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文学评论 >> 正文

民族故事可以这样讲 ——《这边风景》读后

//m.zimplifyit.com 2014年07月28日11:18 来源:光明日报 姑丽娜尔·吾甫力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没有哪一个作家能像王蒙这样,能把一个与自己在文化、习俗、语言等方面有很大差异的民族作为毕生书写、诠释的对象,甚至超过了该民族作者本身。16年的新疆经验,让王蒙对少数民族的思想、情感、愿望感同身受。

  王蒙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讲述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新疆各民族特别是维吾尔族的文化、精神、情感。小说包含着一种洞见——追思中国各民族和谐相处的根本,弥补公共话语的缺失,增进各民族的彼此了解,培养开放包容、彼此容纳的公共话语空间,力求消除偏见与隔阂,追求尊重与尊严。那么,文学,特别是小说, 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共决策?

  《这边风景》中写道:“恰恰在这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在 这个各族劳动人民亲密无间地相处的地方,人们会具备一种相当顽强和敏感的民族自尊与自以为是,稍稍过头一点就会成为民族保守心理以至民族偏见。人们在学习 兄弟民族的优点、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的同时,往往也力图保持自己民族的特点和传统。夸大这一点是十分危险的;闭着眼睛看不到这一点,也于事无补。”作者能 够以一个维吾尔人的眼睛看中国,看世界。因此,他此处的表述,正是他总结自己与少数民族朝夕相处生活的经验,对中国各民族关系进行深入思考之后,提出的各 民族在公共话语空间交往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读罢此书,我有几点体会:第一,小说有为公众带来道德的愉悦和培育快乐的 能力。这部小说把读者与少数民族的生活、情感、渴望紧紧联系在一起,小说强调每一个民族生活的特点都值得尊重、理解,反对毫不了解甚至无端的猜测、想象, 主张采取一种更为友好的、包容多样的生活道路。由此,小说激发了人们对正义的、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认同和热爱,这是更高意义上的快乐。第二,小说提供了对 各民族公共交往的文学性理解,有助于消除那些造成彼此不理解、甚至彼此被污名化的僵化形象,指向包容和公平。不论我们面对的其他群体是否在我们的经历中或 在我们的阅读经验中出现过,阅读和讨论小说的习惯至少让读者理解了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盲点,试着以对方的眼光看世界,体会他们的情感,进而可以畅想和讨论各 民族和谐相处的关键问题。第三,小说使用能够被各民族接受的、更加柔软富有弹性的话语,提供了一些在多民族国家做好民族工作的政治洞识。王蒙在小说中塑造 的形象,构建的各民族之间和谐相处的故事,表达了各民族对更加公平正义的公共话语的诉求。第四,小说能培养读者包容人性的能力。阅读的体验,是一种公共文 化的交往,在对话交往中,在公共空间中,逐渐培养各民族群众关注那些与自己过着完全不同生活的人的命运,消除偏见和隔阂,激发不同群体对于现实处境的思 考,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其他民族,感受和认同与其他民族的生活。

  文学,尤其是小说,能够培育人们想象他者与去除偏 见、同情他人与公正判断的能力。《这边风景》让我们再一次看到小说在公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让我们坚信文学创作和阅读,会逐渐培养公共交往中的相互理 解、对弱者予以同情和尊重,形成理解、包容、尊重的公共话语,进而逐渐影响并引导更注重多民族共同体内部的、各民族人民相互交流、理解、同情、尊重的、更 加公平正义的公共决策。这是我们建构中国话语的内在诉求,也是一个缺失已久的话题。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系博士,喀什师范学院教授)

  《这边风景》 王 蒙 著 花城出版社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