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学术看点 >> 正文
对于放映业来说,全国性的房地产以及新城建设热潮曾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经过全国房地产、新城建设热潮淘洗和降温之后,放映业出现的虚胖效应逐渐显现……
2014年上半年,除了数据神话的不断更新外,中国电影产业表现较为平静,缺乏往年的引发全民热潮的“电影话题”。这期间,即便有民营企业的龙头“华谊兄弟”20周年庆典、好莱坞进军大陆20年等看似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电影事件,但除了一场较为隆重的庆典走秀、业界专家的论坛之外,仍然无法改变中国电影产业的平静现象。表面看来,电影现象的平静与喧闹的产业背向而行,但是将之放在中国电影十余年的产业化历程中,放之于全球电影产业和文化权力的博弈中,我们会发现,中国电影即将面临一场新的产业调整。
产业调整的首要表现是在电影的放映市场。通常,中国电影银幕的快速增长是电影产业引以为傲的事情,增速每年超40%,而中国银幕总数也在今年3月底突破2万块。可是,与此相对的现象却出现了。据美国电影协会公布的全球电影票房数据,2013年中国票房的增长率为27%。“百分之四十”与“百分之二十七”,这两个数据却出现了极大的分差。这种分差最少表明两个情况:一是电影放映业正在逐渐饱和,二是电影放映业的上座率即将成为检验各院线生存的棘手问题。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无论是哪一种情况,这种分差再次为电影产业资本盈利空间亮起了红灯,提出了警示。
对于放映业来说,全国性的房地产以及新城建设热潮曾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经过全国房地产、新城建设热潮淘洗和降温之后,放映业出现的虚胖效应逐渐显现,尤其是在房地产逐渐理性化之后,新城容积率不高,投入与产出互不匹配。电影放映业资本盈利空间缩小。这种情势下,影院建设的投入必然考虑到资本回收问题,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出现负增长,导致建设速度的降低和停止。
银幕数量的剧增,带来上座率降低。现有高上座率主要体现在档期。以今年春节档期为例,虽然取得较好的票房成绩,但是影片量少,选择面单一,上座率提高是可想而知的。此外,非档期的时长远远超越档期,这就把上座率的问题提到了放映业的面前。所以,非档期上座率的平淡表现,无法为放映业资本的盈利增加新的空间,新银幕数量的增加只会更加削减电影产业的红利。产能过剩情况,很快会在电影放映业出现,或者至少导致部分院线经营状况不佳。
放映产业盈利空间的收缩,还表明以制片业为电影产业的驱动力在收缩。2014年上半年除了《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爸爸去哪儿》和《澳门风云》等主流的商业电影在春节创造了神话之外,几乎没有出现像去年《致青春》等在非档期内取得成功的片子。主流商业影片的创作后劲乏力,这种乏力的结果,就是把“美好的银幕增长神话”让位给了好莱坞电影,成为好莱坞电影或者进口电影的盈利场所。
其次,商业电影缺失的情况下,文艺片成为电影市场的中坚,在票房上有着不俗表现,《归来》刷新文艺片票房纪录,《白日焰火》夺金熊又破亿元。按照一般的电影产业规律,文艺片应该拥有自己的院线,当文艺片进入主流市场成为中坚之后,虽然在资本上有了收益,但是文艺片的制作路线、艺术表现的价值限度、伦理准则,一旦进入主流观众的视线,会加剧主流价值建设的难度,甚至会造成价值认同的分裂。所以,文艺片成为“中坚”,某种程度上说明,制片业正在经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阵痛,而且在当下中国文化发展繁荣情势下,不一定是好事。显然,如何在国家产业的诸多环境下,扬长避短。思考制片业创造力的提升问题,被再次推到制片业的面前。
电影产业的动力不足还体现在,国外商业大片与本土电影的博弈上面。尽管今年上半年的前半段,本土电影的票房有良好表现。但是,在后半段放映业逐渐收缩的情况下,美国电影依然超越本土电影,票房过亿的影片共有31部,进口影片有17部,占54.8%,导致上半年进口影片票房为52%,而本土电影票房仅为48%。如果在电影逐渐放开的情况下,这样的情况可能会让中国本土电影处于更加窘困的地步。最严重的结果,会让剧速扩张的电影放映市场,变得只剩下物质意义上的产业空间,无法成为本土电影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意义的交换空间,最终丧失文化话语权建构的“根据地”。尤其是全球化电影产业语境下,作为本土电影根据地的丧失,对于文化建设来说,不啻为一场灾难。为此,我要说的就是,平静后的中国电影,确是一件好事,这让我们跳出衡量产业的数据指标,理性思考今后电影产业的调整问题。
作者系西南师范大学教授、电影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