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资讯 >> 正文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四川省委组织、指导,中央电视台和北京华影文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制作,吴子牛执导,马少骅主演、萨日娜、张嘉译、宋佳、印小天、何琳等众星参演的48集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8月8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并获得较高收视率,本剧打破历史政治题材的常规叙事手法,真实大胆地展现了一些从未披露的历史细节,无论是对邓小平形象的塑造还是中国历史进程的展现都广泛受到观众热议,本报就电视剧的艺术创作相关问题采访了本剧总编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邓小平研究专家龙平平。
记者: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角的影视作品有电影及同名电视剧《我的法兰西岁月》 ,此外就是2003年由丁荫楠导演的电影《邓小平》 ,从数量上来说并不多,直到今年才推出这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
龙平平:拍一部反映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电视剧,是很多人多年的愿望。早在10年前,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就有电视剧工作者想做这部剧,但是因为题材重大,创作难度大,在创作过程中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当时没做成。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有关部门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牵头创作。2009年2月,我接到了创作任务。
记者:为什么选取邓小平同志1976年到1984年这段历史时期来表现?
龙平平:我们在接到任务的时候,有关部门希望我们坚持三条原则:第一是把时间段放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期间;第二是剧的核心是要反映邓小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形象;第三是在剧中展现国家总体的历史进程。虽然剧中写的是8年的时间,但却是新的革命的开始,这8年对现在、对未来的中国都是举足轻重的。我研究邓小平30年,我觉得不光是我,而是所有人都和邓小平有缘,只要是中国人,无论多大年纪,生活经历是怎样,他的方方面面都和邓小平相关,因此,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决策,到今天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今天看来,历史问题有的有结论,有的没有结论,有的甚至随着历史的发展,还产生了争议。尤其是在社会矛盾凸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审视历史,厘清问题,达成共识,这些就更需要我们客观反映历史,从现象中看清本质。
记者:能介绍一下您跟本剧其他编剧的合作情况吗?
龙平平:我们第三编研部的职能就是做邓小平研究工作,我们是职业邓小平研究者。我们曾经做过12集电视文献片《邓小平》,此外还有不少故事片、纪录片都由我们参与编剧, 2003年公映的故事片《邓小平》就是由我编剧。但这次的任务难度太大,我们采取的是专家和作家相结合的方式,我们是专家,擅长历史、理论研究,思维方式是抽象思维,而文艺作品是形象思维,不是我们的专长,因此我们请了黄亚洲几位内行来参与创作。电视剧中反映的历史离我们太近,历史界有一条行规是当代人不写当代史,因为当代人很难看清当代的事,当代人来写当代史,会面临很多难题。但很欣慰,观众的反响很热烈。
记者:网上很多网友热议从未在荧屏上见过华国锋的形象,甚至还写了以前从来没表现过的“逃港” ,大家都认为这部剧有很多突破。
龙平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立下了首功,但这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第二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写邓小平就不能抹杀第二代领导集体的贡献,剧中至少有50个以上有名有姓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出现,有些领导还健在,电视剧都反映了他们的业绩。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说,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就是改革开放的英雄榜、光荣榜,我们创作这部剧的目的就是让后人铭记这些英雄和他们对改善中国人民生活的贡献。现在的年轻观众对清朝后宫的这点事如数家珍,对改革开放却很陌生,对当代却很陌生,因此,我觉得我们是有责任来创作这样一部有担当的电视剧的。除了华国锋,我们还客观展示了汪东兴、陈永贵等形象,绝大多数是第一次在荧屏上出现。除了人物,还有剧情上的突破,像田源贴大字报和“逃港”的这些戏在剧本创作之初就有,但过去在荧屏上没有表现过。有些史实不是不能表现,关键是表现的立场和观点。我们要客观写历史,包括展现华国锋形象和梳理他的贡献。
此外,本剧的视角不是仰视而是平视伟人。剧中,邓小平的第一次出场时并不是领袖,而是个平民,命悬一线,正端水给儿子擦身,交代后事。这是非常生活化的处理,也是我们创作之初就比较坚定的信念,老爷子在搬家后回忆追求卓琳的往事后,突然拥抱卓琳,并说“家庭是个好东西” 。这是老爷子原话,当然,拥抱卓琳的剧情是艺术化的处理。但这也说明一位老人能在最后20年改变几亿人的命运,离不开温馨家庭的支持。这也是一种创作上的突破。
记者:为什么要在剧中虚构田志远父子和夏默这条线索?
龙平平: 2003年,我写的那部电影《邓小平》因为太真实,有的观众反映太像纪录片了,故事片的特色反倒不明显了。这次我们吸取了教训,艺术处理更突出了,我们设置了两条线,历史中真实人物是一条线,再虚构一条线。田志远和夏默虽然是虚构的,但他们历史原型有很多,他们是整合了多个典型的人物形象而创作的,他们代表了一批人。夏默就是典型的知识型党员干部,他们冲在了改革开放的最前面;而田志远在很多部门工作过,正好把剧情串起来。田源、夏建红是咬着牙坚持追求真理的青年。不仅领导有追求真理的精神,人民也有这种精神,通过这两条线,反映了当时上下合力促成改革开放的局面。田源本是高干子弟,为什么后来会去卖煎饼,这表达了那代年轻人的志向和胸怀,而田源这个角色有我的影子,包括当年参加高考和后来遇到的困难。现在微博上热议《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很多观众是当年参加高考的那拨人。邓小平在1977年7月23日恢复职务,而8月6日就拍板恢复了高考,这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抉择,是石破天惊的一笔。后来,北大开学时,新生入学,竟然有叔侄一班,夫妻一班,师生一班,这也是千古奇观。
记者:您一直说创作面临很多难题,能具体说说吗?
龙平平:主要是时间紧, 6月5日我们送审, 8月8日就要播出,时间是非常紧张的。据我了解,电视剧共拍摄了112天,演员连看监视器回放调整的时间都没有。我们的送审范围很广,但这次审片的过程让我很感动,我们得到了中宣部文艺局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大力支持。最后审片的过程中,因为时间太紧,我们对中宣部文艺局的领导说,能不能10天之内就给意见,但是3天之后,我就接到了他们的电话,说前20集的修改意见已经出来了,如果不是中宣部领导的这种分段修改的策略,这部剧也不可能按时播出。第二个难题是塑造党和国家领导人形象,像不像就是第一大难题,如果不像,还谈什么客观,就我现在收到的反馈来看,比如华国锋,很多人讨论的重点并不在于他像不像,而是这个荧屏形象的突破性,那这实际上说明,我们的塑造还是成功的,因为他们已经不觉得像不像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因此才进一步讨论更深入的问题。
至于整个剧本创作,光大纲我们就修改了十几次,经过5轮试写,大稿修改3次,一稿有60万字,最初的剪成版本有60集。
整个剧本,我们按结构分了三季,第一季是从粉碎“四人帮”到小平同志请缨主管科学教育工作;第二季是反映历史转折,即党的工作中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三季则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第十二届三中全会,这其中有改革开放的大潮,有社会关系的调整,香港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这些历史的大脉络,我们不能落下,曾经也有过彷徨和犹豫,想不啃这些硬骨头,但后来一想,这个问题也不能甩给后人写,如果我们都不敢写,那后人会写成什么样?于是,我们便迎难而上了。
记者:有学者反映邓小平在得知“四人帮”被粉碎后,说的是“我可以安度晚年了” ,但电视剧中却改成“我还能再干20年” ,这是为什么?
龙平平:刚开始我们写的是“我可以安度晚年了” ,后来,改成这句话是因为更符合电视剧的特性,而且这句话,小平同志也在别的场合说过。这句话反映了小平同志为党和国家继续服务的心态,而且电视剧后面的剧情呼应了这句话。
记者:这部剧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真情流露,比如电视剧一开始邓小平的慈父形象,和他追求卓琳的往事回首,以及那句感人的“家庭是个好东西”的台词,作为编剧,您印象最深刻的情景是什么?
龙平平:知青返城的那场戏,我相信观众看了之后会泪奔的。2000万知青,其中有一半是一天能吃3斤粮食的大小伙子,很多人担心,让他们回城,城市能负担得起吗?但是小平同志的一句话, “让孩子们回来吧” ,千言万语都凝结为这一句话。你想,再过两年,这帮知青在当地扎根,娶妻生子拖家带口的,还能回来吗?此外,还有宋佳饰演的曹慧,也改变了过往荧屏上马克思主义小老太太的陈旧形象,而是一位慈爱的母亲、贤淑的妻子。
记者:现在看成片播出,您有什么遗憾吗?
龙平平:尽管在创作过程中看了无数遍,但每天看成片播出,还是能发现一些问题,比如,片中有一句“高三学生不会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台词,这就是个疏漏,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高三,我要跟观众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