的按照顺序先数一遍指头,边数边唱:“大拇指,二拇指,你是谁家小兄弟?小兄弟,不在家,找来找去就是他!”唱到“他”时,他 就被定为看守菜地的人了。看守菜地的人必须在画出的圆圈内(代表菜地)担负起看守的责任,不许其他人(代表偷菜人)进入菜地。当然,看守人自己也不能走出 菜地。偷菜的人分散在圆圈四周,不断寻找机会想闯进去“偷菜”,一边走动一边唱着:“进园进园割韭菜,一割割上两布袋!”偷菜人既要想法进入菜地,又不能 被看守人捉住。几个小伙伴们一起玩这个游戏,可以玩得非常投入和开心,乐趣不断。现在回忆起来,我觉得它比孤独地坐在深夜的电脑前去“偷菜”,要有意思得 多。

  砸毛驴

  前面说过,“割豆腐”的游戏和豆腐没有关系,那么,“砸毛驴”的游戏也同样和毛驴儿没有一点儿关系。这是生活在乡村的小孩子常玩的一种健身和较 劲儿游戏。玩的时候,人越多越显得热闹,一般都会十几人以上,分成两组,互相比赛。每组选出一名个头较小、体质较弱的小伙伴当“墙”,其他力气较大的小伙 伴,用头做抵挡,充当“毛驴”;另一组人就是“砸毛驴”的人。在寒冷的冬天里,我们常常在校园的操场上,在可以晒到阳光的矮墙边,在黄昏时分的胡同口,一 起玩这个游戏,一直玩到全身发热,忘记了寒冷,也忘记了回家吃晚饭。

  拔柳树

  “拔柳树”是一种摔跤游戏,但是和摔跤又不同,所以这个游戏又叫“拔腰”或“拔桩子”。我们小时候在田间地头玩的“拔柳树”是这样的:参加比赛 的两个小伙伴并排着、脸朝着相反的方向站立。游戏开始,各自弯下腰,从侧面抱住对方的腰部,像倒拔柳树一样,从地面上往上“拔”对方的身体。谁能把对方先 拔起来,谁就是胜利者。输了的一方要为大家表演小节目。胜利者可以继续“打擂台”。小时候,我们在田野里挖野菜、割青草的时候,还有冬天里在墙边晒太阳的 时候,经常玩这种“拔柳树”的游戏,也可以玩得满头大汗、忘记了劳累和寒冷。这是一种典型的男孩竞技游戏,既比技巧,又比力气。它和摔跤是不同的,摔跤可 以用双脚使劲,用手扭拉对方,把对方摔倒为止,但“拔柳树”不能用脚,只能用手臂上的力量,而且手臂只能抱住对方的腰部,不能抓挠其他部位。这个游戏可以 锻炼腰力、臂力和比赛的耐心,也可以培养一种遵守公共规则、公平竞争的竞赛意识。

  打水漂

  还记得小时候玩的打水漂的游戏吗?放学的路上,路过小池塘、小河边的时候,几个小伙伴会随地选择一些薄薄的石片和瓦片,弯下腰,对着池塘平静的 水面打起水漂,比一比谁的瓦片跳得远,谁扔出的石片激起的圈圈最多。小小瓦片,擦着水面飞出去,碰到水面又弹起,继续向前飞,反复多次,直到最后落入水 中。这可是一个很古老的游戏呢,据说从人类早期的石器时代就开始了。而世界上最新的打水漂纪录,是一个名叫拉塞尔·贝尔斯的人创造的,他抛掷出去的一枚扁 鹅卵石,竟然在湖面上飞了76米,跳跃了51下,真有点不可思议。有的游戏专家经过多次试验总结出来:当小小石片第一次接触水面,与水面成20度角时,打 出的水漂最为完美。    插图:恒兰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