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诗歌 >> 作品评论 >> 正文
我一向认为,诗歌评论家首先是一个社会修养、道德、品格的佼佼者,然后才是一个更专业、更有理性经验、更有言说能力的阅读者。这样说似乎有些概念化,具体当然要看这个评论家评说什么样的作品,怎样读作品。那些因为和自己的利益有关才去评说的理论文章,我认为是骗局。陷在骗局里,是不可能提供意义来讨论的。
还有一种评论文章,我也很讨厌。就是大量挪用西方诗歌理论和概念来讨论中国诗歌的美学问题,像学术表演,假大空、高大全、脚不沾地地鬼打鬼一通。我读了这样的文章就想说:吃了披萨饼,你就是意大利人了?喝了伏特加,你就是俄罗斯人了?故弄玄虚和弄虚作假没什么区别。当然,我也反对用政治性、社会性来遮挡文学性,用伦理道德观来代替艺术审美的理论文章。
我钦佩的诗歌理论家是那些对作品自发的、具有职业精神的发言,是那些具备了看出这个时代诗人的想象才华与创造力度,并能够阐释和厘清哪些是扩展了我们的精神空间、表达空间的元素。有这种能力的理论家很多,只是主动这样做的不多。
霍俊明先生是一位青年理论家,也是一位有着自发、主动、职业精神的理论家,他的这本诗学专著《新世纪诗歌精神考察》(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就是有力的证明。这部书架构宏大,野心勃勃。涉猎当下诗歌创作中种种问题与问题背后的精神主旨:那些猝不及防就迎面而来的、不待辨析又必须表明立场的“现实”;埋着理想、追求与尴尬、无奈、疼痛又被解构得虚假、泛滥的“乡愁”;还有关于女性诗歌的自恋、自闭,关于修辞使用的乱象,关于当下诗歌的林林总总。他叹惋,他批判,他欣慰,他心疼,更多的是为这些现象和事实找出精神根源,为当下的诗歌创作找出些病灶,但他基本不开药方。其实,病人都是自己给自己治病,大夫的诊断,给的是治疗方向。尤其诗歌这个行当的病。
“我更愿意将当下的后社会主义时代看作是一个‘冷时代’,因为更多的诗人沉溺于个人化的空间而自作主张,而更具有人性和生命深度甚至‘现实感’的诗歌写作的缺席则成了显豁的事实”,这就是霍俊明的诊断书。
对70后诗人的考察,是这部书的主干。霍俊明是个70后,他的成长环境、世界观,都是70后的配置,这为他撰写这部以70后为主的诗人与诗歌作品考察,带来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也更能让他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得到有效释放。他主要对70后诗人的社会教育、艺术修养、成长环境、诗歌的表现力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归类,同时也纵向地解析这一代人的诗歌传承与可预想的未来。他是梳理,不是总结,是对一代人的生存和文本的精细解读,实证实悟,不是历史学的鉴定归档。无论如何,这部书,充分地展示了他丰厚的学识积累与智慧的思辨能力。书中有浩大的历史意志,有弱小命运的呈现,有对诗人的探索与发现的机警认识,有直接面对心灵的爱与恨的差异。可以看出他在书中立下的志向,看到他青年意气的、强悍的讲述欲望,也可以看到他的经验尺度。
这种圈定在一个群落的述写,似乎会对整体的诗歌理论力量的发散有限制,或者觉得是同代人在讲自己的事。其实,这是正常的。文学领地本来就居住着各个不同的群落,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诉求;而且,批评家一定要找到最适合他释放能量的作品,主观地说话。任何一个批评家在讨论、判断诗人和作品时一定会带着个人的偏见和局限,这也是批评家个性化的一部分。反之,一个批评家若失去了个性,就将失去警觉和主动,滑入泛泛。
读完这部《新世纪诗歌精神考察》,我曾怀疑:文学或诗歌是否要依附于历史?因为当霍俊明对诗人及作品进行评判时,一定要强调时间性,并把对时间的理解归结给历史。当然,文学乃至诗歌依附于历史也是由来已久,一句“青史留名”,似乎都可以一切了然。但一部理论著作真的要看历史的脸色?一定要担心历史的淘洗?我也仅是存疑。诗歌本来就是个等待的艺术。等待什么?理论的正解?还是历史的盖棺论定?
这部《新世纪诗歌精神考察》,有霍俊明的浑厚、圆融,也有纠结。他纠结什么?是怀疑他的理论正解,还是等待历史的肯定?
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正解,每个读者都带有历史性的判断。 (作者为诗刊杂志社常务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