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长征中普通红军战士的斗争及命运的电视剧《十送红军》在当下全媒体环境中播出,潜在地面临着以下压力和挑战:首先是文化消费多样性所带来的观众分众化、小众化的接受语境,使重要如央视一套也无法全然占据收视优势,在各类走俏的电视综艺节目、热播的都市情感剧、美剧、韩剧、国产电影的夹击之下,主旋律电视剧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其次,近年来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表现,以稗史面目出现的所谓“揭秘、解密”资料充斥网络,不乏对领袖、英雄矮化、庸俗化和戏谑化演绎,极大地影响了年轻一代观众对待革命历史的态度和心理;再次,新世纪特别是近年来,喜剧及轻喜剧化成为影视创作的主导艺术风格。在此环境中,推出这样一部主要人物几乎全部牺牲的悲剧,其壮烈崇高的艺术风格对观众的审美预期构成了相当程度的冲击;最后,在结构上,该剧改变了长篇电视连续剧的叙事模式,代之以十个首尾相连的单元剧,作品没有从头到尾的主人公以及贯穿始终的情感命运线索与戏剧冲突。这些对观众的审美接受习惯和心理也无疑是一个挑战。
在这些挑战和压力面前,《十送红军》以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合一显示出不同凡响的品格,是近期主旋律电视剧创作的重要收获,更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审美突破。作品对长征的书写,一改以往同类题材作品大多以领袖为中心的创作模式,而把重心放在那些牺牲在长征路上的普通士兵身上,他们不再是表现领袖亲民及个人魅力的陪衬,而是真正的主角。每一个单元,讲述着不同兵种、性别、年龄、身世、处境的红军战士的斗争故事、他们的情感世界及其精神成长。在其中,有为革命在一天之中牺牲了3个儿子的老红军战士钟石发,自己和最后一个儿子最终为红军大部队的安全转移献出了生命;有神枪手张二光和他的战友们前仆后继、生死与共的故事;有知识分子红军干部贺坚和叶小桃之间浪漫的战地绝恋;还有红军伙夫贺老憨和郑十一斤在战火中走出的自己的“第一步”。还有……
这些故事无不感人至深,铸就了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红军战士的英雄史诗,他们都是长征路上最普通的成员,有些并不神勇,甚至还有些痴憨。如郑十一斤,他最初还充满了恐惧和孤独;如戴澜,她还是心软爱哭、语不成句的;如贾学会,一天为战友的牺牲哭了八次,直到把眼睛哭肿。他还可能是怯懦的,因为被俘受刑、大脑损伤而委顿颓废,一再声称自己“废了”,如邓秋生。但最终他们却在战火中淬炼成钢,蜕变涅槃,如火中凤凰,虽死犹生。我们于是看到了贺老憨、郑十一斤从最普通的士兵成长为战斗英雄,听到了戴澜的心声,“我不再恐惧,留下了信仰”“我和我亲爱的战友永远在一起,不再孤独”。我们更看到了结结巴巴的贾学会、年轻模范邓秋生的成长成熟、一往无前,老模范邓秋生最终战胜自己、重新站立起来。是什么让这些普通战士有着如此崇高的牺牲精神和勇敢无畏的斗争意志?可能唯有信仰的力量,以及对这种信仰的无限忠诚吧,“我们要改变的是整个世界”!正是对信仰的真诚执著,才使这些缺吃少穿的普通红军战士有着如此令人惊叹的精神气质和充满魅力的集体人格,它们是“忘我”、是“先人后己”、是“勇敢和牺牲”,是战友们之间肝胆相照、生死相依,“我们红军就没有丢下自己同志的”。这也正是取得长征最终胜利、主力红军会师延安的基石,也是铸就了我们军魂最可宝贵的精神力量。
该剧的叙事结构与精神意蕴彼此和谐统一,使形式完美地表达了作品的内涵。十个单元故事,前后接续,后一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前一个故事的次要人物。这一结构模式象征着红军斗争精神和革命意志的传承延续、生生不息。恰如最后一个单元中,通过毛主席的话表达的“我们和那些牺牲了的红军战士之间没有阴阳相隔、只有生死不离”。剧尾,此前单元剧中那些牺牲了的红军战士都以当代军人的形象复现在不同兵种的现代化战争画面里,象征着英烈永生、浩气长存,自然地升华了红军精神凝聚沉淀在当代军魂中的精神蕴涵,作品基调也由悲怆壮烈转变为振奋昂扬,感人肺腑。
作品中,每一个单元故事虽然只有几集,然笔墨精练、节奏紧凑,故事内核深有韵味,起承转合精巧有力。如,在伍炳和战士们去调查、“解决”红七十七师的故事中,从一开始的被动、对峙,马斯基的每一步改变都被表现得丝丝入扣、入情入理,直到最终的并肩作战、亲如一家,对红军的牺牲精神和精神感召力量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再如前后两个模范邓秋生的故事,充满了反转、突变和审美惊奇感,有力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和情感世界,表现了人物成长、战胜自我的艰难历程。
该剧的影像特征体现了“小马奔腾”一以贯之的品质追求,逼真的地域环境、真实的战争场面以及人物造型、化妆,全景镜头的冲击力和表意功能等都被调用得恰到好处,又与适度的节奏把握相辅相成。最终真实地还原了80年前那场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面貌,也让该剧较好地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