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9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革命史的产物,红色文化、红色文物也是我们今天的“国宝”,应为之建立“档案”。
相较于电视市场的喧哗浮嚣,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开办10年之久的《国宝档案》栏目无疑相当寂寞。但是必须看到,一直以来文化发展都呈现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相伴相生的规律。就像摩尔定律下的互联网时代,似乎永远是快节奏、爆炸的信息,但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脚步能够慢下来,多一些品味、感悟。随着社会公众理性的逐步增强,更多的人会去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深层次的养分,喧嚣终会归于平静,像《国宝档案》这样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栏目的价值将获得受众更多的认可。
但以历史文化为取向的纪录片栏目如何“接地气”,也是需要直面的问题。正如中文国际频道几年来深入基层,通过伴随式采访得到第一手的鲜活风貌所显示的那样,贴近受众是最好的入手。首先需要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包括拉近时间的距离,即选取受众相对熟悉的年代。近年来,电视剧领域的“年代戏”颇受欢迎,一代人几十年甚至几代人上百年的家族繁衍、情感纠葛、家国情怀,很容易引发观众共鸣。究其根本,是一种岁月流逝、年华不再的“通感”在起作用。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类栏目,《国宝档案》不能回避对时间与年代的思索,这关系到它所要反映的内容,究竟何为历史?何为国宝?
甲骨、青铜,唐诗、宋词,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自是《国宝档案》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如止步于此,多少有些厚古薄今。从大的历史观来看,历史是现实的根源,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深刻影响当代社会的,不仅仅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更有160年来中华民族备受屈辱、不断抗争的历史,100年来新文化运动风云迭起的历史,60多年来新中国的建设探索史,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蓬勃发展史。从时间上看,后者是距离我们今天更近的、影响更深的历史,也是更易引发通感、共鸣的历史。打开历史的视野,我们会发现,今天生活中的每个刻度都可找寻到历史的印记,百年历史激荡中涌现的人物、器物、故事,也是我们今天的“国宝”,也应为之建立“档案”。其中,红色文化、红色文物,是9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革命史的产物,是中国国情、中华传统文化与外来的马克思主义交汇融合的产物,是对我们当前影响最深刻、最深远的文化内容,应视为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宝档案》近年来制作播出了一系列聚焦红色文物的节目,如新中国的第一面国旗、油画《开国大典》等。近来更强调主题化编排,如揭秘北平地下党工作情况的6集系列节目《地下尖兵》,史料翔实,采访大量当事人及其子女;反映山东胶东地区党组织活动的12集系列节目《胶东烽火》,融合大量实地拍摄的影像;此外还有讲述抗战时期山东招远金矿大力支援延安、解放战争初期军民渡海抢占东北、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北海银行等专题。它们鲜明地体现出,历史的价值在于岁月的积淀,社会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锻造,需要以历史的责任感追根溯源,需要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栏目要想“接地气”,还需要有叙事语态的贴近性。一说到文化、历史,难免就会厚重,多少要有些专业的角度,用一些“大词”,但如做不到深入之后的浅出,难免失之刻意。同样的一件古代器物,用不同的方式来讲,传播的效果差异很大。身处于互联网时代的国人,接受信息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作为电视产品,历史文化类栏目不能是阳春白雪的学术派,而应放下身段,讲好中国故事。《国宝档案》栏目在10年间向观众介绍了大量各历史阶段的珍贵文物,近两年的暑期,为适应观众新的需求,特意从中选取一些知名度高且细节生动的内容,精心制作了两季《传奇》系列,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折射中华文化的传承。其中,既讲述严谨的科学考古、文物修复,突显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又表现令人叹为观止的古器物、古书画,体现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既有乾隆皇帝把玩的田黄三链章,也有山东支前民工刻记运粮路线的普通竹竿,故事各不相同,却同样精彩动人。
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于昨天。传统是先人恪守的仪轨,但绝不是僵化不变的,今人既要尊重祖辈先贤,又要不断赋予传统新的内涵,才能使之始终焕发生命力。历史文化类的电视纪录片栏目,只有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才更“接地气”、更富有竞争力。
(作者为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