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学术看点 >> 正文
对时间的极度分割正在改变着我们消费媒介的习惯;我们已进入了一个媒介合流、内容在多个媒介平台上流动的时代。在这种新的环境下,无可避免地诞生了一批让传统电影人大跌眼镜的作品。它们的大获成功,映射的是经典的电影叙事技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正在发生的转型。
2014年的中国电影业,出现了一批让传统电影人大跌眼镜的作品,从年初衍生自同名热门电视节目的《爸爸去哪儿》,到6月份由邓超与话剧导演俞白眉联合执导的《分手大师》,再到7月份接二连三上映的网络红人“筷子兄弟”导演并主演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以及两位80后知名作家导演的《小时代3》和《后会无期》,这些电影均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但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很多人认为它们没有讲述完整的故事,而只有碎片化的表达,甚至有老一辈电影人痛心疾首地责骂这些电影是在玷污电影的声名。
在笔者看来,的确很难用传统的电影艺术眼光去评判这些电影,但它们的大获成功却并非偶然,映射的是经典的电影叙事技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正在发生的转型。
不可否认,媒介的极大丰富已使我们的生活被媒介所包围,我们的视听感观穿梭在不同的媒介间,从传统的印刷媒介、电视、电影、广播到新兴的电脑、手机、移动终端乃至可佩戴的Google眼镜,而我们的注意力也自然变得分散。美国2012年的一项研究便发现,“数字原生代”(Digital Native,即伴随数字和移动通讯技术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平均每小时会在不同的媒介平台(包括电视,印刷媒体,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间转换达27次之多,几乎每两分钟就会切换一次平台。
这种对时间的极度分割正在改变着我们消费媒介的习惯:越来越习惯接受碎片化的内容,140字的短微博、几分钟的短视频,APP推送的条目或是微信朋友圈里不断分享的段子,成为了社会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获取信息与娱乐越来越重要的通道。
而上述的电影正是在这样一种新的媒介环境中诞生的,它们最能迎合的也恰恰是伴随着这一媒介环境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观众。这些电影很多本身就是跨媒介创作的产物,《小时代》系列改编自郭敬明的同名小说,《老男孩》延续了前几年火爆网络的微电影,《爸爸去哪儿》把去年最热门的电视节目搬到大银幕上,《分手大师》则是同名话剧的衍生品。这些作品原本已在别的媒介领域取得了成功,再被创作者改编或开发出电影版本,具有先天的优势。因为具有亲缘性的各个媒介领域的消费者更易相互转化。
我们已无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媒介合流的时代,内容在多个媒介平台上流动。年轻一代的媒介消费者已越来越能适应这种流动,他们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变成了信息的猎手与采集者,他们能够在同一衍生品牌的各种媒介文本之间建立联系,很好地理解跨媒介改编作品中的省略、互文、戏仿抑或延伸,用自己的想象力将跳跃的角色和不连贯的情节拼接起来,连缀成完整的故事,并热衷于在社交网络分享自己的理解。
这也是为什么对于当下的电影市场,社交网络营销变得日益重要的原因。这几部电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它们用种种方式制造了长尾效应——将走出影院的观众激活为主动进行跨媒介传播的参与者,从《老男孩》推出的神曲《小苹果》,到《后会无期》设计的“依然体”广告词,所贯穿的理念都是如此。
带着跨媒介的血统,这些电影在叙事和美学上也表现出了颠覆传统经典电影的鲜明特征。在以好莱坞片厂电影为代表的经典叙事电影中,叙事结构驱动着电影的表达,电影的情节讲究因果的逻辑,主人公的行动目标明确,有清晰的心理动机,时间和空间的组织也有贯穿始终的线索。但在《小时代》、《分手大师》、《老男孩》、《后会无期》中,电影的叙事表现出一致的“碎片化”倾向。
例如《小时代》里充斥着各色俊男扮酷卖萌的MV式段落;《分手大师》里邓超极尽“逗比”之能事,把一部电影变成了个人变装秀;《老男孩》将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拆解成了对选秀节目、经典黑帮电影与怀旧情调的戏仿;《后会无期》里则用松散的公路片结构串接起了文艺腔十足的格言与冷幽默桥段。
曾几何时,我们以为电影在长期实践中与观众形成的是这样一种契约:一个跌宕起伏、逻辑完整的故事才能令观众沉醉其中,感情激荡。但在如今的媒介环境中,这种契约似乎正在崩塌。观众对碎片化叙事的接受度正在迅速提高。哪怕逻辑混乱,只要有夺人眼球,引人发笑的包袱、噱头乃至“鲜肉”扎堆的画面,同样能吸引观众。
或许,已到了换一种眼光欣赏电影的时代。
(作者为清华大学博士,影视研究学者)