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侗族大歌”:唱出幸福生活来

//m.zimplifyit.com 2014年07月28日12:05 来源:光明日报 李田清 向自力

  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是极负盛名的“侗歌窝”,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侗歌之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在小黄,不论是男女老少,人人都爱唱古老的多声部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是一种无乐器伴奏、无人指挥的多声部合唱,高、中、低音浑然一体,以其和声的完美协调、格调的柔和委婉、旋律的典雅优美著称于世,被誉为“天籁之音”。2009年,侗族大歌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小黄不愧为歌乡,处处有歌声,人人张嘴就来,小孩子的和声银铃一般,犹如天籁。住歌堂旅馆还有小歌舞剧看呢!”许许多多国内外游客到小黄,就是冲着侗歌而来。

  从未想过茶余饭后“想唱就唱”的侗歌,此刻,却能唱得如此响亮,侗族大歌的魅力让小黄人看到了希望和商机。

  于是,该村制定发展规划,形成了“旅游富村”的经济发展思路。他们成立侗学会,建立了侗族大歌培训基地,组建了56个歌队,让侗族大歌进入课堂。

  村里鼓励青年男女走出大山从事侗族大歌演出,全村在外从事民俗风情表演的青年男女有500多人,主要分布在北京、深圳、贵阳、桂林、张家界等地,每人每年寄回的钱少则数千,多则几万,平均月均收入3000元。潘婢爱等几个姑娘在北京一家艺术团表演,每年收入50多万元;潘婢花等人组建的表演队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巡回表演,几乎场场爆满,每人月收入6000元以上。

  村里的侗族大歌传承人吴龙德一边忙着招呼远方来的游客,一边告诉我们,他开办“农家乐”以来,平均每年有7万多元收入。

  “是享誉海内外的侗族大歌引来了外面的游人。”村支书潘玉锦自豪地说,“我们这个几年前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的小山村,如今每天接待游客100人以上,旅游年收入250万元,人均年收入2500元,村集体经济积累达100万元。”

  目前,小黄村共有53户人家从事“农家乐”和“歌堂旅馆”经营,11户从事旅游纪念品销售,8户从事芦笙、侗笛、牛腿琴等民族乐器加工。

  小黄村的发展正是从江县以非遗闯市场、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缩影。

  从江县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5项,省级18项,涵盖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民间医药、民间手工技艺等10多个门类。全县有58人被评定为民族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其中国家级2人,省级3人。

  近几年来,从江县积极探索非遗产业,建设民俗文化村,打造文化产业园,不断增强“软实力”。先后打造了“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苗寨、“侗族大歌之乡”——小黄侗寨、“神奇的洗浴文化”——瑶族药浴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非遗”品牌,陆续进入旅游市场,初步形成了以民俗文化、服饰文化、医药文化和饮食文化为主的非遗产业。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